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应保 高亚婷 刘会利
【摘 要】10KV配网系统建设是促进社会经快速发展的基础,加强配网运维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先对当前培养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其运行和维护管理,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科技高速发展促进了配网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10KV配网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作为电力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步骤,实践中应当加强重视。近年来随着电气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能以及电力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供电管理机制显然已经无法达有效满足当前的配网建设以及运维管理系统,亟需创新和改进10KV配网运维管理模式。
一、10kV配网运行维护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10KV配网系统建设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实际运维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如下:
1、配网架构相对比较薄弱
随着国内电力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更多配电系统和网络管理技术手段得以应用,然而10kV配网架构依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与弊端,这会对电力运输体系的构建及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挑战配电网络的稳定运行。目前国内电网投资建设过程中资金相对比较紧张,而且电网建设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就国内电网事业而言,其服役年限相对较长,而且其分布分散,在判断电网结构时重压以及轻供等一系列问题较为普遍。电力系统以及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运维管理工作中电网结构维修以及检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以致于电力供应难以正常进行。
2、供电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配电负荷增大
社会工业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企业供电需求量不断提升,广大用户对用电质量以及供电效果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时段的高峰期供电现象。该种情况下,传统的供电模式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亟需改进配网运维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供电作用,以免影响配网运行效率。近年来社会用电负荷量不断增加,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用电量也随之提升,在规划用电负荷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供电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对供电时间段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电力供应科学合理性。在配网系统运营管理过程中,配网运营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可靠性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以致于配网系统运行压力增大。随之压力值的不断增大,电力系统和相关设备运行故障问题频发。
3、配网系统运维管理手段和模式有待创新改进
配网运维管理的主要目的在确保整体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对配电系统运维工作性质分析过程中,应当站在电力管理的视角合理区分运维层次。实践中应当构建安全故障管理機制。实践中,一旦发生电力故障,应当及时对故障问题发生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对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详细、准确地记录电力故障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在分析电力设备故障问题时,应当准确了解巡线、缺陷以及消缺等相关问题,准确掌控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在消除缺陷后准确定位故障点,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此外,还应当加强电路检修,对运行维护中的配网运行情况进行反思;在检测电力系统时,应当全面了解电力系统和故障问题的成因,对配网维修重点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免同类电力故障问题出现。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为数不少的配网建设以及运维管理工作乏力,运维效果并不理想。
二、10kV配网系统运维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就配网运行问题而言,实践中除网架薄弱以及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外,主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比如,人为因素影响,思想认识不到位等。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电力配网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中,人员组织架构相对比较老化,对新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无法有效的接受和利用,加之人员创新意识差,管理模式比较粗放,因此整体配网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满足现阶段的配网运维管理要求,被动抢修现象依然存在。同时,配网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基础相对较差,而且存在着图纸以及资料不清楚等现象,整体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增强其切实可行性,比如物资存储不到位,物资出入库缺乏手续;施工现场没有书面方案,具体安排靠回忆等等。同时,对于电力配网技改以及大修和相关新建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把关不严格,以致于很多电力配网项目存在着“带病”入网的现象。运。此外,对配网线路以及设备评估分析时,未能形成常态机制,其内容不细致、不具体,难以有效掌握配网设备运行状况,以致于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检修方案;班组分工不细致、不清晰,班组间相互推诿扯皮。
三、加强配网运维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目前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配网运行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配网系统建设
在创新和改进配网系统运维管理模式过程中,首先应当强化10kV配网系统建设,而且应当充分体现在线路以及网络架构建设上。第一,配电线路。对于10kV配网系统而言,其主要是由电缆、架空线路构成,在构建10kV配网时设计人员应当密切联系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线路选用,尽可能避免架空裸线的使用。需强调的是,在10kV配网线路建设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合理选用开关设备以及配电变压器等,积极引入各种新型的开关设备和故障诊断方法,以此来促进配网运维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网架结构。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网架结构,能够积极应对和解决架构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过程中,需立足实际,灵活应用环网以及双回和多分段连接模式的网架结构,严格按照“N-1”的基本准则。基于个人实践,在优化配网网架结构时,可采利用手拉手线路形式,在10kV线路上布置环网开关柜、环网与分段开关,严格按照集中形式进行均分,比如5至6户/段或者1.2至1.8km/段等;实践中需对各条平均长度进行优化管控,其长度以3.6km为宜。此外,还应当密切结合区域范围内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用电量而言,科学规划供电形式及其半径,以此来整体升级10KV配网结构。
2、配网运维管理工作基础应当夯实,采用差异化管理方法
实践中应当不断完善考勤以及抢修各类物资管理工作,加强车辆管理以及出入库各项手续管控,明确班组分工职责。同时,还应当不断健全和完善图纸管理以及存档制度,对抢修物资加强仓储管理;对施工现场管理方案进行超前规划,对危险点进行准确定位。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健全和完善巡视记录与管理机制,对设备加强巡视管控;对电力配网加强技改以及大修,并且对新建工程项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变压器、电缆以及开关和避雷器等电力设备交接试验,对设备入网进行严格把关。在配网运行以及维护管理工作中,还可以采用差异化管理模式,利用决策树算法对线路进行运维管理。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判定规则,对超过一定分数的配网进行重要性判定,并且深入分析配网异常以及个性化等级,然后针对性采取科学高效的运维管理措施予以处理;同时,异常等级还可以结合配网运行不正常的方式以及特殊事件,对用户保电需求等情况进行确定。在确定个性化等级时,应当将配网进行合理划分,比如多雷段、鸟害多发段以及其他外力影响较大段和自然灾害隐患较大段等,并据此进行日常巡视以及特殊地段的强化巡视等,从而建立基本的运维管理架构,有利于提高10kV 配网系统运维和管理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10kV配网系统建设及其运维管理情况,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性,实践中应当加强重视,密切结合配网运营情况来有效分析电路故障问题,并且优化运行管理模式,以此来有效提高配网安全运行管理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景梅.10kV配网线路常见的施工故障及运维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10).
[2]张海堤.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维检修过程中的危险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0)
(作者单位:曲靖麒麟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