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走出治校新路

2019-09-10 07:22姜乃强
教育家 2019年38期
关键词:夹缝南昌市教学法

姜乃强

陈卫良

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江西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西省督学,江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教育部第八期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员,江西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南昌市优秀校长,南昌市优秀党员,南昌市名师,南昌市学科带头人,南昌市终身教育优秀教师,南昌市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组成员;江西省高考阅卷试评专家组成员。

离开南昌市重点高中来到南昌十六中,陈卫良带领教职员工改变了薄弱校的面貌;走出南昌十六中来到铁一中,陈卫良又令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风生水起。曾经,作为南昌市首批八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离开铁路系统后,生存在其他重点中学和新兴私立学校的“夹缝”中,教师有着诸多疑虑困惑,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校区亟待改建扩建,发展面临重重困境……对此,陈卫良如何变革创新,在“夹缝”中走出治校新路?记者近日走近陈校长,聆听了他的“治校之道”。

学校管理要有“五种思维”

记者:陈校长您好!您担任校长多年,被誉为“学者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业内公认您对薄弱校的管理有着特别的智慧和方法,而对于南昌铁一中这样的成熟型学校,您又是如何管理使之快速提升的?

陈卫良: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环,承载着众多学生家庭的期待。作为一所中学的校长,承载着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在属于基础教育,但不属于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面对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如何协调好各方各面的关系和利益,让学校整体稳步前进,显得尤为重要。我将自己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为“五种思维”。

一是双向思维。校长要善于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校长,应该学会倾听,倾听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再结合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予以解决和安排。这样既可避免激化矛盾,又能妥善地解决问题。

二是因果思维。遇事不可随意抱怨指责,而应先找原因。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因果,遇事要先反思,有事找原因,不在已经形成的结果上纠结,而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是承接思维。遇事不要急着否定和拒绝,不要拒绝别人的意见。《战国策》里讲过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的故事,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这对每一个教育参与者都是好事、幸事。

四是利他思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此。就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教师也应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积极帮助后进,让教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如果让教师有了获得感和成就感,就不愁他们没有工作动力。

五是创新思维。历史沉淀越悠久,越容易形成一些沉疴,惯性思维很是可怕。要带领大家跳出工作舒适区,以极强的执行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树立“马上办、立即办、现在办”的变革意识,通过破旧立新带来工作面貌的蒸蒸日上。

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记者: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您是通过倡导怎样的教育方法与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

陈卫良: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学生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致力于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核心素养。

以高一年级为例,从开学前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学生们离开父母参与集体生活。在专业的实践教育基地,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磨炼意志、强健体魄、感受军旅的风采。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上进,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除陋习,树新风,提高了综合素质,充分展示了铁一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以學生为主体,学校组建“紧密合作型四人学习小组”,开展多维度的问卷调查,并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学生自评”。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拍摄“新学期打算”的自述视频,开展“我行我秀”才艺展示活动……所有这些活动为初一、高一新生在新学期的自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各班学生分别提出自己对“班级公约”的10条意见,经过班主任老师的汇总和筛选,形成“班级工作和学习管理奖惩条例”,并由全班同学签名确认。班主任监督,班干部执行,大家共同遵守,“条例”既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遵守规则、遵守契约的自律精神。

全校各年级各班分别选出秩序、卫生和电管专职学生干部以及检查干部,按照《自主管理检查项目和要求》《自主管理检查时间量表》对各班的室内外卫生、资源管理、活动纪律等进行检查,对有问题的班级开出整改通知单,并在晨会广播和学校工作群中通报检查情况。学生们在劳动中增长智慧,自主管理、自我发展。

创新发展要不断突破“瓶颈”

记者:作为一所老牌重点中学,铁一中在教学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上层楼”,是学校师生的共同愿望。担任铁一中校长后,您在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新举措?

陈卫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存在哪些痼疾?“新的更高的要求”又具体体现在何处?我认为,在当前的教育评价指挥棒下,学校的教育内容存在重复,教师的工作也有重复。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势必沉淀下很多思维定式,想要适应新时代“新的更高的要求”,突破教育瓶颈,推行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对此,我校专门聘请了江西师范大学严涛教授等教育专家,为中层干部、青年教师及全校教师多次举行教学改革的相关培训和讲座,有针对性地推广“阅读式问题教学法”。通过与各年级各学科教师不断深入研讨,我们的教学改革目标逐渐清晰。去年底,我校举办了首届“阅读式问题教学法”教学大赛,广大教师踊跃参加,成果颇丰。今年初,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班子牵头、学科骨干教师参与的“南铁一中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学校领导小组经过思考论证,推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文件,包括由课程改革方案、课程评价方案等组成的基础性文件,由各学科骨干教师制定的本学科问题教学法学科实施程序规范等程序性文件,由竞赛获奖的优秀教案、优秀课例等成果汇编成的支撑性文件等,推动了“阅读式问题教学法”在全校的推广和实施。

适应时代要求教学改革当先行

记者:为了适应新时代“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将“阅读式问题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出,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什么是“阅读式问题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又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的?

陈卫良:我校“阅读式问题教学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问题分解任务、问题启动思维、问题落实素养三大方面的内容。

一是问题分解任务。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问题导向”,这一点实际上是對传统教学中“任务导向”思维的一种更深入的解答。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要老师一个人讲授课程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授人以渔”,则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老师和学生不在一个层面上,没有互动交流的基础;学生和学生之间,面对不了解的新知,同样也无话可说。如果只是机械地按照“问题导向”安排预习,对课业负担本就沉重的高中生来说,会产生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而设计和应用都比较简便的“阅读式问题教学法”,不仅涵盖了“授人以鱼”的优点,而且汲取了“授人以渔”的精髓,其核心理念是师生合作。因此,在教学思想上,“阅读式问题教学法”是核心素养的体现。

二是问题启动思维。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阅读式问题教学法”的改变不是很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对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越明确,学习效果越好。上课时,老师在引入新课后,根据内容的多少、难易,让学生看书6-10分钟,尝试解决5-7个问题,然后再讲课。“阅读式问题教学法”简单的改变,带来了整个教学生态的大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阅读、有思考、有听讲、有交流,改变了以往一天听课七八个小时的状况,学习能力快速提高。从老师的角度看,工作强度减轻了,平均每节课可减少至少8分钟的讲解。上课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增多了,课程的趣味性增强了,教学效率更高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阅读式问题教学法”是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三是问题落实素养。在应对高考题中的材料题、信息处理题时,老师总是感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解题能力欠缺。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而“阅读式问题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要素。可以比较一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区别:解决问题的能力代表的思维更加广泛、全面、深入,体现的是人的综合思维;解题能力因为题目本身的局限,思维的指向性很强,所以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简单。围绕某个问题,可以编制出多个题型不同、难易不同的题目。所以,解决问题对解题而言,有举一反三的功效。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对教育“新的更高的要求”,突破教育瓶颈,推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仅仅依靠校长一人或学校领导班子之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教师都是专业、敬业、乐业的好教师,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我们的教学改革一定会有更加丰硕的成果,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一定会蒸蒸日上。

猜你喜欢
夹缝南昌市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在时间的夹缝里开花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落后”就要挨打
请到康都来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碾转
葛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