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研活动的组织策略

2019-09-10 07:22李琼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组织策略多元化

李琼

摘要:园本教研以切实的教学和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基础,以教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为方向,以持之以恒地改善和提高幼师的教育素养与教学质量为目标,开辟一条具有幼儿教学特色的多元化教研活动的组织策略的道路,促进教师朝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构建教研活动的常态化、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研、力求交流方式的多样化、调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动积极性、突出教研的实效性、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和确保指导的专业性等多元化的组织策略教研模式,形成一种集体参与、乐于交流、共同分享、求同存异的教研氛围。

关键词:教研活动 组织策略 多元化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以教学与教育两大研究方向为主要内容。首先,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教研活动中所出现的难点。其次,在幼儿园中所产生的各种教育难题,是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研究目标,其产生和解决方法与教研活动的性质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与保教质量,同时促进幼教专业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园及其日常教育教学研究为基础的教研活动,是提升幼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教研活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能够使园本教研工作以一定的实效性和实践性义向前推进。

一、教研活动常态化,确保教研活动时间

以教研促教学,在保教实践中寻找教研的主题和思路必须坚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日常化、常态化。有效的教研活动首先要确保教研活动的时间,而不能只满足于计划中。坚持每周开展两三次教研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专题研究,等等。其中教研活动包括业务学习、教学研讨、观摩评议、园本培训、教师参加培训的反馈等。同时,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对于临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随机地开展讨论(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不定),及时地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终认真地解决。

二、教研内容的选择上要求主题精准,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研

教研内容的选择和主题的确定坚持“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教研内容应当结合当前教育实践,融入最新的教育理念;二是教研内容应有助于提高园所的教育质量;三是教研过程能与教师常态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四是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研主题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教研活动是否有效,在整个教研活动中起着纽带的作用。面对主题比较大或有延伸时,要先解决主要的问题,然后对主题进行分解或延续;每一次的主题必须比较集中、明确,利于大家研讨,让教师在参与活动时愿意说、敢说、会说,提高教研效率。同时,切忌跟风教研,应针对本园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避嫌式研究,认为研究游戏和区域活动没有问题,研究教学容易让别人误解只重视教学等。这种不能解决本园存在的问题的教研,也就不能称为园本教研了。当然,也可以构建多维度的教研内容,教研活动可以关注儿童、教师、环境、材料、规则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教师的直觉思维。幼儿教育不仅要求教师深刻地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还需要面对纷繁和变动不居的教育环境,教育目标的达成更为偏重于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和对环境的直觉把握。幼儿教育中这种直觉思维是教师实践智慧的综合体现,它通过对各种教育要素的积极调动来实现对教育活动的迅速、准确判断。教师直觉思维的培养,可以从更为本质的意义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施教水平的提升。

三、开展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切忌流于形式!

教研活动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力求多样化。有全园性的教研活动、年龄组的教研活动、分组(语言组、数学组)教研活动、专题性的教学研讨(课题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等)、随机性的教学讨论等等。讨论方式的多样性,能够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如果每次讨论的形式都很单一,教师难免会厌倦,失去兴趣和参与热情。讨论的方式有很多种,应当结合现实的教学情境,研究并灵活选用最为有效的讨论方式。比如分组后可以在各个小组内再进行分工,在教师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进行集体讨论,这样可以使每个人的责任更加明确,发表意见的机会更多。除了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外,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先写下来,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可以避免讨论时表面热闹,却没有实质进展的状况。

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育智慧处理时,总有一些状况与头脑里原有的理念相冲突,此时应层层深入,把问题分解开来,逐步形成对问题的清晰看法。比如定期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一开始只是流于形式,教师间的交流很少,现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在一起积极探讨,共同钻研教材,研究教育方法,共同分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对教学活动要进行教学反思,对游戏活动要有观察记录。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在一起互相传阅记录、交流经验,借鉴好的教学经验,及时提出在备与教中出现的问题,通過交流与碰撞,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从而形成有效的同伴互助。

四、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参与研讨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研活动中,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集体反思,共同成长,教师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主动参与,每一位教师都有发言讨论的机会,把自己的感受与困惑、心得与体会、方法与手段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利用集体的智慧互相切磋、互帮互学。教师们的共同交流促进了教师换位思考和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究。如在研究“如何使新人园幼儿排除焦虑情绪,较快适应集体生活”这一问题时,小班老师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交流自己带小班的经验:变换多种教学形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兴趣;多给孩子提供直观形象的图片;和孩子交朋友,请中、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和弟弟妹妹交朋友;鼓励孩子.抚摸、拥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亲切;人园前进行家访,等等。小班老师采用的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许多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在这一教研活动中,讨论气氛热烈、轻松、活泼、和谐,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五、研讨过程注重和突出“研”的实效性

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利用教师资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研促教,其核心是“研”。每位教师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感受和经验与同伴进行反复的切磋、磨合和辩论,或寻求共鸣,或聆听异议,或直面质疑,或领受赞语。在这个过程中,观点不断明晰,方法逐渐调整,经验得以累积,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研究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说,重要的是要将教师的见解进行记录、整理并总结,落实到行动中。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已知的理论、经验,提出自己的困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再根据实际的反馈,作出下一步行动的决策。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时,打开新的教学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有条理有深度地进行表达,同时加强年级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配班教师之间的交流。

六、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着首要与关键性作用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要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其时刻保持主动性,能动性与积极性。那么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当如何发挥首要和关键性作用?

教师应当享有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权。亟待解决的难题是确定教研主题时首要考量的因素,而只有在活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把握教研活动的难题和解决难题的关键。

教师的主体作用不仅体现在教研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还体现在发现与提出问题环节。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到教研主题确立过程中,方能更好地理解教研活动的意义、目的以及实施方法。教师主体地位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充分肯定,教师工作的踊跃性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与主持人相比,在教研工作中,教师应更懂得所要表达的内容及其方式与方法。

七、确保教研活动中专业指导的品质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是构成园本教研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三种基本元素。由专业教育人员带领,才能保证教研活动的高质量、高水平,使其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延续性。教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有:聆听专家学术专题报告;聘请专家作现场指导与案例分析、参与课题研讨并指导课题方案实施;专家与教师面對面交流;开展专家咨询座谈会;等等。经过回顾与交流、沟通与反思,持续研讨与处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进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

专家指导并参与教研绝不仅仅是行为举止的倡导或进步思想的一种诠释,更多的是为教师发展提供一良好平台,使其得到更好的专业培养和能力提升,进而拓展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的幼教理论知识,促进专业知识的拓展。教研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自身专业理论扎实,才能在研讨的时候使自己的发言有理有据,也能理解其他教师观点背后的思想,才能在一些关键点上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否则可能无法辨别别人观点是否合理,只会一味地赞同。

教研活动是一种“以园为本,基于问题”的研习活动,是具有凝聚教师队伍集体智慧、增进教育沟通、迸发思想灵感作用的广阔平台。同时,教研活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和幼儿双发展为实践形式,使教师达到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同伴间互助和在专业上引领的目的。好的教研活动要目的明确、主题突出、措施有力、方式灵活。当然,不管教研活动组织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始终有两点:一是解决本园的真问题,二是一定要有“研”的过程。

责任编辑:裴 帔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组织策略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探讨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的组织策略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