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关系的研究

2019-09-10 07:22:44李荣峰周春丽高鸿飞
体育风尚 2019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大学生

李荣峰 周春丽 高鸿飞

摘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社会竞争的前提。高校体育在教育内容中占重要的比例。它具有健身和调节心理的双重作用,是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体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将其重视起来,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欠缺的原因

(一)学校、社会、家庭因素

尽管当今的大学生有一个高水平的智力,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这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并不具有很高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在学习,社会、友谊等方面发生矛盾时,经常导致意识形态和心理尚总是具有压抑感,甚至病态心理,做出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些学生对挫折过于敏感,个人的抱负与现实脱节,对成功的期望过高,自尊心强,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心理准备,这些都会导致心理疾病。

(二)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在高校教育中,虽然素质教育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但是长期的教育考试在大学生的学习中仍然發挥着越来越大的限制作用。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他们每天学习11-13小时,他们学习超过15-16小时,太沉重,睡眠时间不足导致过度疲劳,焦虑,缺乏自信。课程负荷大也是原因之一,学习方法有问题,考试成绩的高要求,加剧了大学生之间的隐性竞争或身体竞争,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缺乏生活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

今天的大学生普遍生活能力差,在我国,当我们实行计划生育时,一些独生子女是被优越对待,甚至溺爱,他们的父母把他们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帖帖。由于许多家长长期以来重视孩子的学习,他们缺乏应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文化。当这些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他们第一次远离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浓厚的校园氛围仍然解决不了一些大学生因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理能力而无法适应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经常不顾大局,缺乏自我控制,很少考虑别人,内心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差。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和作用

(一)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技术发展的时代,它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然而,技术和“双刃剑”已经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技术的发展,破坏环境的恶化人类生存的空间,并引起了一系列不好的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缺乏情感交流,人际关系导致很多大学生孤独和沮丧。体育运动可以把人们平等、友好、和谐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之间产生一种亲密感。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不使用言语,只需要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与同伴交流,并产生信任感和集体感。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相处融洽,互相帮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快乐、兴奋,对于适应社会有很大帮助。

(二)对健全的人格的培养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健康的心理机制。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健全的人格是心智和行为都健康的人格。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应该是他具有自己的个性,并且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是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是理性行为是精神健康的外在表达。一般来说,人必须是他的自我意识的指导下,和他的自我约束并试图调和与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他的行为就像一个人认为他是一个勇敢的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在其行为将会显示质量的勇敢,努力克服困难,挑战新成果等等。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采取的措施

(一)集体活动的组织

组织和组织集体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体育活动为人们创造了相处的机会,在人们之间建立了联系。有必要用语言进行交流,并找到彼此感兴趣的同类声音。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使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多元互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友爱互助的美德,增强自信。对于有焦虑和人际交往障碍症状的大学生来说,适应和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于封闭和孤独的心理有有效的改善效果。

(二)体育教学手段要具有娱乐性

虽然在体育教育中组织集体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大学生参与集体体育活动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发挥作用,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开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幸福感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体育教学必须充分测试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大学生真正地投入体育教学所组织的体育教育活动中,使他们通过身体活动保持适应和增强自己的心灵。

四、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依旧欠缺,当今高校教育中的核心素养教育迫在眉睫,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身心健康是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社会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在当今高校教育尤为重要。高校体育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将体育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索利红.大学生体质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刘芳梅.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以广东省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

[3]李红果,米战,李生民,徐志文.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体育大学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