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燕
【摘要】学前发展迟缓儿童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大小、声音等来认识世界的,即感知觉认识活动是这一年龄阶段最主要的认知活动方式。因此,研究促进学前发展迟缓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前发展迟缓儿童;感知觉能力;教学方法
1问题的提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0-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1.1学前发展迟缓儿童
所谓发展迟缓儿童是指在器官功能、感官知觉、动作平衡、语言沟通、认知学习、社会心理、情绪等发展项目上有一种或数种或全面的发展速度或品质上的成熟速度缓慢、落后超过其生理年龄10—20%或1-2个标准差以上。本文所指的学前发展迟缓儿童主要是3-7岁的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唐氏综合症和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
1.2感知觉能力
感知觉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第一步。幼儿的记忆紧紧依靠感知的材料,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幼儿的直接感知而变化。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的意义。
1.3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的设定、促进他们需要的感知觉能力发展、吸
引他们积极探索活动的感觉统合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游戏疗法等,是新的教育理念在学前特殊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推广。
1.4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1)在特殊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加强融合。专业的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深层次的融合,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效果。(2)学前发展迟缓儿童在感知觉能力方面需要加强提高。主要受身体疾病或残疾,以及生活环境影响,造成儿童感知觉能力不足,参与主题活动时主动性、探索能力差,注意力很难集中,进而影响到教学相长。
2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结论
2.1创设区角,开展项目活动,促进感知觉与相关能力的发展。
结合残疾类型、运动能力的程度对接受学前发展迟缓儿童进行分层分类,基本分为无行走能力的脑瘫儿童,基本有行走能力的混合残疾类型儿童,有运动能力的唐氏综合症儿童。然后,结合不同班级儿童的教育康复需要,开展有特色的教学研究,每个班级形成独特的环境创设区角,开设不同的情境教学活动,有目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情境,从而帮助儿童更好的促进感知觉能力发展,心理机能完善,激发儿童的情感,以情感又带动感知觉,以感知觉带动情感。
2.2丰富体验,运用各种疗法,提高了课堂时效。
运用感觉统合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游戏疗法来开展认知活动,利用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触觉、视觉、听觉)将情境教学贯穿于教学教法,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疗法刺激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发展。
(1)情景教学法。根据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认知课《春天天气真好》,通过将教室环境布置成儿童眼中能够轻易发现的春天景观,配合生动的视频演示和色彩鲜艳的屏幕特效,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把音乐律动、图片和与春天相关的认知有机结合,通过她们看,听,触摸等行为的产生,基本实现了本节的教学要求。然后将她们带到户外,亲身体验、感知春天,学会用语言或肢体表达春天的美好,满足亲身体验的需要。
(2)运动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创设情境让幼儿用肢体表演出活动内容。运动游戏课《小猴子与小伙伴们玩球,通过看、听、学《拍皮球》,再扮演小兔子、小猴子等,分组比赛。通过拍球、传球、投球的运动来锻炼手眼和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同伴交流合作。由于是具有趣味性的的游戏课,儿童易接受,参与兴趣浓厚,体验到玩球运动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3)音乐教学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通过使用音乐活动或音乐手段,改善发展迟缓儿童残障状况,透过音乐的游戏或音乐活动适应环境。
音乐游戏《小猫钓鱼》,使用节奏欢快鲜明的音乐刺激儿童的听觉功能,形象生动的画面引起强烈的视觉兴趣,良性的音乐提高了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情绪,激发感情,振奋精神,从而促使儿童的感知觉和情绪的发展。
(4)感觉统合疗法。以心理学为基础,确立儿童自我主体性及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经过多种感官设备的刺激以及户外教学活动的延伸,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简单理解老师的指令,并完成制作、画画等活动。参与活动能坚持较长一点时间。同时,学会了用摸、仔细看、闻、听等方法探究活动。
3教学实践研究中的效果
3.1促进了学前发展迟缓儿童深层次的需要显性化。
通过在情景教学中促进学前发展迟緩儿童感知觉能力发展的方法研究,发展了感知觉能力,帮助了更深层次的需要显性化并合理满足,激发个性积极性形成。
3.2帮助了学前发展迟缓儿童升学。
通过学前发展迟缓儿童感知觉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前发展迟缓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每季度结合儿童教学评估,分析成长变化,及时的开展升学等,体现教学成效,实现教学相长,通过进一步升学提升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非.《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肖非.戚克敏编著.《发展迟缓儿童早期干预》教师用书.商务印书馆.2015.
[3][美]杜威.《艺术即经验》.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12
[4][美]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05
[5][美]艾略特.W.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04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王淑荣 杜德宝 尹莲春 主编.《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训练》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8]李玲玲.《情境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成才之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