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演进及其特点

2019-09-10 07:22刘芳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基本特点历史教育演进

① 有关高校思政课程演变的研究,参见: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有关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演变的研究,参见:刘辉.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J].教学与研究,2008(11);姬丽萍.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演进[J].中共党史研究,2010(11);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与高校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创设与停开(1950—1957)[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6).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伊始,历史教育即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70年来经历了萌芽初创、曲折发展和趋于成熟三个阶段。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演进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课程的频繁变动根源于现实政治的变迁,教材、教法、师资等方面呈现出随时代而动和日益正规化的特点。客观总结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中演进的历史经验,对推进思政课程中的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教育;新中国70年;演进;基本特点

[作者简介] 刘芳,历史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华民族历来有知往鉴今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也都非常强调近现代史、党史对资政育人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历史思维提高到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的战略高度。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重视理论教育、道德与法律教育的同

时,十分重视历史教育,注重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以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设置历史教育课程。虽然已经有研究者关注到了高校思政课程中历史课程近几十年来的变化,但多是围绕课程名称的演变进行梳理,而相对忽视了对历史课程本身的演进规律、特点及其在整个思政课程体系中地位的变化。①

本文试图对整个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中的历史教育进行探究,不仅考察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演进内容、基本特点和原因,而且探究历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最终在此基础上对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一些经验与启示。

一、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校思政课中的历史教育历经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教育”“马列主义基础”“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大致过程。

1. 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萌芽初创阶段(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造大学生的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教育部废除了国民党的“党义”“三民主义”等课程,在各大学添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马列主义课程。这三门公共必修课分别在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院校的一、二、三年级开设,课时均为一学年,先是在华北地区各高校实施,两年后在全国普遍推广。其中,“新民主主义论”是1949年以后我国高校最早开设的包含历史教育内容的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部列出的该课程的七章内容中,前两章“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均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1]

1953年2月,在原有三门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教育部发出指示,增开“马列主义基础”课程。与此同时,教育部发现“新民主主义论”课程存在较大的重复讲授问题,该课程的政策部分与学生们已在高中学过的“共同纲领”课程重复,经济部分又同他们即将学习的“政治经济学”重复,遂于6月份决定,自当年秋季学期开始,为高校一年级学生开设“中国革命史”,全面取代“新民主主义论”。[2]该课程旨在通过全面介绍和阐述中国革命历程中丰富的历史经验和重要的文献著述,讲授包括中国革命兴起的客观社会条件、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规律等在内的关键问题,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与中国革命的艰辛困苦,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增强历史责任感,自觉以革命的精神武装自己。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思政课程体系直接采用苏联高校通行的模式,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联共党史)三门课程。[3]“中国革命史”课程最早是由甫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副校长成仿吾以及何干之等人提议设立的,他们主张“三加一”方案,强调“中国革命史”作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不仅应该开设,而且还要突出它的重要性。中国人民大学在苏联专家持不同意见的情况下,于1950年在全国各高校中率先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并成功将其经验推广至全国,使“中国革命史”成为全国高校统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4]1956年,高等教育部为了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对四门必修课的开设时间、学时、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统一的规定。[5]其中,本科二年级开设的“中国革命史”的学时是最长的。

2. 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曲折发展阶段(1957—1977年)

1956年,经过三年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國宣布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的新阶段。然而,受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一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由对“全面苏化”教育路线的批判,滋生出对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怀疑,进而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整风“反右”斗争,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被划右派的重点对象。党的八大后不断强调思政课的战斗性、阶级性和斗争性,中宣部、教育部决定改革政治理论课,原本以“中国革命史”课程使大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革命必要性的目的,迅速转变为改造大学生的思想:“有什么错误思想就批什么错误思想”,要让大学生知晓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本质。[6]

1957年8月,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发出进行以反右派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通知,首先在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思政课中施行,然后是中等专业学校,最后推广到所有高校。[7]从当年12月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四门高校政治必修课被迫中止,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只学习一门统一的课程——“社会主义教育”。教育部还规定,该课程以中宣部指定的毛澤东的论述(辅以一些马列著作、党的文件)为主要教材,每周学习8小时,其中课内学习4小时以上,要求学生精读文件,充分讨论,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坚定马列主义立场。[8]

然而仅仅4个月之后,1958年4月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又将“社会主义教育”改为“马列主义基础”,以其代替过去的“苏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同时规定在此之外,全国所有高校(二年制的专修科除外)都要开设“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9]虽然“马列主义基础”的课程名称看似是以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为中心,但实际上核心内容则是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以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和国内外重大时事为主,反映的是中共对苏共二十大后苏共偏离社会主义路线的基本认识。

1959年4月到7月,教育部在连续召开思政课程教师学习会后,又将高校政治理论课改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和“中共党史”四门。[10]1961年4月,教育部发文明确规定,文、理、工、农、医各专业和艺术、体育院校都要开设“中共党史”课程。[11]“中共党史”取代“中国革命史”,反映了以共产党为中心的历史叙事被摆在了历史政治教育中更突出的位置。这无可指摘,但随着进入60年代,极左思潮愈演愈烈,受意识形态的影响,高校政治理论课越来越变成“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下一代”的重要环节。比如1964年中宣部、高教部、教育部联合发文,明确要求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对青年“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12]。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当时的“中共党史”课程特别强调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中心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与拥护。

随着“左”倾错误的继续发酵,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个人崇拜日益高涨,60年代中期以后的高校思政课逐渐放弃了以往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取而代之的是断章取义的“天天读”“讲用会”的“语录”学习。1966年到1969年,高校所有课程停开。1970年秋季,高校陆续重新招生,思政课一开始只能围绕毛泽东著作展开。[13-14]虽然1972年到1974年,中断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等课程曾经有过短暂的恢复,但在“文革”的特殊氛围下,“中共党史”仍旧“以阶

级斗争为纲”,以“革命大批判”取代课堂教学。1975年,“中共党史”再度被停开,《毛主席语录》和《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33条语录全面引领思政课程的学习。

3. 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趋于成熟阶段(1978—2019年)

“文革”结束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校教学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政治理论课也开始在如何逐步实现正规化、如何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契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等问题上寻求出路。历史教育方面,最迫切的就是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客观地思考与评价共产党、毛泽东的历史贡献。1978年4月,教育部在总结过去28年的高校理论课后,“为了充分发挥理论课对转变学生思想的作用,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明确规定高校普遍开设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史”在内的四门思政课程。这标志着历经多年磨难的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终于得以恢复。虽然这个文件本身的语言仍带有较为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比如其中规定,“中共党史”课的开设,是为了增进学生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提高他们“继续革命”的觉悟[15],但文件的整体思想已经开始体现出联系实际的精神。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履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人才的职责,高校思政课中的历史教育仍不断进行改革。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和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系统改革,并规定高等学校开设的四门思政课程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革命史”,要对大学生进行的四项教育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16]“中共党史”再次回归“中国革命史”,不仅内容更加广泛,而且更加看重历史规律的探索和总结。这项改革1986年开始在清华大学试点,1987年至1988年在全国普遍推广。“85方案”中有关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它延续了十多年,有助于学生熟习和掌握中国国情,领会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承担历史责任。然而,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中国革命史”也逐渐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它能够涵盖1840年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甚至是改革开放前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但对于1978年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论述往往力不从心,怎样看待改革开放前与后的联系与区别尤其是个难题。

为此,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将“中国革命史”无法容纳的内容单设一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1987年国家教委曾经决定同时开设这两门课程,但这无形中增加了课时与学生负担。1998年4月,按照中共中央1993年的指导高校思政课“要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为中心内容”,以及1996年国家教委有关推动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作为“两课”教学改革的计划,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用“毛泽东思想概论”取代原来的“中国革命史”,用“邓小平理论概论”取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7]“98方案”不仅以两门课程把革命史和建设史的部分区分开来,而且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讲授,并正式

形成了普通高校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和思想品德课体系思想品德课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内的“两课”教学体系。

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再次对高校四年制本科的思政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为四门必修课之一,另开设有一些选修课。[1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成为“05方案”的一个重要特色,它反映了思政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在兼顾理论性的同时,知识性、学术性在不断上升,不仅突出了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性,而且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从史实和理论层面进行区分、对照讲授。

二、 70年来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演进的特点分析

1. 重视以党史、革命史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70年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始终有重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的传统,尤其是与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相关的历史,并总体呈现出课程设置不断规范化、视野日益开阔的特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思政课中尚未设立独立的历史教育课程,但由于长期在国统区的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历史知之甚少,所以亟须在教育部设立的三门偏重理论的思政课中加强历史教育。因此,先是在“新民主主义论”课程的讲述中增加了近代中国革命史的内容(占课程七章内容的两章),而后1953年在原本的三门思政课之外设立独立的“中国革命史”课程。事实上,早在延安时期,革命学校中就曾开设中国革命问题、中共党史、中国革命运动史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全面学苏”的情况下“中国革命史”成为四门思政课中唯一一门不同于苏联课程体系的课程。1956年高教部还统一规定,“中国革命史”课程除历史专业的学生外,其他系科的学生一律要修习。课程在本科第二学年开设,课程时长为一学年,分为136学时和102两种学时。“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门课程的学时都由各学校自定,可以为半年(68学时)或一年(102学时或136学时)。“马列主义基础”与“中国革命史”一样,所有非本专业的学生都得学,而另外两门思政课程在文科院系是可以不用开设的。[19]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中国革命史”的重视。

然而从1957年开始,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原先较为系统、规范的历史教育逐渐被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教育取代。“中國革命史”停开,1957年开设的“社会主义教育”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讲授内容,1958—1959年开设的“马列主义基础”课程从名称看似乎是以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为中心,但其核心内容实际上仍是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以学习毛泽东的著作和国内外重大时事为主。直到1959年,在中央初步纠左期间,教育部对四门思政课重新作出规定,再次推出单独的历史教育课程,但与之前的“中国革命史”不同的是,“中共党史”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明确了共产党史作为思政课程中历史教育核心内容的地位。此后,经过“文革”中高校思政课的中断与恢复,“中共党史”课程前后共开设了十多年,但大部分时候处在“斗争”“革命”的指导思想下,未能实现应有的教育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不仅思政课程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得到恢复,而且经过几次改革,历史课程同其他思政课程的关系不断得到明确和科学化。从“85方案”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到“98方案”淡化历史知识、专注历史理论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再到“05方案”正式设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反映了思政课程在历史知识教育方面经历的反复变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设置,不仅是新中国70年以来思政课程体系中历史教育始终受到重视的体现,而且说明了必须深入理解中共党史、革命史,必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侵略和压迫、寻求独立与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才能深刻领会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05方案”之后,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6年教育部进一步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时,使其学时数在四门思政课程中学时仅次于“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教学目标和讲授重点与现实政治紧密相关

70年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课程的变动是频繁且巨大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类课程与现实政治的密切联系,它所反映的不仅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还有政治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思政课程的改变又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所以即使同一门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教学目标、讲授重点等都会有所不同。

1949年《共同纲领》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政课程“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围绕政治任务而设定的,其中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的部分,特别强调结合“土改”、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等开展政治思想宣传教育。1953年“中国革命史”的设置,又是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密切相关的,为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高教部特别强调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认清以帝国主义为首的“国内外的人民公敌”的真实面目。[2]

1956年全国的高校思政课发生重大转折,受整风“反右”斗争的影响,原本系统介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门课程停开,只开设单纯强调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课程。几年内思政课程的频繁变动,深刻地反映出该时期思政教育与现实政治之间的紧密关联,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因中苏关系微妙变化而对大学生避免盲从苏联道路、坚持毛泽东思想、认同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还有受到因“大跃进”掀起的“教育大跃进”浪潮的影响。虽然由于初步纠左开设的“中共党史”课程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基本维持了正常教学,而且在“文革”期间也得到过恢复,但在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大批判”环境下,“中共党史”同其他政治理论课一样,完全沦为政治运动的附庸和工具。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以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思政课程的制定更加符合实际,历史教育课程也不断在同时代的磨

注:本表根据《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内各相关文件内容计算整理合制。参见:《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节录)》(1950年10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1953年6月17日)、《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1958年4月12日)、《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1961年4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2月7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6、16、33、41、107、182、215.

合中越来越科学和规范。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延续了以往思政类历史课程的政治性、教育性特征外,更是越来越紧跟甚至是贴合历史学科的学术性。

3. 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师队伍的日益正规化

70年来高校思政课中的历史教育不仅在课程设置,而且在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队伍的完善等各方面同样呈现出随时代而动并日益正规化的特点。

教材实现了从“一纲多本”到“一纲一本”的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胡华编写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1950年出版,成为全国各界学习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的基本教材。同时期还有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编辑的“新民主主义论”教学参考资料,但影响都不及前者。1953年“新民主主义论”扩展成“中国革命史”后,高教部委托何干之负责主编示范性教材《中国现代革命史》该教材1954年以“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为名出版,后修订本以“中国现代革命史”为名分别于1957年和1958年分上下两册出版。,同当时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教材相比,它是唯一一本没有采用苏联教材的思政课教科书。胡、何主编的两本教材,不仅是当时最权威的中国革命史教材,而且此后用于思政课堂的历史教材多能从中找到源头,但毕竟那个时候它们还不是全国统一规定的教材。此后的“社会主义教育”和“马列主义基础”课程并非纯历史教育,它们分别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为中心教材。直到“中共党史”课程时期,教育部在1962年明确规定,以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为全国统一的教学提纲,并选择一本已经公开出版的党史著作作为参考读物。[20]“文革”期间,统一教材工作又被搁置,思政课全部以毛泽东著作为基本教材。改革开放后,经过1979年总结工作,教育部决定集中优秀教师编写统一的教本和教学参考资料。但不论是“85方案”还是“98方案”,仍旧是在“一纲”之下编写一批教科书示范本。直到“05方案”,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才得以全面实现“一纲一本”。

教学方法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思政课体系中的历史教育吸收了老解放区的教学经验,如一律课前印发讲义,但受苏联“三中心”教育思想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影响,在现实教学中长期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倡教师讲授要抓住重点,阅读要有教师的引导,讨论要有教师的指导。[21]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围绕教师展开教学的传统范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强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培养开拓创新、勇于实干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而且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更注重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具体状况。

教师队伍实现了从缺质缺量到正规化、专业化的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思政教育的学科体系尚未健全,全国思政课教师普遍缺乏,只能从其他非专业领域补充。思政课教师的构成主要包括非思政课专业的青年知识分子(约占60%)、来自人大马列主义研究班受過短期专业训练的学员(约占35%)、来自党政机关的老干部(约占5%)。因此,当时的思政课教师一般业务水平较低,教学经验不多,教学质量不高。[22]针对存在的问题,教育部从50年代开始就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委托人大与各级党校培训等方式,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质量。但受到反右派斗争、“文革”等运动的影响,马列主义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始终难以发展起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思政课的教师队伍才不断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

三、 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演进研究的现实启示

1. 继续发扬70年来思政课程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

新中国70年以来,历史教育在思政领域始终受到重视,一直是高校思政课程的重点。大学新生入校后最先接受的思政课程往往是历史课,历史课不仅在全国各个层级的高等院校开设,而且一般情况下,课时量也名列前茅。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育,不仅能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史、国情,更能使他们切身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与宝贵经验,是对中国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替代的关键课程。

历史课程自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设立以来,主要经过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次重大转变。“05方案”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大扩展了思政课程中历史教育的内含,不仅研究时段延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时段为1840年至今,“中国革命史”研究时段为1840年至1956年,“中共党史”研究时段为1919年至今),而且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不再限于与中国共产党或中国革命相关的内容。之所以将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革命、改革、建设等重大事业全部纳入课程,是因为只有拓宽视野、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大势与仁人志士的探索实践,才能真正搞清楚近代中国为何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革命,也只有熟悉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政治派别的主张,才能充分理解在纷繁的选择中中国人民为什么最终做出了四个关键抉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才能真正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我们今天所处的历史方位。

与此同时,作为思政课的历史教育课程的演变过程也充分显示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于一般历史学科的中国近现代史,它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导向功能的政治理论课,它跟“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因此它的教学始终要以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叙述为核心,以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践成果为主要内容,以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为主线。

2. 兼顾思政课程历史教育的政治性、学术性和实践性

改革开放前,受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变动频繁,受现实政治影响明显。同现实政治的密切联系是高校思政课同其他课程重要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但过去历史教育在思政课程体系中的经验教训也说明,若是只讲政治性,不讲学术性,课程不仅会变成空洞的说教,还可能沦为脱离历史与现实的工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仅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具备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它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还必须严格遵循历史科学的基本原则,运用历史学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问题。尊重客观事实和历史规律,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实现由感性认识自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目标。

改革开放后,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几次变革,反映了思政教育领域中有关历史知识与历史理论辩证统一关系的讨论。“85方案”延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强调历史教育的传统,“中国革命史”注重的仍是历史知识的教育。“98方案”以更能直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取代“中国革命史”,更侧重历史理论的教育。“05方案”将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统一起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政课程体系中迄今以来最为全面的历史教育课程,不仅涵盖了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历史,还兼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历程。[23]要深刻理解理论,固然離不开知识作基础,但高校思政课中的历史课还需要突出和发挥社会发展和理论发展的历史教育功能,让历史和理论烛照现实、育才树人,以实现历史、理论与现实的最终统一。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思政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案中,始终不乏强调社会实践的设计,而且呈现出越来越注重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的重要特征。运用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环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才能真正使历史教育从知识传授、理论讲解深化为能力提升、情感培养。

3. 重视教科书、教学方法、师资、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前,高校思政课程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编撰、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相对滞后又影响到历史课程的建设。随着改革开放后的三次教学改革,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高校思政课程在探索中不断趋于稳定,已经形成的四大课程体系也基本确定,教科书、教学方法、师资、学科建设等方面也因此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全国高校使用统一编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让课程教学有据可依、更加规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确立,让思政教育真正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政策倾斜,吸引大量有识人才进入思政教师队伍,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源头保证;具体细化思政课程建设标准,控制课堂规模,鼓励小班教学,并结合实际需要多次修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使教学质量更有保障,教学目标更加清楚;教育部还于2008年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功能定位更加科学。

在课程设置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继承过去70年高校思政课程中历史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有必要继续对教学方法、教材编撰、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以实现促进课程全方位提升的良性循环。

四、 结 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教育和武装广大青年。由于深奥的理论学习离不开强有力的历史事实作支撑,历史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奠定了教育基础。70年来,历史教育多数是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出现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经过了多次重大的变革与调整,现今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各个方面,都趋于规范与成熟。虽然思政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历经变革,但其意识形态因素、革命史观特质影响至今。思政课程中的历史教育同现实政治的密切联系与频繁互动,既把它同一般历史课程区别开来,又把它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功能紧密联结在一起。

虽然曾经有过是否需要开设历史课程、是更注重历史理论还是历史知识的争论,但实践结果证明,要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必须要有具备说服力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只有将理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历史教育,才能更好地为思政教育的整体目标服务。教材的统一、教法的多样、师资的稳定、学科的完备等也均能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大学最大的特色之一。同其他三门政治理论课相比,中国历史课程在思政课程体系中的设置虽然同样是“以俄为师”的产物,但它从一开始即以独特的中国历史讲授内容突破了苏联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框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政治理论课。今天,历史教育同样肩负着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重要职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继承过去70年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历史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节录)[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6.

[2] 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Z]//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

[3] 黄世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简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6:128.

[4] 耿化敏.何干之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143-14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

[6] 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6.

[7] 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政策法令选编(1949—1966).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1979:48-49.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2,206.

[9] 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44.

[11] 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

[12] 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1.

[13] 孙秀芳.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进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203.

[14]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5.

[1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0-71.

[16]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7.

[17]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M]//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8.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5.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28.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的几点意见[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6.

[21] 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

[22] 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M]//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文献选编(1949—200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

[23]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9.

(编辑:张牧云)

猜你喜欢
基本特点历史教育演进
抗战时期我军军事法制建设的基本特点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用历史教育营造班级和谐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