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丽
摘 要: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忽视生涯教育的全面性和连续性。生涯指导课程大众普及性强,无法满足个性化生涯需求。生涯教育课程重视理论教育轻实践锻炼,无法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职业生涯指导,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生涯需求;将效果推理理论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改革,增强生涯发展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双创背景;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改革
2014年9月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创新”号召。此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阐述并强调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与意义。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强音符之一。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创办企业”,而是希望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精神,在个人成长的同时使每个人都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一、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起步階段建设已经完成,形成了系统化课程为核心,系列比赛、活动为补充的生涯教育体系。①然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忽视生涯教育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在实践中,多数高校仍以职业指导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学生提供生涯教育,把职业指导作为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核心,忽视学生整体性的多维度的不同角色;忽视学生长远的连续性的发展,如针对毕业后的首次就业大做文章,却忽视学生再次择业、职业与休闲、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连续性指导。因此,诸多生涯指导课程偏离了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在实践中偏重眼前效果,将生涯教育“异化”成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这种功利化倾向给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②
(二)大众普及性强,无法满足个性化的生涯需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是基于“人职匹配”的“特质因素论”。职业生涯教育多是先通过软件和技术评估个人兴趣、态度和能力等心理特质,再了解目标行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工作能力要求等,最后将个人特质和职业特点进行匹配,指导学生选择职业。然而,“特质因素论”只是生涯发展理论的一种理论,况且,“特质因素论”本身忽视了个人的变化性和发展性。通过“人职匹配”锁定目标,会随着职业兴趣、价值观、人格等的变化产生巨大变化,这种“特质因素论”就会失灵。
(三)重理论轻实践,无法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
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求高校生涯规划教育从重理论讲授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转型,要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主要注重理论讲解、求职能力匹配的静态分析,无法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改革的路径
(一)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生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是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思维和方法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十分积极的生涯发展实践能力培养过程。同时,将创新创业的理论融入生涯教育,能够解决生涯教育长期理论单一、实践不足的问题,也有助于克服职业生涯教育实践中的诸多短板,更是生涯课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迫切要求。
(二)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职业生涯指导,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生涯需求
近十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以“规划”为目标,理论和方法基本来源于霍兰德的“职业兴趣匹配论”和戴维斯的“工作适应论”。内容基本包括四个部分: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决策和执行。将创新创业理论融入生涯指导,让职业生涯指导教师成为关注学生多层次生涯需求的“引导师”和“教练”。需利用创新创业理论和方法,创新生涯探索和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从实践探索中获得经验和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层次生涯需求。
(三)将效果推理理论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改革,增强生涯发展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效果推理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Saras Sarasvathy教授于2001提出的理论。③效果推理主张教师成为“创变者”。改革生涯指导课程,革新职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方式,探索以学生实践为核心和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法”。将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分成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均设计成理论+课堂活动+社会实践形式,切实增强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操性和有效性,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开发与学习的共同主体和受益人,通过参与式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探索和发展生涯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三、小结
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存在诸多不足,如生涯教育指导理论单一,生涯指导方法陈旧,生涯教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等。为了适应双创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必须构建整体的、连续的生涯发展观,系统改革生涯指导的方法,改革生涯教育的课程等,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洋.“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探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学报,2017,22(1):58-61.
[2] 张红芬,朱燕空.关于创业教育“效果推理”理论的过程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7(4):86-87.
[3] 张蓝月,王淼.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6(2):39-40.
[4] 张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17(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