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兰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决定着其方向是否科学合理。当前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仍旧存在一定的偏差。只有坚守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以切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4-0028-03
Abstract: The philosoph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decides whether the education develops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pproach. At present,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have certain deviation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ly by sticking to the fundamental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ersisting 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an we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hilosoph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heritance; innovation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舶来品,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高校任务。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共识,其积极融入高等教育中,日益发挥着引导和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功能。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实践来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入,一定会经历持续的本土化、再定义过程,每一次定义都会面临社会及认识论环境的系列挑战。创新创业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一个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更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梳理,对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界定,以切合当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树立科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理念”是西方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理性思考及实践而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对追求目标的认识。理念对事物的实现路径具有指导意义,能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明确的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就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理,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起长效作用的文化内涵[1]。
科学的理念是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先导和行动指南,是引领未来的文化价值。没有科学的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则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90年代部分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彼时的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开展的教育。其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介入并引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高校创业教育开始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尝试,创业教育理念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全员教育转型。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正式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旗帜鲜明地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踏进融入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新发展阶段。经过20年左右的探索,从“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變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的要求,更是对这一教育本质和规律不断深化、更趋科学的认识过程。这并非简单的概念的转变,承载的是对原有理念的深刻反思,对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是深刻的教育理念的革新。创新创业教育因此从精英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针对少数人的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从以解决就业为目标的功利性教育变成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系统性教育。
二、当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解存在的误区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发展的曲折过程。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片面趋向于全面,甚至由正面到负面再到正面的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实践同样如此。创新创业教育启蒙于高校的自我探索,兴起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在当前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在中国国情下可供借鉴的经验积累不多,高校在理念理解、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培育、平台构建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一方面是短视化的倾向。当前高校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培育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校内外协同联动的生态系统等路径,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成效。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策的倡导、相关考核体系的要求,而不是高校自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诉求。因此,从高校层面来看,部分高校认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当前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不够,对其长远性和战略性认识不足;从高校内部来看,大多数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相关职能部门和一部分感兴趣教师的工作范畴,专业课并非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切入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是片面化的倾向。从“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是这一教育从内涵到外延深刻变化的过程。国外高校的实践证明,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是基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根本。因为创业基于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思维模式的转型。部分高校没能辩证看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教学生如何去创业”、 “企业家精神教育”或 “培养企业家的教育”, 过于重视创业教育,而忽视创新教育这一根本。这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没能实现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守正创新
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汇聚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是确保国家战略目标成功实现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供给侧改革[2]。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发展关键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下,高校能否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重要的切入点,全面探索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任,进而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关键在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守正创新。
(一)守正在于坚守教育根本
所谓守正,即恪守正道,坚守正义。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说,“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其中的守正即是分辨是非,为人正直,弘扬正气的意思。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守正,恪守的是人才培养的“正道”,核心要落脚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3]。
坚守根本在于落实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使命。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首要目的是育人。通过科学的“教”和“育”,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潜质潜能的世界,使人生更加理性智慧地成长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本能和道义所系[4]。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紧密相联,也因此承载着特定的人才培养使命,那就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能在各个领域开创事业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激发更多学生投入创新创业,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坚守根本必须做到切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孔子的“因材施教”、蔡元培先生的“崇尚自由,兼容并包”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以及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等,中外教育史上有不少教育家都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遵循。学生才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大学的理想应当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5]。全球化时代,人类进入了高度流动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当今高等学校的任务更多地是把学生造就成为人,使他们在变幻不定的世界中能够深谋远虑,历经考验[6]。面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素质和能力为己任,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征,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未来规划相结合、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与优势特长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这是切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现。
(二)创新在于坚守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发展
相对于传统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创新。它既是一种在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教育体制等方面都加以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又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因此,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品格,既是其精神核心,又是其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坚守创新精神在于坚持教育观念的创新发展。“任何理念都不会经历环境的巨大变化而仍然保持固定的形式或内容。理念在新的思想环境中会失去原来的内涵,在模式的制度环境中会衍生出新的含义”[7]。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实至名归,关键在于其自身蕴含的教育观念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有时代内涵,彰显创新发展特质。这意味着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应当时刻秉持自我批判的精神,及时审视、反思和革除旧有的不合适宜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方法和思维模式,探索形成新的理论或思想观点,进而用于指导新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自身教育觀念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如从“将创业教育等同于教学生如何创业”的职业教育观,到“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业认识”的素质教育观,再到将二者相融合的“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观[8],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种创新不是一种被动的应对环境发展变化的后发行为,而是一种源于自身内在发展需求的自主行为,使得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
坚守创新精神在于坚持实践路径的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非靠单纯的理论和知识传授就能实现教育目标,它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体现着知行统一的哲理,倡导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体现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知识创新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个性化教育的深化[4]。与此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技能训练活动,而是寓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10]。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组织实施中,需要体制机制、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文化氛围、政策支撑等环节的创新;需要以创造性的方法解决作为新兴教育所必须面对的痛点与难点,如解决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一痛点问题,解决兼具理论与实践指导能力的导师队伍建设这一难点问题等;需要采用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目前高校实践来看,只有坚守创新精神,在教育实践上真正做到创新方式、方法、载体,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两大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桎梏和瓶颈,实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坚守创新精神在于坚持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化特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11]。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本土国情与中国特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之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应当如此。从国际创业教育实践来看,无论高校采取了哪种创业教育模式,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充分挖掘本土化优势和自身办学特色,最大限度整合所处区域优势资源,探索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创业教育组织范式,其中突出的例子是斯坦福大学、美国百森商学院等。高校应在学习借鉴西方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更加注重整合中国和本土、本校特有的资源,向实践学习,系统凝练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逐步形成本土化特色化创新创业教育范式,这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永葆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養大批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面对当前的使命,高校应当守正,坚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对未来的挑战,高校必须创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237-240.
[2]刘铸,张庆祝.关于新时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16-18.
[3]张炜,刘进,庞海芍.初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8):3-9.
[4]“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7(4):1-25.
[5]唐景莉,刘志敏.守正创新:回归大学的根本——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14):26-30.
[6][英]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
[7]沃特·梅兹格.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M].李子江,罗慧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7.
[8]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10]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5-7.
[11]习近平.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05/04/content322821382.html,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