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崇军 闫慧
摘要:徐州汉化像石的发现与研究已经有着140年的历史,大量的汉化像石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图像佐证。而这些图像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隐藏着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体现着汉代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将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趣味性的研究与开发,一定会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徐州汉化像石馆增添更多的文化底蕴魅力。本文尝试从艺术衍生品及文化创意角度来进行阐述,探析徐州汉画像石馆进行衍生品的开发与研究的可行性及意义。
关键词:艺术衍生品;文化创意;汉画像石
一 绪论
1 研究背景
根据《徐州汉画像石图像解读》一书中提到:“清朝同治年间徐海道兵吴世熊第一次发现了汉画像石砖”。从此为汉画像石的研究揭开了一个序幕。1989年徐州汉画像石馆建成后,馆内的大量画像砖成为了关注焦点,这不仅吸引着国内广大专家学者的注意,同时也吸引着来自外国的学者注意。这充分说明了徐州汉画像石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学术研究价值。
这些独特之处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若设计师利用这些文化载体,设计出有内涵、有趣味性、可识别性的文化创意产品,这一定会提升徐州汉画像石馆的视觉形象,提升观者的视觉审美享受,这是具有可行性的一件事情。
2 研究意义
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不可能长时间的对某一事物表现出吸引力。长时间接触旧事物就会表现出审美疲劳,产生厌倦感。而此时,对于新事物的喜爱就会变得迫切的需要。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一直以来,延续的是实物展示的方式向观者呈现,对于再设计产品内容和形式却很少,因此,汉画像石的衍生品设计变得尤为重要。从人们的文化需求来讲,随着时代在进步,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需求变化越来越大,文化衍生品设计便成了重要的角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图案的设计,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将汉画像石中传统的民间故事用衍生品这个载体来向观者展示。以上这二点,足以能够体现出研究汉画像石衍生品设计的意义之处。
二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在地优势
1 内容题材丰富
徐州汉画像石是大汉王朝空前繁荣的艺术产物,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反映的艺术。画像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于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客观再现,表現出墓人的享乐及生活场景;另一类是人们凭借主观想象臆造出来仙人世界和祥瑞的兽类。这两类的题材内容往往会出现在同一画像砖上,既表现出写实,同时又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里面,其表现内容大致可分为: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仙人升天、文化历史等。
2 艺术表现形式
徐州汉画像石针对不同的内容题材,采用个性鲜明、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如“车骑过桥图”在画面中,分为桥上和桥下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桥上为骏马和武士行驶在桥中央,相反,桥下则是渔民们捕鱼和作乐的场景。一个过桥图,却反映了两种生活面貌。而当你将视野转向局部时,渔民们舞动的身姿和抽象的五官形象,用简洁明了的线条体现出渔民们矫健的身姿。而在桥的中央,一根柱子支撑着桥面,这种大胆、张扬、个性的雕刻绘画技法,给予后人们的是无尽的赞叹和敬仰之情。
3 图像美学价值
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题材,为设计提供了素材资源。每一个画像石上的图案都是经典。如“十字穿环”、“庖厨图”“六博图”等这些刻在石头上的艺术,汉代人将这种抽象与意象的图形表现在画像石上,设计师们若借鉴这些图像,运用设计美学的知识进行再设计,新的形象更能够满足人们的感知需要。
三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衍生品方法阐述
1 新媒介拓宽文化市场
通过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将艺术馆馆藏资源带给“速读时代”的观众,这种手段成为了当今艺术馆营销与宣传的新形式。将徐州汉画像石馆艺术衍生品与APP应用程序相结合,艺术馆可以凭借这一平台,在推广衍生品时,可以将有典型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吸引观者的关注,进而提升文化衍生品的影响力。相比使用者而言,可以在线轻松将自己喜爱的物品购买下来,由被动消费变成主动消费,真正让观者带来享受式的购物体验。
2 “跨文化+”多领域开发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往往不局限在一个方面,汉画像石馆内仅仅是一些画像石砖和少量的视频解读及衍生品。画像石的内容与汉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弾筝图”、“长袖舞”等音乐和舞蹈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若将图像语言故事直接转换为舞台艺术,这样不仅再现了历史故事的形象性,而且还丰富了人们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增强了故事情节的通识性。
四 总结
徐州汉画像石是汉代人的图像历史,其图像就是一部历史长卷,代表了大汉王朝的艺术与文化的繁荣昌盛。将汉画像石中的典型历史故事进行衍生品再设计,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继承性,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汉文化的传承性。因此,设计师在利用传统元素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到趣味性和可实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新的表现形式来焕发汉画像石的魅力,这样汉画像石的艺术价值才得以延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胡新明, 林军与席冰,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湖南传统染织艺术衍生品开发策略研究. 湖南包装, 2018. 33(02): 第31-33页.
[2]刘晴, 无锡精微绣传承与衍生品开发对策研究. 科技风, 2019(04): 第197-198页.
[3]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创意开发模式研究——黄鹤.
[4]艺术的分身——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设计策略研究.
[5]霍楠, 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途径与现实意义研究. 卷宗, 2017(14): 第67-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