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
情趣课堂是指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乐学的教学课堂。教师通过构建情趣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大单元主题式教学方式则是创建情趣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对单元主题的整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中课文内涵的理解。同时,通过单元主题式教学模式,还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向外延伸,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养成联系和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本文我根据自身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立足儿童,就如何创建大单元主题式情趣教学课堂进行了以下几点探究。
一、整合教材单元主题,创建情趣的教学课堂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主要组合单位的,并且各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这些主题,大多是以人文和情感为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中单元主题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整体上理解教学的内容,并获得直观感受,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先确定各单元的主题,然后结合不同单元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创建情趣教学课堂。以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为例。五年级上册的单元主题分别是“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五年级下册的单元主题分别是“春光无限”“神奇科技”“有志竟成”“亲情依依”“世界各地”“八一壮歌”“人与自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将主题相同的文章放到一起进行教学,因为它们在行文方式,题材特点和主题思想上都有相同之处。
如在教学“自然的奥秘”的单元内容时。首先,教师必须确定单元的主题思想,从而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文章都是围绕“自然的奥秘”展开的,因此,单元教学目的便是引领学生体会自然景观的奥秘,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通过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朗读文章中的内容,引导他们整体感知。然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精读文章内容,促进他们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向外拓展,通过引领学生到自然界中,促进他们感知自然的魅力,从而实现课堂内外之间的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根据单元主题思想。突出独特的教学主旨
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都有自己的主题。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利用同组的文章,集中突出教学主旨,就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同时促进他们健康情感的培养。同主题思想的文章,有的是讲不同人物的相同精神;有的是讲不同地区的魅力;有的是讲科技的魅力;有的是讲自然美和人文美等。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主体是“有志竞成”,教材通过对四位典型人物事件的叙述,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坚韧不拔,敢于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如《海伦凯勒》这篇文章,其通过对海伦不幸命运的描述,突出了其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二泉映月》中则生动地记叙了二泉映月作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过程,体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敢于和命运抗争的精神;《郑和远航》这篇文章则是对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情况的描绘,体现了其顽强的探索精神;《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是对司马迁创作《史记》过程的详细描述,突出其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分析上述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四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之后,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的内容进行延伸,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考试失败后,我们会不会丧失尝试的勇气?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时,我们会不会选择逃避?在命运面前,我们是否应该屈服?”等等。而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就这样,教师通过对单元主题思想的总结,有效突出了教学的主旨,同时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三、根据单元主题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总结教材中的各单元的主题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主题的特点是螺旋式上升的。单元主题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而不断变化的,其主题思想是不断上升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各单元的主体特点进行相应分类,通过对主题思想的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还是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为例。教材中的“自然的奥秘”“春光无限”“人与自然”这三个单元的主题之间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它们表达的思想都是和自然相关的。“自然的奥秘””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小动物的描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春光无限”主要通过对春天美丽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少先队员、大学生、儿童以及作家诗人对春天的感受的描写,突出了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特征。“人与自然”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描写,突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重要性。
单元的主题特点相似,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层层递进:先是描绘自然的美好,而后突出自然美和人性美的關系,最后点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类应该包含自然环境,突出人与自然之间应该和谐生存的主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通过强调不同的内容,实现教学思想的逐渐深化。就这样,教师通过对整体教材的整合,就对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知,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就能有选择地安排教学任务,制定教学主题,通过不同任务的设置,最终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四、根据单元主题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的主题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其中有很多的教学素材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获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仔细分析各单元的主题内涵,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他们德育水平的提高。
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的“园丁之歌”为例。单元中主要包括《师恩难忘》和《陶校长的演讲》两篇文章以及《古诗两首》,其中师恩难忘,主要是讲作者通过对小学教师上课情况的回忆,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和感激;而《陶校长的演讲》则是讲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要求和期许;《古诗两首》分别突出对隐者的仰慕和对自然的喜爱。其中古诗《所见》的内容与下一单元的主题紧密相连。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课本中的内容和学的实际结合起来。以《师恩难忘》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课文中作者赞美了教师教学有方,在你们的生活和学习上有哪些感人的故事?请试着写下来。”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回想教育中感人的场景,从而深化了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促进他们良好道德水平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德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相同的主题,创建大单元主题式情趣课堂,从而充分地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体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联系和发展看待问题的哲学思维,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责任编辑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