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梅
摘要: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50例进行研究,参考组和探究组各25例。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探究组同时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把病人对所受治疗的评价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探究组的疗效比参考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显著由于参考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随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呼吸衰竭;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79-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很高,表现为肺部功能受损,呼吸气流不畅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进行性发展,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肺部长期受到有害气体、颗粒的入侵而引起炎症反应,病情迁延不愈而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伴随有呼吸衰竭症状,为了快速缓解症状,常用无创通气治疗,指的是通过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不对患者造成损伤又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现将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50例(参考组和探究组各25例)纳入研究。患者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7.63±6.24)岁,病程1.5-12年,平均(5.75±1.50)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可比性强,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采用沐舒坦治疗,30m妙次,一天3次。同时进行吸氧治疗,将1ml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加入到5ml的生理盐水中供患者吸入。探究组患者另附加进行无创通气治疗,使用正压呼吸机进行治疗,设置平均气道压设置10.0cmH2O,振幅频率10Hz-15Hz,吸氧浓度0.6.
1.3综合护理方法
1.3.1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包括每天的输液、环境、饮食、排泄护理等,特别是要注意前加强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1.3.2心理指导 向患者简单介绍所进行的治疗步骤,让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防止积蓄不良情绪后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
1.3.3咳嗽护理 掌握了有效咳嗽技巧有利于促进疾病预后。为彻底清除分泌物,先指导患者深吸气后立刻屏住呼吸,然后突然打开声门咳痰,此时胸内压增加,声门突然打开后痰液可以得到彻底清理。
1.3.4呼吸机消毒护理 做好呼吸机使用前及使用后消毒处理,清洁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对呼吸机造成显著干扰。
1.3.5体能护理 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应该控制好患者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最好不要出现轻微的气促或心慌,并逐渐增加强度。
1.4疗效判定 痊愈:无肺部哮鸣音,呼吸衰竭缓解;显效:肺部仍能够听到哮鸣音,其他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無效:肺部仍然存在严重的哮鸣音,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有加重倾向。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x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工具统计分析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把计数资料进行X检验后发现P<0.05,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探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细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比较 治疗后变化比较,探究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效果显著。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慢性肺阻塞疾病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严重威胁生命。为迅速缓解症状,通常使用无创通气方法进行治疗,使得已经发生萎缩塌陷的肺泡重新获得气体交换的功能,迅速交换肺组织内的气体快速提升肺内血液的氧合浓度,可以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本次研究中,探究组和参考组都进行了吸入雾化治疗,迅速缓解肺部阻塞症状,为了保持较为持久的效果,探究组又进行了无创通气及综合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无创通气治疗及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有助于缓解呼吸衰竭,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