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善
摘 要:我校是一所地道的农村完全小学,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不断的增多,随之出现了多起体育课和体育比赛伤害事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一定伤害,同时也给学校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及一些不良影响,伤害事故的处理给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正确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使运动意外伤害事故隐患降到最低点,是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題。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 加强安全意识
一、加强学习、宣传,提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重视思想教育。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统一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学校可通过安全知识、法制课堂、广播、黑板报、主题班队会、晨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责任,使伤害事故发生时大家都有一个正确的看法。也可将有关学校体育安全方面知识进行考试,加深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明白学校是通过校规校纪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无需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亲自直接管理和保护学生。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教师责任心,做好安全教育。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做到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不断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还要加强对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对于在教学中常见的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的应急处理,理应熟练掌握,这样在遇到事故发生时,就可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或治疗,从而减少因运动伤害事故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认真、细心,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伤害事故有所预见,及时预防。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尽量避免出现伤害事故。一个教师防范安全事故是有限的,一堂课教师只有一人,学生有40—50人,体育教学又多在宽阔的场地进行,整个活动都是处在动态中,只要有一个学生安全意识不强,教师所有的努力都会落空。如跳箱练习,学生在助跑过程中,其它同学开玩笑,做鬼脸,甚至做假动作伸腿阻碍练习者,这些都极易使练习同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再一方面,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抵抗挫折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体育课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如身体失去平衡应立即向前或向后或向左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要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对控制能力差、身体素质弱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加强安全教育,要做到安全教育入耳入脑,不仅要在理论课中讲解教育,而且在技能课中也要抓住时机进行安全教育,使每位同学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改善场地器材条件,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因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占总体的29.1%,是造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它主要包括体育器材存在质量问题,年久失修又没有及时更换,安装不牢固,放置不合理,场地不平整等。如体操垫太薄,跨栏架破旧等,均是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潜在因素。改善场地器材条件,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也是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减少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应不断完善对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对陈旧的体育器材进行更新。课前准备充分 。体育教师课前应对场地、器材进行细致检查,排除安全事故的隐患。同时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检查力度,定期进行维修,保证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正常使用,避免因场地设施等原因而造成伤害事故。
四、加强课堂常规及组织纪律性教育。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第一的概念。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和这阶段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差,往往表现好奇好胜好强好表现不考虑后果等心理现象,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从而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差。在体育课或是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伤害事故是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缺乏对危险的预计造成的。如在单杠的上摆得过高过猛,跳高凭一时的心血来潮胡乱去跳,扔沙包或垒球、投实心球练习时这边有人还没有做完,就有人跑去捡球;在篮球赛中,为了阻止对方的上篮而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在足球比赛中,对方铲球时不及时跳起。再次,个别学生道德素质差,法制观念淡薄。在举行的一些比赛中,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惜使用带有危险性的或是野蛮的动作,造成自己或是对方的伤害。或是因对方技术不规范而造成小伤害,后对对方进行恶意的报服。所以上课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常规的教育,而且把基本医学知识和急救措施纳入课堂常规教学中,课的练习中始终让学生处于教师的视野监控范围内。
五、抓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
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小的运动量就易造成拉伤等伤害。所以准备活动要做到充分合理,要根据所教的内容突出重点。如快速跑教学就要加大踝关节、膝关节、腰部的活动;进行垫上教学要加大颈部、肩关节、腰部、手腕关节的活动。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人在相对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如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运动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而且更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使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
六、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科学组织教学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有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地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体育运动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恐惧。如跳箱、双杠、单杠等器械学生看到就怕。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缺乏锻炼的积极性或急于求成、胆怯忧郁等,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做好宣传工作,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同时,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 。一年四季气候不断的变化,夏天气温高,易引起疲劳与中暑;冬天气温低,易导致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所以安排运动量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气候因素,以免受伤。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遵循规律办事就能取得好的结果。体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就能做到防范或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教材安排要由易到难,教学内容过浅引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过难,学生完不成动作,会产生心理障碍,还会挫伤自信心,练习起来就容易发生事故。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就会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练习时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依次有序地组织学生练习,安全隐患就有可能排除;放松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学生就有可能在乱中发生意外。因此,体育教学要遵循规律办事:教学内容安排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课堂组织练习方法要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实际能力。遵循规律开展教学就可以预防或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陈明晓. 体育教学中预防损伤之我见[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4(7):153-153.
周海亚. 如何预防和减少体育课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J]. 科技信息, 2011(30):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