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东
一个鸡蛋,常之又常之。
“你是拿鸡蛋去碰石头!”这句话极言鸡蛋之弱小。弄碎它,不费吹灰之力。敲、打、拍、扔、摔、压即碎。
“鸡蛋可以‘握’破吗?”问题来了,随之兴趣盎然,进入“握”蛋比赛环节。师生互动,观察得之:
生1:我发现,他们都非常用力,一开始就脸红了,过了一会,青筋都爆出来了。
生2:是啊,谢太勇连吃奶的劲都使出来啦!
生3:还有冯必胜,他睁大眼、咬着牙,手都直发抖,足足坚持了好几分钟,鸡蛋还是没有破!
……
师:鸡蛋为什么‘握’不破呢?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生4:我觉得,应该跟鸡蛋的外壳有关,因为它是拱形的,拱形可以分散力。
生5:我认为也跟鸡蛋的内部结构有关,它里面是液体。就像我们看到木头能漂浮在水面上,那是浮力的作用。在这里,鸡蛋液应该可以分散一部分的握力。
……
师:说得好!孩子们,你们都喜欢手机,可以通过互联网把这个原理弄清楚吗?
学生查找网络得知:
1.当你握的时候,通过鸡蛋里的液体把力传递给了鸡蛋的其他地方。而雞蛋壳是由碳酸钙构成的,有一定的坚固性,其实石头就是主要由碳酸钙构成。因为鸡蛋是圆的而且是放在掌心,手指所做的力会传到掌心而抵消掉。当然如果握不好,用力一压就裂了。就像在锅边磕碰一下鸡蛋就会碎一样,那是因为它受力不均匀。还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当我们把鸡蛋握在手心时,它表面所受的压力都是相等的。这个压力不够使蛋壳破裂,所以蛋壳不破。
2.因为拱形是最稳定的形状,我们在握一个鸡蛋的时候,手的杠杆力平均分散到了鸡蛋的各个地方,所以无法把它握碎。人们利用这一原理造出了拱桥,尽管它看起来比较单薄,但是车水马龙从它身上辗过,它巍然不动。例如赵州桥,它在那里站了几千年,将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俯身凝望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人们还利用这一原理建造了拱门,设计了汽车、飞机和安全帽盔等。
3.鸡蛋是握不碎的?但你试过一手握二个鸡蛋吗?不费多大的劲就能将他们握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当我们一手握两个鸡蛋时,手的扛杆力集中到了两个鸡蛋的接触点,因为接触点作为受力点,面积很小,所以鸡蛋一下子就碎了。别说是两个鸡蛋,就是一手握两个核桃,也能将它们握碎,这是同样的原理。
今年暑假,我有幸认识了北京《当代家庭教育报》的支编辑,好跟生人打交道的我谈及过自己上的一堂国学作文课——一个鸡蛋的启示。支编辑希望我写成笔录试试,如今斗胆提笔,一了好人之意。
鉴于本人水平,我不敢妄语当今“语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但我依然想表述一下我个人对作文教学的一点浅薄之见——作文教学的真实回归。
首先,是源于学生作文的“需要”。
大而言之,这“需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他们的应考能力,历炼他们的生活能力和以后的工作能力。小而言之,是当下有“东西”可写,而不仅仅局限于写作形式(技巧),更应关注学生现实观察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锤炼以及学生情感和思想的引导与提升。
其次,是源于人之本真的“传承”。
教学大纲中提出,作文贵在“真情实感”。
经过“握”鸡蛋的比赛,内容“实感”有了,自然“真情”流出。
孩子们一比“握”鸡蛋,形式丰富了,注意力集中了,观察细致了——脸部表情、眼神动作、内心涌动等,都能逼真、形象地表露于文字间。我想,这可以应了于漪老师所说:“语文就是语文。”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根”,是我们天天倚重的“核文化”,她实实在在“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因而,作文本不应该流于“虚”,流于形式,流于套路,甚至沦落为“变态”行为(特级教师黄荣华语)。把生活中有“骨感”的东西带到课堂中,带到作文中来,作文的结构、内容、章法就紧凑、丰满、自然了,作文的内涵自会透出眼光、境界和思维品质,那“灵气”就活现了。
再次,功夫在课外。
叶老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书的最高境界。
我们常人不要说达到这境界,就是有所领会,恐怕都难。若用于漪先生的话来概述教学的魅力,“教在课内,学在课外”,可以为大多数老师所学习。在教师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话可以印证:“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其实指的是学生在课外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很强,老师只是个点拨者。
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是输入(吸收),写作是输出(倾吐)。
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左右逢源,下笔有神。
我读过一篇文章,文章这样阐述:“师者,古语道:传道授业解惑也;今语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作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妙也!简略点说,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再简单点说,要学生成为读书人,自己首先要是一个读书人。
学好语文没有捷径,需要学生平时的大量阅读,思考,练笔。老师教好书也没有捷径,亦要靠长期的读书,积累,反省,修炼。如此教学相长,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