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香
摘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发展、核心家庭化、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特殊儿童离每个人都并不遥远,导致儿童的智力问题、学习障碍、知觉问题、多动症、攻击性行为、情绪问题、个性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交往障碍、身体素质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社会与环境因素和城镇化进程因素等,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特殊儿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特殊幼儿的表现行为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一个共同话题,也是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需要着力去解决的问题之一。当今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现在家长的文化水平都很高,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或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掌握教育幼儿的方法。但是由于家长工作繁忙,由爷爷奶奶照看,大多数幼儿从小就在溺爱和错误的教育中成长,自然而然他们变成了特殊的幼儿,他们的一些行为表现也就变得特殊了,而他们的家长又不能及时发现,就可能造成以后生活和学习的一系列问题。
二、重要概念解释
特殊儿童:是在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个别差异特别显著,而可能有特殊的学习或适应困难的儿童。可能是先天不足,也可能是后天失调,以致于在学习或适应上有特殊的困難或特殊的需要。
得天独厚或得天独薄的儿童:特殊教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赋优异教育,一类是身心障碍教育。资赋优异儿童属于“得天独厚”,身心障碍儿童是属于“得天独薄”。
三、研究方法:观察法
我运用的是观察法,对班级3名幼儿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仔细观察。
1、观察对象:
(1)、幼儿A,中班5岁;
(2)、幼儿B,中班5岁;
(3)、幼儿C,中班5岁;
2、观察内容:
观察幼儿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举止。
四、调查与分析
案例1
幼儿家庭情况分析:
幼儿A是班级里属于特别调皮的一个男孩子,名字叫豪豪,平时非常好动,不管是吃饭吃点心,还是排队走路,哪怕是上课,他的专注度都是很低的,对一件事情的兴趣5分钟都没有。经过了解,我发现他好动的个性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他爸爸妈妈工作都比较忙,下班比较晚,平时除了在学校上学之后,还要上幼儿园的困难班,家长在家里很少关注孩子的情况,也从来不主动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在园情况。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一点都不关注,导致他从小就比较任性,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比较自私。
分析与思考:
豪豪小朋友的性格本来就是十分好动的,这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父母都比较忙,在七堡附近开家具店,他基本是处于放养的状态。因此他在家里的自由散漫的习惯都带到幼儿园来,在和别的小朋友相处的时候,表现特别的明显。专注力有很大的问题。晨间活动的器材和组织形式,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都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而对于好动的豪豪来说,能吸引他的东西并不多,他在晨间活动的时候也是一直处于游离状态,这可能也是导致他频繁换晨间器材的原因。他对游戏活动的规则都是比较忽视的,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都比较淡化,因此老师的几次提醒并没有起到作用,他还是任由自己的性子来。
案例2
家庭情况分析
幼儿B叫玲玲,在家中是老二,平时不善于交流。父母均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九堡开铝金店,平时工作比较忙,玲玲的接送任务基本上是姑姑来完成,偶尔会是妈妈接送,爸爸却很少见到。从上学期开始,玲玲在幼儿园时就很少说话,早上来园和放学跟老师打招呼的声音都属于听不见的,上课时不会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叫到她时却总是低头不说话,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但根据家长描述,她在家中确是十分的活泼,很爱说话。
分析与思考
玲玲在班级里的表现就属于内向型的孩子。她很少与老师和小朋友说话交流,在教室里跟小朋友的交流也很少,可是根据家人的描述,玲玲在家中却是很活泼的孩子,是什么原因让玲玲在班级里那么沉默,不愿意说话呢?早上入园和下午离园是能听到她说早上好或是再见。平时如果换成用肢体动作她还是会主动去做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她在特定的时刻要开口说话。我想那也不是一定的,在孩子不愿意说话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鼓励她先通过另一种方式去表现,如:微笑,摆手等动作和表情让她慢慢适应,再去要求她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会更好。
分析与思考
毅毅在幼儿园里吃饭一直都是个问题,他不喜欢吃的菜,直接扔在桌子上或者地上或者弄给旁边的小朋友。在他的思想里,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能在碗里留着。平时针对他身上的情况,我们三位老师也没少下功夫,但成效不是很明显。后来,为了这个事情,我单独找妈妈聊天,才得知他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多半由奶奶陪伴,奶奶比较宠爱他,每次吃饭都是由他任着性子来。经常这样,吃饭的习惯就越来越不好了,倒菜倒汤是常有的事情。而且从妈妈那里得知,毅毅在家里经常都是奶奶一口一口喂饭的,自己基本不动手,有时候遇上自己不喜欢吃的蔬菜,他会直接把整个盘子扔在地上。听了妈妈的述说,我感觉毅毅的各方面问题不止是一点点任性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他慢慢得以改善呢?
五、结论
特殊儿童并非真正意义上有缺陷的儿童,而是有一些特殊毛病的儿童,特殊儿童虽然特殊,但是如果我们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用“非常心”,因材施教,每个特殊儿童都会变好。
1、重视学前特殊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抓好个别,以点带面,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行为。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师的耐心是首要的。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发现记录孩子的闪光点,找到孩子的突破口。当然,我们还可以逐渐把孩子的爱好点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上,以优带弱,让他各方面都有进步。通过这样的方法,试图改变师幼和伙伴之间的关系,使其愉快地融入班集体。
2、转变家长观念
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对于自己的孩子,往往疏于教育,而老人们又过于溺爱孩子,由于孩子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最终导致这部分孩子行为习惯异常。多数外出打工的孩子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从而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忽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根本尽不到自己应尽的教育责任。而作为监护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不能与孩子们进行有效地心理沟通和交流。
作为家长,应多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
3、研究后取得的进步
幼儿A
经过了一个学期对幼儿A小朋友的追踪和观察,我对该小朋友的个人表现和性格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他的家庭教育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尊重每一位幼儿,注重个别差异,把爱撒给每一个幼儿。针对豪豪的种种行为,我加强了观察与了解,同时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引导计划。
通过一个学期的计划实施,豪豪这个孩子渐渐地变化了,他不仅慢慢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的专注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分点心,和同伴一起分享玩具,懂得关心他人。以前的豪豪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也很没有礼貌,有时还喜欢欺负其他小朋友。对老师说的话,他总喜欢爱理不理的,同时也喜欢做一些很突出的事情来引起老师和小伙伴们的注意。有时候吃饭的时候爱讲闲话,午睡也是很让人费心的,他总是爱动爱闹。后来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引导,豪豪慢慢改掉了这些坏习惯。由此可见,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只要肯关注和观察这个特殊的个体,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树立自信,让小伙伴们喜欢他,并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有一定的亲切感。老师和小朋友们对他的信任和鼓励,真的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作为老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及时表扬。通过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拥有美好的未来。
幼儿B
为了改变幼儿B在幼儿园的这种情况,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应策略,主要是以通过和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沟通,逐渐改变祖辈对孩子的溺爱心理,多蹲下来听听玲玲的意见;通过给孩子讲小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错与对,要敢于承认错误。与家长共同商量,在家中也要一起同步坚持。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在玲玲的身上发现了明显的变化,在班级里,可以很好地跟小朋友们沟通交流,还会很主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也和老师产生亲切友好的感情,喜欢上幼儿园,在早上来园和下午离园能够亲切自然地跟老师问好、说再见。在自由活动时间,你还能发现她会跟好朋友们说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对于午饭和午睡的情况,午饭能够自己主动进餐,中午可以午睡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了,这些都是她的进步,相信玲玲会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越来越好。
幼儿C
幼儿C经过老师一个学期的努力,该幼儿在自我控制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知道集体活动中的规则,有时会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虽说也存在反复性,但总体进步非常大。在一日活动中她也愿意主动与老师、同伴交往,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小朋友们也越来越喜欢他了。我会继续加强对毅毅小朋友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合作的意识,多给他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特别是服务他人的机会,这样更能够激发他的分享精神。继续和他的家长多联系沟通,了解他在家里的一些情况,以便更好的對他进行教育和指导。
总之,做好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除了提高特殊孩子父母的思想认识外,还需要多管齐下,从各个方面来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关爱。只有特殊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了,家庭才更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更有前途,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
参考文献:
1.陶沙.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理发展与教育杂志,1994,(3)
2.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