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

2019-09-10 07:22张玉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作

张玉霞

摘 要:2019年,电影《四个春天》上映后,导演陆庆屹和他的处女作迅速成为访谈热点,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很多。这些资料拼贴出一幅细节丰满的导演创作路径图,成为网络民族志研究的典型案例。文章基于豆瓣社区和腾讯视频的网络资料,对陆庆屹创作《四个春天》这一典型的文化个案进行梳理,重点分析其创作发展、影像风格、地域特色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陆庆屹;《四个春天》;创作;网络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4-0061-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4.009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Online Ethnographic Studies on Four Springs by LU Qingyi

ZHANG Yuxia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Director LU Qingyi and his first film Four Springs have rapidly become an interview hotspot after its release in 2019, especially for the videos and written texts on the new-media platform. All these materials were collaged into a detailed path map of directing creation and became a typical case of online ethnographic study. With LU Qingyi’s Four Springs as a case study,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creation, image style and regional features based on the online materials in Douban Community and Tencent Video.

Key words:LU Qingyi; Four Springs; creation; online ethnographic study

一、緣起

初识陆庆屹是2018年12月12日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新锐导演推介会”现场。在这个只有1小时的短会上,周浩导演与5位纪录片新人对谈。陆庆屹的回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诚、质朴又风趣,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得知他在豆瓣上号称“饭叔”,当场便搜出他的主页并关注了。[1]散场时,在人群的热闹中,挤上前去与他面谈了几句,加了微信。彼时面谈的机缘是,我去广州参会前,正在处理由学生志愿者转过来的《四个春天》发行方到重庆高校路演的接洽。很遗憾最终学校路演没能成行,在朋友圈里看着陆庆屹导演一路奔忙,至今也没能兑现请他在南山书院喝茶的约定。

2019年1月4日《四个春天》正式在院线上映,当天便和女儿(初中生)进影院观看。在此之前,出于我个人的观影习惯,尽量不看各种介绍文字,重视看片的第一印象。当天那场的人不多,但是看得很开心,前半场笑声不断,后半场落泪感叹。观影结束后,在朋友圈力推好片,并接受当地一个媒体采访,做了6分钟的音频节目介绍这部年度纪录片。之后,在豆瓣上追“饭叔”的帖子,读散文集《四个春天》[2],了解影片背后的更多细节。2019年春季开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开课第一个片例便是《四个春天》。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解读此片,对许多2016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第一部细读的纪录片,这部作品给了初学创作的学生们很多有益的启示。5月“金红棉2019校园展映”以《四个春天》开幕,在学校图书馆与现场师生一起看片并讨论,有学生泪流满面地发言,当场推荐“饭叔”的豆瓣主页。

《四个春天》上映后,业界与学界口碑都很好,成为2019年度影片。我个人很喜欢这部作品,前后看了4遍。应《贵州大学学报》编辑朋友之邀,我欣然接下了访谈陆庆屹导演的任务。为准备此次访谈,我做足功课,把半年来各种访谈文章、视频和学术论文搜索出来细读并整理,尤其是把“饭叔”的豆瓣主页10年来所有的帖子都通读了一遍,与散文集进行文本比较细读。可以说,关于《四个春天》我太熟悉了,有种老朋友似的亲切和熟稔。就差一趟贵州独山的旅行,便圆满了。

因陆庆屹导演的行程一直很赶,而我也在毕业季的兵荒马乱中,一再修改的访谈大纲和微信约期,最终访谈还是停摆。自《四个春天》进院线起,陆庆屹导演不断被各种访谈狂轰滥炸,已经很有些话语疲劳了。在梳理访谈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是一个不愿意自我重复的访谈者,同样的问题每次都努力说出点儿新的东西。如此密集型的话语场劳心累神是很可以理解的。就在《四个春天》热点还未散去的同时,他已经开始了新的工作计划,需要全身心投入。

在放弃此次访谈计划后,整理这半年来自己的研究路径,突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网络民族志研究案例。恰好,本学期承担2018级传播学研究生课程《新媒体研究》的教学,在研究方法的讨论中引入了网络民族志方法,并推荐了《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指导》[3]作为阅读书目。在引导学生对新媒体文化进行网络民族志研究的过程中,我无意中也操练了一次:在以豆瓣社区为主体,辅以腾讯视频、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朋友圈,多种新媒体平台构成的话语场中,研究者“我”(12年的资深“豆友”)与研究对象陆庆屹(明星“豆友”)两个主体相遇。原本要在访谈中讨论的“陆庆屹创作《四个春天》”这一话题,以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寻到答案,实现一场“主体间性”[4]对话。

于是,有了这篇不像学术论文的研究文章。无意之间,把个人感兴趣的纪录片研究与新媒体研究打通,是把纪录片“发现”的效能落地的一次好玩的尝试。

二、基于豆瓣社区和腾讯视频的网络民族志研究路径

《四个春天》的创作,起于在豆瓣发帖。豆瓣号称是中国(或者用“华语”更确切)文艺青年的集合地。“文青”这个标签与陆庆屹的个性特征很契合。10年间,陆庆屹一直活跃在豆瓣社区,成为积极的豆瓣大V、明星“豆友”。他在多次访谈中说过豆瓣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5]在与他简单的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他是重度“豆瓣挂”,个人动态更新最快、最全的就是豆瓣,而微信只是对外联络的工具而已。他近期發了一条动态:“如果有一天豆瓣忽然不在了,我就不在豆瓣了。”——有立书铭志的意味。研究陆庆屹的创作,豆瓣是主要场域。

以豆瓣为基地,对“陆庆屹创作《四个春天》”这一话题进行资料梳理的过程很愉悦。豆瓣一直是我观影、看戏、读书、追剧等文艺活动的集散地,也结交了一批兴趣相投的“友邻”。大家以文字取暖,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熟悉的话语场,很容易在关注者主页上,通过爬梳Ta的相册、日记、豆列、广播(动态、转发、标记看过或想看的电影/书等)、留言板、小组、线上活动、同城活动等主要板块,找到你感兴趣的信息而不打扰对方。“饭叔”的日常活动轨迹在豆瓣上很清晰。每次遇到开心的访谈,他都会在主页上推。比如和“友邻”二十二岛的对话,与李诞的对谈节目等。根据这些文字资料,从豆瓣链接到腾讯视频(“二十二岛”主页的日记《和饭叔聊天》中嵌入了访谈视频[6]),找到《和“饭叔”陆庆屹聊天》《思念物语:六公里——李诞与陆庆屹聊思念》等视频资料。而腾讯视频根据观看主题推送出相关视频节目:新华社视频《新华访谈》、北京时间《对谈》、新华网《思客》等系列以陆庆屹为主题的影像资料。第二个研究场域就这样自动显现。

微信自然也是一个研究场域。虽然陆庆屹在朋友圈发动态不积极,但是关于个人资讯的微信公众号随手推送还是很便利的。从他的朋友圈中分享的资料有:微信公众号“陆庆松”发布的《四个春天》主题曲手稿和歌词,[7]微信公众号“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转载的多维新闻记者对陆庆屹的访谈,[8]微信公众号“小众先锋”发布的采访2018FIRST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的文章。[9]微信的搜索功能也便于在微信公众号中聚合整理相关资料。

第四个研究场域是土豆视频。在“饭叔”主页读到一个帖子《向支教老师致敬》(2012.09.27),文中分享了关于“玄奘之路”支教项目的3个短片。由此贴链接到土豆视频,这3个视频是ID“答案在别处”上传的。此ID共有16个短视频作品,包括《四个春天》预告片。从上传时间等线索来看,这个ID应该是陆庆屹本人。豆瓣帖中介绍陆庆屹义务参与这几个支教短片的制作,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剪辑。可见,在开始创作《四个春天》之前,他已经在文字、摄影、剪辑等方面做了各种准备。《四个春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陆庆屹虽然是纪录片新人,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但是他在豆瓣社区的10年创作是个厚积薄发的历练过程。据“二十二岛”的访谈介绍,《四个春天》路演结束之后,陆庆屹和自己的偶像周浩导演合作,为周浩的新作《一年》做剪辑。可见,他在剪辑方面的功力是获得认可的。

“饭叔”豆瓣主页的所有帖子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光阴寂寂》(2014.2.20)。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强烈画面感、情感饱满的诗意和情绪性思考,都深深打动了我。文中出现的那个在家中天井望星空的图,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海报。此帖收录到散文集《四个春天》里,作为文集第一篇,可见作者个人或编辑对此文的偏爱。在书中,此文处理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这也是书中唯一如此排版的一篇。作为电影研究者,在课堂上我多次和学生分享一个观点:当前的中国年轻导演中,如果在文字与画面两个维度都感觉强烈且有才气(或说个人风格突出),那就一定能成功,比如魏德圣、林书宇、忻钰坤、毕赣、张大磊等。陆庆屹也是一个例证。在年初的北京时间《对谈》节目中,陆庆屹对主持人说:在准备自己的下一部作品,是一个以故乡为背景的青春片,已完成剧本,正在打磨剧本中。对于这部作品,我是满怀期待的。

不难发现,陆庆屹关于自己的电影创作有着清晰的理念思考和美学追求。散文集《四个春天》的最后一篇文章《想做就去做》,篇名来自侯孝贤访谈的启示,是全书的结语部分,与序言(《代序:关于〈四个春天〉的一些小事》)呼应,总结整个创作过程,尤其是剪辑、成片、放映、获奖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作者明确分析《四个春天》的创作过程:用一种“超越日常表达的意识”去审视自己熟悉的故乡生活,表现出“审美的陌生化”效果。从生活现实到艺术作品,这是关键的一步。更全面地阐释自己的创作理念是在新华网“思客”节目:“《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的诗意生活”。陆庆屹面对镜头讲述《四个春天》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对摄影、节奏、影像风格等方面的思辨性阐述。这个视频资料我看了好几遍,发现陆庆屹是一个独白讲者,这次讲述的深度要比所有的访谈都强。也正是这个发现,让我对放弃准备已久的访谈释然。既然他已经说出了一切,让我们耐心去发现吧。

在通读“饭叔”豆瓣主页的帖子时,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作为资深“北漂”,在北京长期的都市生活中,他一直保有对故乡的真切记忆并用文字梳理。这是《四个春天》创作的扎实基础。在其早期的帖子中,有《麻尾记忆》(2011.11.26、30)[两篇,在书中收为一篇,补充了照片]、《贵州的人文风俗简介》(2012.9.6)、《贵州话精华》(2012.12.6)、《独山城的水》(2013.3.23)、《独山话》(2013.9.10)、《贵州的早餐》(2013.6.13)、《贵州各地特产汇总》(2017.7.30)等。这几个帖子都很长,内容很充实,表明陆庆屹一直有着明确的地域文化兴趣指向。读了这些帖子,你就会明白影片《四个春天》里令人感动的浓郁的乡土气息从何而来。[10]

据帖子中的文字描述,陆庆屹的老家麻尾是个依山傍水的小镇,周边是苗族和布依族的村寨。麻尾每逢五、十日赶集,对山歌。山歌习俗在影片中大家都感受很深。而在多维新闻记者的采访中,也提到过陆妈妈是布依族。影片中关于节令风俗虽然着力不多,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陆妈妈嘱咐说,你们别忘了这些(习俗)。还有一个细节,葬礼上老人歌咏的场面,一下子让我想起《冥王星时刻》(2018,章明导演)中作为主线的《黑暗传》。这些丰富的具有民俗风味的细节,使得影片有种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论述的文化旨趣。[11]

在多次访谈中,陆庆屹都提到过:影片囿于篇幅,大量的素材都舍弃了。可以想到,其中一定有很丰富的地域文化影像。这些也许在其今后的电影创作中被采用或呈现。目前他正在创作的青春片剧本,就是对此的正面回答。我们有理由相信,又一个执著的贵州文化影像书写者已经出现。

结 语

在《思念物语:六公里——李诞与陆庆屹聊思念》节目中,我们看到第五个春天的故事:2019年春节陆家在贵阳大聚会,大家庭载歌载舞的欢乐,身体衰弱的陆爸,坚强微笑的陆妈,沉默安静的陆哥,唱歌落泪的陆庆屹……圆了喜欢《四个春天》的观众追问、等待的心愿。生活仍在继续。只要陆庆屹持续电影创作,我们依然有机会见到独山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风景。

同为“70后”,我对“饭叔”文字和影像中回忆的物质贫瘠却开心的童年时光很熟悉。那是一个难忘的时代,精神生活并不单薄。陆爸随口吟唱的乐曲中,明显有着浓厚的苏联文化印记。那一代的知识分子都受到苏联文化(文学、电影、音乐等)的滋养。可见,一个家庭的故事见证了一个时代。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我在课堂上,一再和学生们分享这样的观念: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无论是创作纪录片还是欣赏纪录片,我们从中不仅仅发现了他人的故事,更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在“饭叔”豆瓣主页的日记中,有一个《花园日记》系列,从2015年7月1日开始,到2018年6月13日更新到系列7,记录他在北京独自生活的院子里种花养草的经历。阅读时,恍然间陆庆屹导演的身影与独山家中浇花的陆爸叠在一起。所以我用了这句“70后”很熟悉的歌词“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作为此文的标题。参考文献:

[1] 陆庆屹豆瓣主页,“起床,吃饭”[EB/OL]. https://www.douban.com/people/luqy/.

[2] 陆庆屹.四个春天[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9.

[3] 罗伯特·V·库兹奈特,叶韦眀.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指导[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4] 关于如何通俗地讲解“主体间性”这个概念[EB/OL]. 知乎问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99927.

[5] 陆庆屹,孙红云,张浩.《四个春天》导演访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3).

[6] 和饭叔聊天:“感知者”陆庆屹的潜行之旅[EB/OL]. 二十二岛主豆瓣主页, https://www.douban.com/note/705186744/.(2019-01-28).

[7] 为《四个春天》歌唱[EB/OL].微信公众号“陆庆松”,(2019-01-04).

[8] 对话《四个春天》导演:性情中人拥有更多平行宇宙[EB/OL].微信公众号“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2019-01-28).

[9] 采访2018FIRST最佳纪录片《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EB/OL].微信公众号“小众先锋”,(2018-08-20).

[10] 于丽娜.《四个春天》:拙朴影像下的诗意栖居[J].影博·影响,2019(01).

[11] 孫红云.真实的家庭剧:评纪录电影《四个春天》[J].当代电影,2019(02).

猜你喜欢
创作
习作转化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关于创作
创作你的四格漫画
睡觉
创作失败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