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婵君
摘 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稳定发育也带动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普及,这在会计工作中明显的提高了它核算的效率,不似手工帐来的繁琐,准确度更高,还带动了管理绩效还改善了监管水平。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如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性、以及缺少计算机和会计的复合型人才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制约它的发挥。对此,本文针对在我国企业中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各类难点分析,就其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希望对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困境
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归功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因我国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市场上的越来越受到重用,企业开始大幅度的运用到它。相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也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呢,这就需要从小事抓起,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我国中线企业的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从中存在的一些细小问题,是当前我们务必要重视并解决。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计算机会计,它是利用相关的会计软件,在计算机设备上进行会计操作,替代手工作业的完成和简化会计的一个方法,出于环保的角度还为木材资源做出贡献,会计电算化结合了现下的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是一个计算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处理数据,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作业转变为会计信息作业,更加简便,准确率也更高。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随着经济的发展的努力前行,它也在不断的革新,也是科技和经济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变革分为三个阶段,以下我们可以大概看到二十多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变革。
1、以自我开发为主专用会计软件阶段:会计电算化一开始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各级财务主管和实业单位本身自己有一套专用的软件。当时懂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业务的双重智慧人才稀缺,造成电算化软件开发效率低下,投资大,水平低等各种问题。尤其是当时的会计人员没有技术能力,不懂如何的开发新能源,导致该软件存在滞留期,不能达到不一样的成效。
2、以专业厂商开发为主的通用会计软件阶段:我国专业人员曾在一次会议中提出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如何实现会计软件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大力普及,并明确按各行各业的特点,如学校、医院、政府等分别开发设计出适用于各类单位不同的通用化会计软件。这一想法我国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都萌发出一种适合各类型的通用的软件,千千万万家专门研究开发通用会计软件的单位在不断崛起、成立,一个大型的适合我国单位情况的会计软件在不断的研究中孕育出现,这无疑在当今社会中,为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市场上的运用和普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推广工作。
3、以最新科技成果为支撑的“管理型”会计软件阶段: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成长,如果还是用以前老旧的会计核算软件,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的需要。在一次重大会议关于促进会计电算化成长这个话题,与会议人员就提高我国原有的核算软件的而前提下,加强开发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会计软件。因我国技术科技方面相对薄弱,我国的专业会计软件单位通过吸取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通過对国际领域的大力投入钻研,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阶段。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成长,会计电算化也在不断的运行中,但是,我国会计人员对于如何合理运用这一方面还让你是不全面,在会计电算化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薄弱的,还有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的缺少等相关因素。要想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营环境,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健全的运营机制,同时还要注意人才的运用,加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使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运用能够得到更大的推广。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精确不到位
很多企业单位已经引进和把会计电算化投入应用,可是安于现状,不能得到前一步的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
但是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大部分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采取放于首位,将它作为平常会议的一项重要研讨部分,同时会计电算化得以在在我国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会计电算化的投入使用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今后企业的运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作转换为今后的工作决策力提供重要线索。所以,从这点就可以知道,会计电算化会在我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稳定发展的一项应用。可是现在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并不充分,还带着理想化的期望,这对于电算化的管理,升级改造,推广以及对公司的规划、安排、部署、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中缺乏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发展迅猛的我国市场经济,我国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中国的会计人员达2500万之多,但其中初级水平的会计人员占相当大的一部分,高级会计人员占比较小,会计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的运用会计软件、财务软件,还需要把会计专业知识掌握到位,做到足够熟悉。
然而,某些地区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差,计算机普及率低,导致会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偏低。许多会计人员只经过短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培训便上岗工作,只会一些基础的操作,当程序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对资料和系统进行抢救修复,导致财务链断裂,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企业在实施电算化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要使我国企业单位在会计电算化领域得到较大的推广,需要国家的扶持,在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这么多年来财政部为这一盲点颁布了不少相关的法规,这些制度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单位不知晓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难免会有错误,监管机制还需加强。
(四)会计软件存在局限性
会计电算化将会计人员从繁缛的手工操作中解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会计信息的管理方面。但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通用性较差。很多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刚开始使用时工作量较大,企业不能通过自己的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软件,企业选用不同的软件,但是从一个新的软件到另一个软件很难实现共融性,从这就很难使一个企业的信息处理机制达到系统化。
(五)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
财务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它的安全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市面上普通的电算化软件安全系数并不高,若有人刻意为之,所谓的加密并没有什么用,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样,一推就倒。加密也只是为了防止盗版,只单单针对软件,财务内容安全系数却不高,财务数据容易泄露。
三、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
(一)提升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要想全面推广,运用到个个财务角落,首先一点就是要让人们知道了解它。在这里就要加大宣传,让人们知道从前的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做账有什么区别,电算化做账比起手工账,它的优势在哪里。还有一点就是凡事都有两面,电算化的利弊。这其中企业负责人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他们在对会计电算化有一定了解的同时还要有精准的决策判断,领导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对电算化有一定的决定命运的作用,虽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但在速度上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让人们对会计电算化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提高对它的重视,自觉学习,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步。
(二)培养更多的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
只懂计算机程序不懂会计或是只会会计技能不懂计算机,都不能有效的促进电算化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更多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只有有这样更多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更快的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好的宝剑没有会用的人还是发挥不了它该有的作业。因此,社会应该发展继续教育,或者学校应该开设更多双修甚至多修,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单线人才早已不能满足这个社会。
(三)进一步完善配套法规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个合格的系统,光是利用其优势是无法做到成熟的,只有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会计信息數据化,同时还需要权威中心也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扶持。国家针对会计电算化完善相应的制度,提供可以参考的规范化模板。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核算的约束,使会计电算化达到宏观管理化,使会计电算化的道路愈加平整、规范。
四、全面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受益做多的是一个企业的运行,其次就是会计工作人员,不应在做分类,分析等一系列繁琐的会计数据的核算工作,减少了人工,提高的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领域的一项大的突破,使得会计数据得到充分利用,解决了人工核算的错记、漏记问题,并且有自己的一系列会计数据的文字规范,解决了人工核算不统一现象。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管理职能。
当今社会,一个好的企业的标志就是会计职员的专业素养高以及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只要在这项管理机制的作用下,会计职员不断挑战、创新自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相比较而言,一个优秀的管理机制在计算机的特点下能更具效果,在会计决策、分析方面达到精髓,从而实现会计管理职能的目标。
(四)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如何有效的提高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呢?这就需要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存储能力和效率高的优势,能够在生活中各方面提供便捷的途径,比手工繁缛更具可用价值,为信息的管理提供高效、及时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闫立梅.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2] 李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 中外企业家,2014,34:125-126.
[3] 林介山.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 金融经济,2015,12:141-143.
[4] 温毅波,郑若婷,谢锡南. 刍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 时代金融,2015,21:137-138.
[5] 王晓霞. 试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2,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