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洁
摘要:综合古生物、岩心、钻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各个地层特征以及目的层的油藏特征。结果表明:沙一段主要存在三套地层对比标志层,岩性为玄武岩;同时在区域单斜构造背景下,油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主要表现为构造-岩性油气藏,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关键词:地层特征;地层对比;成藏模式;油层特征
1 地层特征与对比标志
1.1 地层特征
研究区由下而上依次发育太古界(Ar);古近系房身泡组(Ef)、沙河街组沙三段、沙一段、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目的层为沙一段。
太古界(Ar):浅红色混合花岗岩。
房身泡组(Ef):黑灰色-黑色玄武岩或浅灰绿色-灰色蚀变玄武岩。
沙三段(Es3):下部发育一套杂色砂砾岩,中部为深灰色-灰黑色质纯泥岩,上部为灰黑色碳质泥岩及煤层与浅灰色细砂岩-砂砾岩互层。
沙一段(Es1):是本井的目的层,根据岩性特征将其划分为Ⅰ、Ⅱ两个油组;下部为Ⅱ油组,发育2-3套玄武岩夹于砂砾岩、细砂岩及泥岩之间,上部为Ⅰ油组,发育灰色细砂-砂砾岩与灰色泥岩互层。
东营组(Ed):为灰白色块状砂砾岩、细砂岩、粉砂岩与绿灰色泥岩互层。
新近系及第四系:灰白色、浅黄色、杂色砂砾岩,夹薄层黄绿色泥岩或粘土。
1.2 沙一段地层对比标志
一套玄武岩分布稳定,厚50m-100m,钻遇率97%,可以做为全区地层对比标志。电性特征明显,自然电位低平,视电阻率曲线明显高值;在地震剖面上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形成“第一强反射轴”。根据其划分出沙一段Ⅰ、Ⅱ油组,玄武岩顶以上为Ⅰ油组,以下为Ⅱ油组。
二套玄武岩错落分布,夹在砂岩中间,厚5-20m,钻遇率89%,可作为辅助标志层。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自然电位低平,视电阻率曲线明显高值;在地震剖面上形成“第二强反射轴”。
三套玄武岩分布于构造低部位,在高部位变相为砂泥岩互层,厚20-150m,钻遇率较低,为64%,可做为辅助标志层。电性特征明显,自然电位低平,视电阻率曲线明显高值;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轴与空白反射的组合。可以做为划分S1与S3的地层对比的标志。
2 油藏特征
2.1 油层分布特征
沙一段油层在纵向上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叠加厚度大。其中Ⅰ油组油层厚度最大为44.3m,最小2.1m,一般为5.0~15.0 m,平均为11.8m;Ⅱ油组油层厚度最大为25.5m,最小2.1m,一般为2.0~14.0 m,平均为9.5m。
平面上油层叠合连片分布。研究区单个油砂体控藏的特征明显,油层在上倾方向受储层尖灭线控制,下倾方向受油水界面控制,另外物性条件对油层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2 油藏类型
在区域单斜构造背景下,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以及古地貌的影响,油气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气藏,可分为构造油气藏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类型,其可进一步化分为上倾尖灭型和地层超覆型两种主要类型油气藏。
(1)构造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是由构造因素控制的油气藏,本区发育的构造油气藏类型主要为背斜型和断层侧向遮挡型。
受火山岩隆起古地貌和构造形态的控制,本区局部发育背斜油气藏,油气富集在构造高部位,表现出高部位是油、低部位是水的特征。
本区断层发育,受断层的影响,在断层发育的地区发育断层侧向遮挡油气藏。由于斷层在砂体高部位遮挡使油气聚集,这类油气藏同样表现出高部署是油、低部位是水的特征。
(2)岩性-地层油气藏
此类油气藏也称为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是在岩性、地层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本区油气藏类型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也是开发部署的主要目标,主要划分为地层超覆型和砂体上倾尖灭型。
本区玄武岩广泛分布,玄武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受区域单斜构造和古地貌的控制,广泛发育地层超覆型油气藏,主要是超覆于玄武岩之上,玄武岩侧向遮挡,油气聚集而成藏。如40-11井19号层,气层,4.2m,累产油114t、累产气600万方。
砂体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是典型岩性油气藏类型,一个砂体即为一个油藏,油藏分布与砂体分布紧密相关,分布范围受砂体尖灭线和油水界面的控制。本区发育的上倾尖灭型油藏虽然厚度较小,1.6~8.0m,但产量较高,如42-11井10号层6.7m,累产油20005t。
3 成藏模式
(1)烃源岩
本区以二界沟断层为界,与黄于热断裂背斜构造带相邻。黄于热断裂背斜构造带属于晚期构造,在沙三早中期主要为深陷带,处于深湖-半深湖、浅湖沉积环境,沉积了巨厚的暗色泥岩,为油气的生成和本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输导体系
二界沟断层是一条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油源断层,为本区的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
(3)储集层
沙一段砂体较为发育,岩性主要为砂砾岩、中粗砂岩和细砂岩。物性较好,为中孔、中高渗储层,有利于油气富集。
(4)盖层
本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封盖条件。对于沙一段的储集层,沙一段广泛发育的深灰色、灰色泥岩和2-3套灰黑色玄武岩可一同作为有效盖层。
(5)油气成藏模式
本区以二界沟断层与黄于热深陷带相邻,不仅油气来源充足,而且具有长期继承性发育的二界沟断层这样良好的油源通道;本区储层集主要为沙一段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ES1|和ES1Ⅱ均发育一套薄层-中厚层状细砂岩及少量含砾砂岩和砂砾岩。这些砂体为本区的油气聚集提供了较好的储集场所;本区ES1|和ES1Ⅱ储集层之上均发育较厚的泥岩盖层,此外沙一段发育的2-3套较厚的玄武岩对储集层形成侧向封堵。综合分析,本区形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有利于油气成藏。
4 结论
(1)研究区沙一段,主要发育一套稳定的玄武岩标志层,可用来全区对比,同时发育两套玄武岩辅助标志层。
(2)沙一段油层平面上油层叠合连片分布,在纵向上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叠加厚度大。
(3)油气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气藏,油气来源充足,断层为运移通道,储集层主要为细砂岩,泥岩盖层较厚,生储盖组合良好。
参考文献:
[1] 田波, 孙自明. 垦西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 8(2):29 - 32.
[2] 刘雅利, 顾琳, 方旭庆, 等. 孤南洼陷东部地区上第三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J]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12(2):33 - 35.
[3]王志刚.东营凹陷北部陡坡构造岩相带油气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4):10-12.
[4]覃克,赵密福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J].石油大学学报,2002,26(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