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教育模式下高校数学教学模式探讨

2019-09-10 21:02陈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7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学数学

摘  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单纯的知识学习和获取已经不是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让学生感知知识的社会属性、了解知识的社会意义变得更加重要,培养学生优秀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已经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探讨了在STS教育模式下,高等院校如何开展数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STS教育高等教育数学

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强调科学技术与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

一、对STS教育概念的理论构建

STS教育本身并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概念模式,没有清晰规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理念。本文就STS教育提出一些初步的观点。

(一)STS教育强调融入社会生态圈

STS教育理念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让教育机构能够从整个社会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能够从全新的视角更加准确的为科学教育进行定位。它使得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人文、历史科学紧密结合,使得科学教育更具系统性、全面性和现实性,使教育、科技与社会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二)STS教育强调教育的综合化

STS教育理念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现实社会的许多问题是复杂的,试图用单一的理论或技术去解释和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学科的交叉融合、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STS教育发展内在动力。

(三)STS教育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STS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专业分割以及理论至上的观念,倡导教育的多元化,允许学生根据其价值观、文化背景对科学技术价值和内涵进行综合理解,在尊重文化多元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批判、主动的学习,鼓励对所学理论和知识的合理质疑,使校园教育更具包容性。

二、STS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面对知识获取便捷、信息量巨大而杂乱的大数据时代,知识的社会属性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伦理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偏重于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同时课程体系设置中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偏少;综合性跨专业学科偏少;科技发展史内容偏少,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其科学观、社会观,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不强。

STS教育本质就是没有“围墙”的教育,通过融入更多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史、人文元素,使教育更具有社会属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突出教育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高校数学教育中STS模式探索

(一)优化教师资源,组建STS教师团队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运用STS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很好的科学理论素养以及人文社会知识背景,并能够领悟STS教育的真正内涵。因此首先要培养组建STS教师团队,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尤其要专门开设STS教育相关的课程,比如: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社会学,人类社会发展史等,提升教师科学素养水平,使其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人文科学、科学史、社会科学更好地融合,其次要定期组织STS教学研究交流活动,使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得STS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得到改进。同时要鼓励教师加强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拓展视野,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科学史、理论背景、社会价值等方面的阐述和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数学知识的意义以及发展脉络。

(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打造适合的STS课程体系

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高校教学中一直以来都片面强调定义概念记忆、公式运算推导等,教学内容普遍呈现出内容枯燥、计算复杂、理解抽象等特点,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但同时,数学又是学习和理解其他理工科课程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学习效果,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数学课程设置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将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进行细化、简单化和应用化方面的编排,突出数学手段的运用方法和背景,淡化定义公式的推导和演算,要注重讲数学发展史以及数学理论的发展如何推动相关专业演变发展的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站在当时社会发展背景下去理解和领悟所学知识,感知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扩展社会视野,明确学习目的。

(三)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仍然是目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何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应用的普及,MOOC、微格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出现,这也为发展STS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挖掘STS教育的优势,同时,教师主要工作也由讲授转变为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发展过程,激发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化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和表述不易说清楚的数学定理,利用慢镜头动画演示稍纵即逝的数学现象,对大量的数学概念以及素材进行整合归纳,帮助学生将概念串联记忆等;利用数学CAI课件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精心收集资料制作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展示,使学生有强烈的带入感,充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STS教育模式将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虽然目前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但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在进行探索,这需要高校教师全身心投入、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叶继红.高校STS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楚曉媛,仉帆.基于STS教育视域探讨高校数学教育改革[J],高教探索,2017增刊.

[3]朱文成,周振海,王立.结合STS教育谈价值理性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J],高教探索,2013(1).

作者简介:

陈苗(1981.8-),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淮南师范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学数学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科学拔牙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