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芳
摘 要:现如今的教学理念体现的是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中讲课,班级中的学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注意力完全不在课堂中,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尤为普遍。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中不考虑学生的想法,也就是不管学生接受或者是不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只管授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学生的课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会非常差。由此可以看出,教学方法对学生接受课堂知识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了因材施教在现如今的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语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个人特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学习习惯或者是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完全不同的,而如果对学生进行有差别的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能获得学习中的最佳角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有快有慢,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掌握教学重点,凸显出学生的个人优势所在,从而提升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发展。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授前就应该让学生把即将教授的新课内容预习一次,并让学生留意理解不了的部份。教师讲到学生在预习时不了解的那部份,学生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特别注意听讲。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中自学能力,另一方面来说也提高了课堂中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说是减轻了教师的一部分来自于课堂中教学的压力。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学习一些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得知自己学习中的一些薄弱点,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得到的薄弱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可以这样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什么特别厉害的作品呢?这时,学生的思绪会一下子被拉回到小时候,积极性也会被很快提高。教师可以挑选一下想要回答问题积极举手的学生,这时班级的课堂氛围也会非常活跃。说完之后,教师可以说:好啦,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学生就会立刻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就做到了在课堂中主动引导学生学习。
二、发挥学生个人特长
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学习成绩也不同。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以及一些在学科测评中的成绩进行分析,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考量,并根据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一些个人的表现,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表现和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学生的在教师的意识中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断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生自身所在层次。无论学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其本身的优势还是能够发挥出来的,当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弥补学生自身的薄弱点,发挥了长处也弥补了短处。
例如,在教授《守株待兔》这一课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将课本内容呈现出来,具体什么角色可以小组成员自己讨论,以课本内容为剧本,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学生演练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学生在分角色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所擅长的地方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当然在学生进行将课本内容重现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会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深刻的印象,理解的也将进一步更透彻。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语文因材施教教学中,可以使得学生都能快速理解教学知识。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教学的方式也不同,这样使得教学时间大大节省。如果还是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同时听课,学习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理解起来也快,但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难以准确理解,教师还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再次授课,这样一来,时间也浪费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因材施教教学的优势也就体现在这里,使得教学时间节省下来,学生还能够在相同的时间里接受一样的知识,使得时间得到了高效利用。
例如,在教授《纸的发明》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大多都对多媒体教学很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在网上搜集查找一些关于纸的发明这样一个过程在课件中呈现出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边讲课本边让学生看多媒体,这样在教授过程中能够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这样可以很好地节省很多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教师也不必过多组织课堂纪律,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课。
总而言之,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应遵循动态性原则,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法,最大限度地去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人内在潜能的这样一个基础下最大程度地促进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的个人进步和发展,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郁玉成.浅议小学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运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4)
[2] 王小林.因材施教理念下的語文课堂改革实践[J].新丝路(下旬),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