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得强
1.题目: 让我更出彩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试题和往年一样,采用的是二选一的作文形式。这种命题形式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选择。命题、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任选其一成为河南省近几年命题的主流。无论哪一种命题形式,都注重对学生生活感悟和品格内涵的培养。今年的两个作文题,半命题作文“ 让我更出彩”要写出自我成长的过程,材料作文可以提炼出“坚持自己、突显自身价值”的观点。
半命题作文要围绕已给题目进行选材和补题。补题前要准确审题,这里的“出彩”要理解为精彩。这种“出彩”一定是积极向上的,选材时要通过充满正能量的事来写出自己的成长。题目中的“更”字,是审题理解的关键之处。“更”做了限制,说明“出彩”是基础,如何做到更进一步出彩才是写作的关键。突出“出彩”与“更出彩”的对比,这样作文才不会离题。
材料作文,最明显的含义是,要像指南针一样,认准一个方向,不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中迷失自我。审题时,我们可以多角度思考,提炼出以下观点:其一,不应以自己的长处去否定别人的长处;其二,在明明知道“南方”在哪里的时候,要敢于像指南针那样“固执”地坚持;其三,指南针和时钟其实各有各的用处,都需要保持自我,坚守自我,应互相欣赏,而不是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好的、有用的。有了以上立意,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感悟,考生就可以写出富有个性的考场作文。
他,让我更出彩
◎一考生
我是一块孔雀石,通身碧绿,如包裹着明亮的绸子一般……我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岩洞中,四万年的岁月不疾不徐,缓缓淌过,伴随我的只有长久的黑暗与寂寥。我渴望有一天,能像画布上的山水一样尽情展示我的风采。这个梦想一直埋在我内心深处,好久好久,久到我差点忘记。直到那一天,那个人的出现。是他,让我更出彩……
那天,一个模糊的身影摸摸索索向我走来。他打开了手灯,“多美的孔雀石啊!”他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我,如三月的春风,温暖而轻柔。“我带你离开,你一定会成为最美的颜料,相信我。”
“颜料,颜料吗?”那有力的话语如同炽热的火把,点亮了我心中尘封已久的梦想。于是,怀揣着满心的希望,我们一起上路了。他背着我,我靠着他,我们一起穿过布满苔藓的石滩,越过高耸入云的山峰,来到了一间小屋,一间充满希望的小屋。
屋子不大,可以说是简陋了,唯一一件像样的物什儿便是一件木质的机器。“唉!你可别嫌弃,我的家当都用来买这玩意了。”他一边说一边用那磨满水泡的手,轻轻地将我放进石臼中,一点一点地捣碎。暴风般的酸痛,席卷了全身,支撑我的仅剩心中的梦想。突然,刺骨的冰水冲垮了我,我终究抵挡不住,陷入了昏迷。这个过程被他们称为沉淀。在沉淀中,我表面的浮青与我分隔开来。这是颜料能否艳丽的关键,我强忍着骨肉分离的痛苦,渡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我脱胎换骨成为了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颜料——石青。
这一天我完成了人生的转变,而他,似乎也苍老了许多。滚烫的泪珠从他那刻满沧桑的脸上滚落,我看着他,他看着我,他的双眸中透出了一种奇怪的情感,那是一种完成使命后复杂的情感,是不舍还是欣慰?
我是一块孔雀石。不,我是凝聚了一位伟大匠人汗水的石青。虽然他很普通,只是那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的光影,但他却以绵薄之力、匠人之心,让我在国画的舞台上演绎出生命的精彩。
我曾听过一个叫刘禹锡的诗人说“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是啊,因为有他,希望的光辉得以普照;因为有他,梦想的钟声缓缓敲响;因为有他,生命的精彩更加灿烂!
点评
1.童话体裁,新颖巧妙
在众多考生写真实生活中的“我”时,这篇作文却另辟蹊径,以一块孔雀石的视角写出了石青颜料的生产过程,写出了工匠们的辛苦不易。
2.以小见大,中心突出
一件很小的事,小作者却写出了宏大的主题,那就是任何行业都需要默默无闻的工匠精神。文中的匠人生活贫穷,手艺精湛,他很渺小,但又是最伟大的。作文赞颂的正是这一点。
3.语言生动,富有韵味
小作者多用比喻,写孔雀石像明亮的绸子,写老工匠的话语,如三月的春风,给人无限遐想;结尾运用排比句式,有力地赞美了精彩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些人。
尊重不同
◎一考生
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一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德利一家因不喜外出和沉默少言,受到镇上人的非议,年轻的阿瑟·拉德利也未能幸免,甚至被贴上“阴郁残暴的怪人”这样的标签。但事实上,他在树洞中给冒犯过他的孩子留下小礼物,在火场外送去一条温暖的毛毯,甚至从不怀好意的尾随者手中拯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每个人都该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尊重不同,少一些对他人的评头论足,不要把自己的尺子伸得太长,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心意。
孩子本都是天真无邪的,也许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拉德利家与其他人有所不同,但为何会认为这种不同是危险而邪恶的?是因为大人们的态度,镇上大人们矫情做作的流言蜚语,才使孩子们将拉德利家当做禁忌之地。直到后来的种种才让孩子们明白,拉德利家的“怪人”其实是心怀正义的朋友。然而若没有这些巧合,阿瑟·拉德利是否会永远成为别人口中的可怕怪人,没有被了解和关爱的机会?“怪人”的阴影是否会永远笼罩在孩子们的心头?
由此可见,尊重是多么重要。若我们总对他人的不同耿耿于怀,不仅会伤害了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和猜疑。
有这样一段故事,时针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指南针微笑着回答说:“如果我像你一样,总是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当作垃圾扔了。”的确,指南针需要指向固定的方向,否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方向一成不变的时针同样毫无用处。时针没有权利要求指南针总是指向不同方向。
是呀,若我们总对他人的不同评头论足,不仅会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也会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尊重他人,接受不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理应享有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学会尊重不同,是一个人最深层次的修养。面对不同,我们可以不赞成,但没有权力去否定。
点评
1.读后感悟,文体新颖
小作者由一本小说谈起,采用读后感的方式引入自己的观点,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自然地联系了材料内容,使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前面简单概括小说情节,中间结合所提炼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符合读后感的文體特征。
2.材料提炼,另辟蹊径
在众多考生围绕“指南针”提炼出“坚持”“走自己的路”等观点时,这篇作文却从材料中看到了“要学会尊重不同”这个不为人所察的观点,显示了小作者眼光的犀利和看问题的深度。
3.反复叩问,鞭辟入里
小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没有列举太多的事例来证明观点,而是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让读者去叩问自己。这样我们既理解了小作者要传达的观点,又有了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