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笃定的眼神、优雅从容的气质,是平安人寿烟台分公司高峰会总会长姜淑爱给人的深刻印象。姜淑爱在保险行业追求专业的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保险人的“修行”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快速提升专业能力
2006年,一个偶然的機遇让姜淑爱认识到,保险行业其实也是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心中激起加入其中的热情。于是,她说服家人和自己跳出“舒适区”,从一名传统行业的会计“零基础”迈入保险行业。姜淑爱坦言自己骨子里就是一个不甘平淡、热爱挑战,对选择的事情充满热情的人,“感谢当时自己的选择,不仅用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榜样,更找寻到了自己的价值,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追求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往往才能走得更远。”入行从业以来,姜淑爱始终将追求专业奉为金科玉律。知易行难,初入保险行业,她在经过培训取得保险代理资格证书后,便以一腔热情付诸行动。她给自己制定每日计划,每日完成拜访客户的任务,虽然失败是常事,但一次小小的成功就足以激励自己不断前行。随着营销经验的日积月累,她渐渐意识到,只有掌握保险专业知识,才能科学地给客户设计保障计划,配置相应的保险产品,让客户理解保险的意义,心悦诚服地接受保险。
姜淑爱深知做任何事都没有捷径,无论是拜访客户,还是公司提供的各种培训、保险大咖讲演酒会、团队经验分享等,她从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让自己全方位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在她看来,专业的“修行”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日一日的精进。“我常常问自己,我们到底离‘专业’还有多远,其实只要每天比前一天多知道一点点,精益求精,追求专业应该永不止步。”
专业配置保险产品
“刚做保险的那几年,常常会听到‘保险都是骗人的’这种说法,其实这是那时候一些不恰当的保险营销方式导致的,往往是‘对保险一知半解的销售人员卖保险给完全不懂的人’。这几年,国家对保险行业持续关注,行业逐步规范,极大程度地消减了社会和消费者对保险的偏见与误会,现在身边很多朋友都主动向我咨询保险产品和家庭财务规划方面的问题,这更加坚定了我在保险这一行走下去的信心。”
提到家庭财务规划,姜淑爱认为,客户投保是以保障到位、足额为目标,要做到保障全面,保额适当,科学配置,动态规划。“我们在保险销售中其实是回答客户三个问题:为什么要买保险?买哪些责任?买多少保额?大多保险代理人能够回答前两个问题,但很少能说清楚第三个问题。客户的最高风险保额应该是多少?养老年金买多少才合适?对客户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姜淑爱提出,保险保额是可以被“量化”的。“客户的风险保额其实是一种‘量化的负债’,当被保险人出现风险,不能及时‘还债’时,保险公司根据双方约定(即保险合同)来代为‘还债’。所以,在考虑保险保额规划时,把家庭的‘负债’列出来计算一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正如姜淑爱所说,“负债”其实就是个人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通过未来持续工作所获得的收入来履行的责任,而保额就是对“责任”的量化。
“没有一个百分百好的保险产品,只有最适合客户的产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为客户设计保险方案,做好合理配置,让客户少走弯路,是我们保险代理人必须要做到的。”
当好家庭财务“医生”
“一个保险代理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家庭财务‘医生’,让资产配置更健康。除了全面评估客户每一阶段不同的风险保障需求,为他们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计划外,还应该掌握更全面的金融知识,提出专业的家庭财务规划建议。在这一点上,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平台为保险代理人转型成长为家庭财务‘医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保险是什么?保险的作用是什么?”姜淑爱常常反思,“回归初心,保险是风险转移最有效的金融工具,帮助人们未雨绸缪,在旦夕祸福间有尊严地面对困难和灾难。”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公司30周年司庆日、平安一年一度的寿险高峰会上阐释保险之道:不忘初衷,坚守诚信,坚守专业。在姜淑爱看来,这是平安未来努力的方向,更是作为平安保险代理人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一己之力虽然微薄,但我希望自己用实际行动,树好保险从业者的社会形象,希望未来能够看到中国保险业、保险业者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从保险代理人转变为家庭财务“医生”,这条转型路任重而道远。不过,姜淑爱已经启程,从未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