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2019-09-10 07:22张文峰
教育家 2019年32期
关键词:项目组校区学习者

张文峰

教师的首要使命是做一个真实的、真正的教师,其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认识自我、形塑自我的过程。但很长时间以来,教师自主发展都是以传统的技能性培训为主,教师处于一种“被发展”的应付状态,没有自觉投入和参与改革实践,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个体自我身份的构建和教师的自我学习方式问题。

“学习是需要学习的。”学生如此,教师也是如此。那么,教师怎样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呢?

老师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把什么样的体驗传递给学生。但现在大部分教师培训还停留在传统的技能性培训上,教师处于一种“被培训”的应付状态,没有真实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培训和学习也能够有问题、有互动、有思考、有辩论,还能保留自己的个性与创意,那么教师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生动、充满活力的“教与学”场景。

从项目破冰到教师生长

回顾中关村三小的教师成长过程,最开始的破冰行动是2012年开始的项目组研究。

一直以来,中关村三小教师队伍优良、专业基础扎实、课程内容成熟……理论上讲,保持现状,稳步前行,她依然是一所社会赞誉、家长认可的好学校。但是,成绩和问题往往是并肩而行的。这样一所大体量的学校,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如何突破“瓶颈”,从整齐划一的执行力到“为了每个人,需要每个人,成就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追求,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与超越。

2012年,项目组研究启动。学校发展部根据需要,列出项目内容;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学校提供的项目,组成项目团队。项目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关于课程设计的,比如多样多类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各学科的发展需求,设计适合班组群的课程形式,还有校园视觉、校园标识、校区管理、数码学校的规则与定位、云学校的构建等。这些都是教师参与研究的第一批项目,也是项目组的雏形。从此,三小的教师培训、教师的学习模式迈向一个新天地,教师不仅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更成为学校变革全过程的参与者和学校发展的受益者、助力者。

2013年项目研究的转折点。这一年,教师开始自行申报和拟定项目,全校共申报了37个项目,近 200 人参加。主题都是教师感兴趣的话题。项目研究为师生顺利入住新校区做了很好的铺垫和预设。

随着项目研究的深入,2014年,新校区各项工作成了项目研究的重点,教师的关注点慢慢从自我到学校,从本学科到跨学科,从教学到教育,从年级组管理到学校管理,从自己部门到其他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研究课堂里的那点事儿了,老师们有了大课程观,有了学科融合的理念,有了资源共享的意识,眼界、视阈、理念、方法都有了新的飞跃。

2016年,新校区的项目研究落地,班组群的研究成为教师们的重头戏。这是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老师们分布在各个项目组,做着感兴趣的项目研究,真实的项目研究纷纷落地,很多设想得以实现,老师们尝到了研究的甜头。

可以说,项目组研究的五年,是教师课程能力生长的五年,是唤醒教师内心的五年,是教师获得发展和自我认同的五年,也是教师成为更好的学习者的重要五年。

建立分享机制快速推送“产品”

随着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老师的研究成果对学校文化、教师专业素养、课程架构、教学方式、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让更多的好经验、好成果辐射周边人群,让更多的人看得见、用得上,学校从 2013年开始,建立了每年一度的“大家三小年度发展论坛”;从 2016 年开始,实行每月校区例会制度,加上各种工作坊、沙龙、读书分享会,学校形成了常态的分享机制。

年度论坛从布置任务到主动报名。“大家三小年度发展论坛”是学校提升教师研修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长效机制,在这里,老师们展现智慧,分享经验,展示发展成长的心路历程,促进了教师专家群的形成,为每位教师向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机会。通常,十多个分论坛齐开,每个论坛各有主题,老师和专家观点碰撞,火花四溅,仿佛一次教育“美食节”,大家在这里品味着每一道菜的“香甜”。

5年来,每年的主题既有变化,又有延续。比如,第一届的“雁阵在飞翔”主题延续了5年,第二届关注教师的课程意识,有了“大家课程大家建”的主题,第三届关注学习文化,将“有问题、有互动的课堂文化”搬上了论坛,第四届添加了新的关注点——“真实的学习”。这些主题也反映了学校的成长。

从最初的寻找教师发言人,鼓励他们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一点实践、一点想法拿出来在论坛上交流,到现在自主报名,主动分享,争做“分享家”,这是一种境界的升华。如今,每一位发言人都是“分享家”,都是三小传播正能量、输出智慧的一粒粒种子。

校区例会让老师站在聚光灯下。搬入新校区后,月末一周的周二下午被设为校区例会时间,也是各校区教师们分享展示的时刻。为了牢牢抓住老师们的心,让他们跟着分享者同思同行,学校成立了策划团队,精心设计例会流程和形式。或请专家帮助分享者梳理演讲内容,在管理层的小范围内讨论会议新方案并达成共识,或改变会议座椅的摆放形式,细化分享者的发言内容,调整会议的内容……老师们变得异常活跃,与分享者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分享者一次次站在聚光灯下,拥有了更骄傲的姿态——一个更好的学习者。他们分享班级管理经验,关注课堂教学,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成为专业、自信而满怀职业幸福的教师。

创新成果激励机制。为了推动教师创新,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循证研究,及时总结策略与经验,进一步激励教师创新,学校设立了“三小创新成果奖”,奖励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

创新成果奖分为4大类。A类是真实的学习课程创新,B类是教与学的方式创新,C 类是空间资源对教与学的支持创新,提倡部门协同、课程支持、班级管理与班级生活,D 类是现代学校管理与运行创新。截至目前,我们一共收到了124项成果申报,共620人次参与,最后评出特等奖 4 个、一等奖 24 个。教师通过项目申报和答辩,再一次梳理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从项目申报的情况来看,参与的人数达 90% 以上;从质量来看,很多教师个人或团队的原创成果不但解决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形成了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措施、流程、机制,可借鉴、可复制、可迁移。

经过一次次打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在了教育的路上,他们有着坚定的脚步和清晰的目标,他们通过学习成了更好的学习者,又把这种学习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正如“雁阵精神”所倡导的——在三小大家庭里,每位成员都是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有领航和贡献的机会和可能,都拥有成长和发展的空间,都会在困难的时候获得帮助与支持,都会在不同的位置展现三小的北京气质、世界品位和大家风范。

猜你喜欢
项目组校区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