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表达空间,提升“对话”效率

2019-09-10 00:47姜露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表达力对话

姜露萍

摘 要:表达是课堂上最主要的教授、交流、吸收、反馈形式,是学生知识内化后的表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时代教育理念引导下,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需要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度表达空间,在保证表达空间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表达,乐于表达,用足够的智慧丰盈课堂表达空间。

关键词:课堂表达;表达空间;表达力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151-01

1.课堂表达

新课程标准的“新的教学观”中说到: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公开课上那热热闹闹的场面似乎展现了学生充分表达的美好愿景。目前的课堂虽然主要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一问一答”或“师问生答”等模式还是最为常见。由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学生的表达还是受到了种种限制,是建立在老师的种种限定和要求下进行,小到说话音量大到说话内容,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一旦学生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可能会引来批评和否定。久之,学生在表达这件事情上显得消极被动,有的学生为了迎合老师而学会察言观色,表达让老师喜欢的答案,渐渐地丧失课堂表达的真实性。

2.反向助推

在追求课堂表达的丰富性和积极性方面,教师可以跳出常规的“课堂角色”放低“课堂权威”开放师者的胸襟,反向助推,将空间和时间教给学生,启发学生对“表达力”思考,在为学生提供表达空间、语言指导、评价激励等帮助时推动学生表达力发展。

(1)表达是需要空间的

第一,课堂提问空间。

每一节语文教学课中,我都会让学生提前列举出对文章的“发问”。比如,教学《三顾茅庐》时,学生通过预习对“张飞嚷了什么?”比较好奇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无厘头的无效提问,但是对于课堂教学其实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我让學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结合已经阅读的《三国演义》,同学们给出了许多适合人物形象和故事情景的表达。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将每一个话题充分表达,将表达空间无形地扩展开来。

第二,讨论、辩论空间。

在《三国演义》阅读过程中,我们就“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行了大讨论。引用世人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引入,从“奸”和“雄”两个角度去辨明,走进小说,发掘人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曹操进行评价,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讨论和表达中,对人物形象越辩越明,表达的激情也因多样化的结论而更加高涨,表达的空间因开放而更加宽阔。

第三,“own小课堂”实验。

除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每周四下午我为学生在留下一节课,给有某方面专长并想为大家上课同学开辟他们的专属小讲堂。将整节课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选择讲解内容,组织表达方式,锻炼表达力。近两年实验观察来看,同学们并不愿意做“沉默的大多数”。畅所欲言的表达带来的成功体验让“倾听者”更向往成为“表达者”。

(2)表达是有个性的

第一,表达内容不同。

同样是“own小课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了各种各样的课堂主题“动物奇缘”“人类的进化”“文物迁移”“西游记故事”“春天的色彩”等等五花八门的选题无不彰显了同学们在表达内容上的个性化选择。

第二,表达方式不同。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差别,有的学生声音较小或说话比较吃力,甚至仅用眼神或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这都不应该其表达力被否定的理由。

第三,表达心理不同。

课堂表达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的表达心里也是微妙而不同的。有的是思维活跃喜欢表达;有的是为得到表扬争取表达;有的是迫于压力必须表达......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可以更好地引导表达。

(3)教师的表达是学生的范本

教师良好的表达配合教师的板书行为、演示技能可以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室上课的情绪,更能为学生语言表达提供模仿的范本。老师能够从容作答,面对问题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既给出了表达空间也潜移默化给予学生影响和提升。

3.课堂评价:表达力的螺旋阶梯

(1)鼓励表扬激发自信

例如,管建刚老师在执教《螳螂捕蝉》一课时,问学生是几年级的(五年级),又问课文是几年级的(六年级);紧接着就寻来一个问题:“六年级的课文,为什么让你们五年级的学生学?”一位学生说“显得我们聪明”。管教师立即走近第学生,竖起大拇指:“聪明的你!”整堂课当中管教师总是用鼓励的眼光说:“聪明的你,说一说!”“聪明的你,一定会说!”“聪明的你,肯定能看出来!”管教师热情的欣赏、鼓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2)表达需要互相指引

教师就应该充当一个调度师,引导其他同学对做出表达的同学以正向的回应。表达者除了得到老师的评价外,接受同学们这个大众群体的肯定更是一种积极的体验,与此同时倾听者也会在设想自己成为表达者时候所要具备的注意点。

参考文献

[1]刘辉.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方法与策略[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5-10

[2]陈琛.自信表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J].广东:读写杂志,2018:157

猜你喜欢
表达力对话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
也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