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展开研究,提出有效应用策略。
一、分层教学法概念
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兴趣、能力和学生的知识功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进行区别教学。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分层
设置分层教学目标是基于统一的进度基础上,把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目标划分成三个部分,即层次一、层次二和层次三。如苏教版四年级四则运算的教学中,第一课时是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的层级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层次,层次一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规律,在做一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准确率要在95%以上,慢慢地,学生要学会做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还要熟练掌握运算规律,对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准确率的掌握要达到50%以上,要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二)根據学生水平分层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都不同,数学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及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合理设置分层教学目标。
(三)问题分层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水平,运用分层教学法,采用合理的提问方式、确保问题的难易程度合适,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提问:“谁知道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先让C组回答,教师这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此外,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观察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提出问题,比如:“已知圆的面积是30㎡, 是3.14,那么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呢?”教师可以让B组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思路去讲解问题。随着课堂活动的进行,教学可以把圆从中间分开,要求学生计算出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最初肯定是有难度的,那么教师让A组的学生先回答,A组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半圆的面积及周长。这种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内外辅导相结合
在作业指导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课内辅导用分层教学法可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学生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能提升不同层次个体的进步,课外辅导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如在讲整数除法时,需要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整数除法的计算,还要学习50以内整数除法的运算。在课内指导中,除法运算是教学重点,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学生作课内外辅导,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分层教学要因材施教
在分层教学中要实事求是,教师把学生当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承事实为主的方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分层计划,不以学生成绩论高低。
(二)秘密开展分层教学
运用分层教学法要尊重学生个性和自尊心,教师应注意细节保密,避免公开后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秘密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分层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