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型全地下变电站样板工程

2019-09-10 19:24马莹
项目管理评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工程施工

马莹

时间的指针拨回2014年5月,在上海市召开的重大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虹杨500kV输变电工程荣获该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文明示范工程”和“上海市重大工程文明示范工地”称号,且均列榜首。上海市有关领导指示:要以虹杨500kV输变电工程为样板,推动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虹杨500kV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虹杨站工程”)位于上海市区东北部,地处上海市杨浦、虹口、宝山三区交界地带。虹杨站工程于2013年5月28日破土动工,秉承节约、环保、创新的建设理念,大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打造了一个个工程项目管理亮点。

数字化贯通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高度重视虹杨站工程的建设,建立了由公司建设部、业主项目部、属地化工作小组及各参建单位组成的指挥统一、分工明确、协作有力、运作高效的建设管理三级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公司系统各单位、工程参建单位的积极性,集合各方资源,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障,由建设部主任牵头,成立了工程创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作为全国首座智能型500kV全地下变电站,虹杨站工程通过全过程数字化,基于一个“数字化工程管控平台”、一个“数字化信息模型”和一个“工程数据中心”,实现该工程从规划设计到运维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贯通和协同。

在设计阶段,虹杨站工程采取全站三维设计模式,协同设计、专业消缺同步进行,确保施工图零碰撞零修改,做到提效率增质量;在施工阶段,通过利用软件对现有数字化模型进行施工预演,演算施工方案选出最优方案,执行施工安全操作面检测,做到零返工保安全;在运维阶段,通过数字化全景平台实现模型与数据匹配由一个显示器即可了解全站全设备的监控数据,做到数据更新及时化、设备分类系统化、设备查询可视化。

可以说,贯通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的数字化管理,对于降低工程总造价、提高设计效率与质量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基于数字化信息理念的全息模型,对于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意义非凡。

相关方管理化解“邻避效应”

所谓“邻避”,一般是指公众虽然认同邻避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排斥其设置在其家附近的行为。处理“邻避效应”(Not In My Back Yard),涉及相关方的经济利益、政府与企业对于群众诉求的处理等诸多要素。

虹杨站工程是上海市区域电网的枢纽。但是,由于周边小区居民的反对,这座地位重要的变电站此前迟迟无法开工建设。在“邻避效应”的形成与解决的过程中,虹杨站工程对政府、媒体、居民等相关方的管理可圈可点。

(1)形成联动、协同的工作组机制。虹杨站工程打破机构、部门之间的隔阂,建立了各相关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形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就重要事项或关键问题,及时协商解决。一方面,工作组将信息、力量、资源高度融合,并由所在单位作为坚强支撑后盾,运转高效,协调有力;另一方面,工作组零距离面对群众、直面复杂问题,适时根据实情研究对策,做到深思考、勤研究、出良策,每项工作都直接接受群众检验,提升居民对工程建设的认同感,从而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2)加强与政府、媒体的沟通合作。虹杨站工程的建设单位主动向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汇报,争取理解和共识,建立互信、合作的工作关系,特别是与环保主管部门建立输变电环保纠纷处理协调联动机制,及时交流信息,共同研究分析,妥善处理纠纷。

(3)提高环保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联合工作组梳理了反映群众诉求的5大类20个集中问题,明确权威的解答口径,向公众发布正面、客观的信息。例如,在挑选电力组专家团队和现场咨询人员过程中,先开展培训和演练,就居民关注的规划选址、环保等问题,以及反映的房产“贬值”等诉求,着重予以分析、研究,使现场解答既科学严谨,又入情入理。

(4)加强网络舆论的跟踪,扭转负面信息的传播。建立了负面新闻、突发事件应对机制,针对输变电环保方面的负面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正面回应网民提出的问题,努力消除对电网建设的不利影响。

安全风险“可控、在控、能控”

虹杨站工程是第一座与非居结合的500kV地下变电站,建筑结构复杂、建筑形式多样,且目前无规范可循。该工程成立了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安全第一责任者参加的工程建设安全委员会,自始至终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抓基础、抓基本功,建立可控、在控、能控安全常态机制。

以消防系统的设计为例,虹杨站工程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为上海地区变电站消防设计之最。经过方案评审,建立了多重安全保险:站内设有五套消防灭火系统,其中三套为自动灭火系统;站内全保护系统采用预作用双连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达到杜绝水灭火系统误喷对电气设备影响;优化油浸设备水喷雾系统设计,大幅降低泵组最高用水量和电气功率,以节水节能……消防系统的设计加了N道安全锁。

此外,虹杨站工程创新引入“全球眼24小时动态监控系统”,以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虹杨站工程周围环境及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每个工作井现场设置“全球眼”定点监控系统,便于项目部成员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工地现场的质量安全受控状态。结合现场实时旁站、远程监控,双管齐下,为工程质量安全受控打下双保险。部分监测点的埋设深度达到地下60m。

组织过程资产不缺位

组织过程资产的累积程度是衡量一个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也可以说,组织过程资产构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虹杨站工程将组织过程资产工作与项目建设进程同步,贯穿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从项目立项、审批、勘测设计、施工,到安装调试、生产准备及竣工投产全过程,从文字资料、图纸、图表,到电子文件、声像材料的保存和归档,虹杨站工程将组织过程资产的积累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虹杨站工程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建立了规范的档案资料管理办法、竣工档案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的高效、快速,并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满足各参建单位之间信息共享及协同工作的需要。

例如,对于施工图纸,建立工程图纸电子档案保存、管理系统,便于及时调阅图纸,更高效地管理工程;对于信息的儲存和传递,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对各种资料按不同的类别进行详细地登录存放,对各种文件按规定建立收、发、传阅制度;对于工程影像资料,重点对工程形象进度、工程重要活动、工程质量管控等进行拍摄记录,设专门登记本说明,并对照片进行分类编排、文字说明,专门存档,底片妥善保存。

结语

走进虹杨500kV地下变电站,清洁整齐的围墙内外布设五颜六色的风景画,居民小区旁栽植错落有致的绿化树木……在这看似休闲广场的地面下方,是虹杨站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严格控制声、光、尘影响,努力打造上海文明施工标杆工程。

可以说,虹杨站工程在上海电网的版图上不只是输送电力能源的枢纽,更是上海电网体系建设成效的一个有力注脚,是其重大项目管理能力的淋漓展现。

猜你喜欢
数字化工程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