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萍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花朵,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课题,而将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到幼儿教育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民族和爱国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将民间艺术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渗透是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 民间艺术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073-01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的深远发展离不开世代的传承,而传统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更应该得到传承,民间艺术传承应当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当适当的加入民间艺术教学,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1)增强教学趣味性
幼儿园教育中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渗入其中不仅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趣味性。幼儿园的孩子,处于懵懂好奇的年龄段,且没有判定各种是非的能力,好多孩子对一个事物的专注度不高,无法长时间集中于某项学习之中,这些问题都让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和教育。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内容,有好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幼儿故事和民谣歌曲,这些民间故事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注意力,民谣歌曲有着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孩子们容易学习。教师通过这些民间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2)升华幼儿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们能学习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常识,对于孩子们进行文化的渗透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让孩子们简单的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们在精神境界上得到提升,对于幼儿有着升华教育的意义。通过让幼儿接触这些民艺文化,能对他们进行责任感以及文化传承的教育,以此提升幼儿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2.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民间艺术文化素质训练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关键,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常规的教育和教导,在对幼儿进行民间文化的渗透也需要教师亲力亲为,因此对于教师的训练工作就成为了民间文化渗透的关键因素。为了能对教师进行专业训练,学校应当组织那些参加工作或者对于民间文化不是很了解的教师,安排到固定的地点或者场所进行培训,只有加强教师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教学;除上述组织教师参加具有民间艺术文化的展览活动之外,学校还应该对青年教师进行观念上的转变,转变其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统看法,让其重视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民间艺术文化和思想传授给学生。
(2)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日常课堂的教学之中,能更好的加深孩子们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的环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准备一些皮影,在课堂之中用皮影的方式将寓言故事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更直观的学习到寓言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皮影戏以视觉冲击的方式加深孩童的印象,并且还可以对民间传统文化——皮影有深刻的了解;又如在教孩子们学习阿拉伯数字时,教师可以利用民间文化中剪纸的方式将数字剪成“0-9”十个数字,这样通过生动形象的剪纸数字可以让孩子们深刻的记住每个数字的样子,有助于课堂教学。
(3)创造民间艺术文化环境
俗话说环境创造人格,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孟母为了给小时候的孟子创造更好的學习环境,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因此为了增强民间文化在幼儿园传播的效果,设置良好的民间艺术文化教学环境显得异常重要。例如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个增强民间文化的“学习角”,在此学习角内展示民间文化艺术中比较出名的作品,通过组织学生们参观以及教师的讲解来渲染一个良好的民间艺术学习环境;另外,引导学生参与才是学习民间文化最有效率的方式,除上述的学习角进行展览民间艺术品之外,学校还可以创设学习角来摆放学生们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们参观完展览品后给学生们布置模仿画作的作业,对那些较好的作品摆放在学习角给与其他同学进行参考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通过上述方法创设良好的民间艺术品学习氛围,可以更好的达到民间艺术教学的目的。
3.结语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背景和多民族文化的国家,因此千年来的历史沉淀、地大物博的风貌以及众多民族的传承,积淀了深厚的民间艺术文化。而对幼儿园孩子进行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不仅能提升学生们的修养更能达到一种传承的目的,因此对于民间文化在幼儿园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61-63
[2]魏建林.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7):35-35
[3]秦红.幼儿园民间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