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凤清 付慧娴
摘 要:依据自组织理论,全面分析了创新集群的自组织特征、自组织条件和自组织形式,并通过分析创新集群的熵流变化,构建了创新集群的熵变模型,进而深入探讨了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动力和协同机制。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归纳出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机理,揭示了创新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自组织规律,认为创新集群在正负熵流变化和正反馈机制的影响下,经历了“微涨落-巨涨落-远离平衡态”的变化过程,并通过竞争、技术创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及内外部非线性动力机制进行自调整,进而促进创新集群向有序方向转变,如此反复迭代、逐步实现优化升级。
关键词:创新集群;形成机理;演化路径;自组织;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 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4-0448-09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创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集群为企业识别市场机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和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群转型的关键。由此,各国学者纷纷对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与演化路径展开了研究。
Ivanova I A,Leydesdorff L[1]根据大学、产业、政府三个主体要素组成的三螺旋结构,将创新集群比作一个具有多个主体要素的复杂系统,其同样具有螺旋结构,并通过内部各主体要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系统进行逐步优化,进而使创新集群达到更高水平。Xie X M等[2]学者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创新集群的创新过程,利用集群资源、集群网络和集群环境3个要素组成的驱动力模型分析创新集群,验证了这3个要素对创新集群的积极作用,即拥有丰富资源,注重资源共享和善于利用网络的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加快其创新过程。沈小平和李传福[3]提出创新集群能够有效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并从创新集群的形成特征和形成条件出发,探讨了创新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创新集群动力要素的五大作用机制。王志强[4]基于创新集群的视角,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发展手段。
近些年也有学者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对创新集群的研究。Cai等[5]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创新集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将创新集群的形成和演变分为企业集群,创新集群和循环创新网络3个阶段,并提出只有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充分调动和发挥集群竞争协同自组织机制,才能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Zheng He等[6]人认为创新集群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性系统,并开发出创新集群自组织演化过程的分析框架。郭利平[7]认为创新集群是一个自组织、自协调、自适应的复杂系统,其运用耗散结构、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的方法,从外生性和内生性创新集群两个方面出发,研究了市场机制、外资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自组织进程中的演化路径。王军华[8]基于自组织理论,阐述了电子商务市场网络架构的复杂性,并对其网络演化机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张玉利、白峰[9]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两阶段演进模型,对众创空间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优化,促进了众创空间的形成与演化。程强,石琳娜[10]基于自组织理论,从演化的动力条件、诱导因素、演化路径、演化形式四个方面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为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动力。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创新集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创新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具有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并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着能量、知识、信息的交换,整个系统在不断地进行动态演化与发展。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多采用个案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方法对创新集群的局部特征进行研究,缺乏对创新集群在复杂环境下的自组织演化特征、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全面分析。因此本文结合创新集群的自组织特性,运用自组织理论对创新集群的演化规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为创新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性分析
1.1 创新集群自组织特征
依据自组织理论,创新集群的自组织特征主要包括5个方面。
1.1.1 集群要素的自增强性
创新集群自身对环境有较高的适应性,其内部企业能够在技术、资金和人力等要素的支持下,通过组建新企业或在现有成熟企业的基础上衍生新企业,来达到企业“自生长”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集群的规模逐渐扩大,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此时会吸引更多创新性企业的加入。如此循环,集群效应进一步放大,竞争优势大幅度提高。
1.1.2 集群创新能力的自放大性
创新集群的自放大性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是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在创新集群中,大量创新企业的加入导致集群内竞争压力增大,这种竞争压力的自放大反而能够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利于集群的技术创新[11];其次,创新集群内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空间集聚状态,集群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联系更加便利,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传播与分享,同行企业相互交流、学习、模仿,这种技术整合能力的自放大能够有效促进技术的优化升级;最后,创新集群中存在高度抽象化、难以通过标准化形式传播的隐形知识,创新集群为隐形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12]。隐性知识可以通过集群企业员工的深入交流和频繁沟通进行自传播。
1.1.3 集群系统的自调整性
创新集群和与之相关联的组织共同行动、并行决策,从而确保系统的一致性和协调稳定性。由于单个企业或组织的决策会对整个创新集群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或行动时。往往会在相似甚至相同的行为准则上达成共识。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准则能够促进创新集群内部企业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促进各成员企业之间的稳定合作。
1.1.4 集群环境的自适应性
创新集群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新的组织形态和新功能的出现,创新集群内部各创新主体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改变营销策略、变革组织结构等等。
总之,创新集群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这种对外界环境的自适应性能够有效促进创新集群的有序发展。
1.1.5 集群的迭代趋优性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其在远离平衡态的区域反复迭代,逐步趋优。创新集群从出现到形成再到优化升级,需要经过无数次的突变。当发生突变时,集群经过自重组、自调整,逐渐达到一个吻合点,进而使集群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随后又会发生新的突变,经过无数次的迭代循环过程,创新集群逐步实现优化升级。
1.2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条件
1.2.1 开放性是创新集群产生自组织演化的前提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由于无法从外界吸收负熵,整个系统的熵值会不断增大,进而趋于无序、混乱、逐渐丧失活力。系统只有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有可能维持其整体结构的稳定发展。
在开放的条件下,创新集群与外界进行物质流、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等熵流的交换,一些因素会对此交换过程产生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差异、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区域服务水平。这些经济、技术、文化、服务以及主观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会激发创新集群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当创新集群中流入的熵流大于流出的熵流时,系统会发生自组织转变。因此一个开放性的环境是创新集群进行自组织演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图1为创新集群开放性分析框架。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的这种开放性并不是是毫无节制的,系统从外部吸收的熵流可正可负,还有可能为零,在过度的开放条件下,当系统吸收的正熵流大于负熵流时,系统的混乱程度反而会增加[13]。因此,创新集群要保持系统适度开放,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有利于系统有序发展的负熵流,例如推动创新企业不断发展的资金、技术、知识、信息等,同时从系统内部不断输出不利于集群发展的正熵流,如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企业内部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
1.2.2 远离平衡态是创新集群从无序、混乱状态向有序状态过渡的基础
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会具有足够大的推动力,促进其向有序方向发展。创新集群作为一个活跃的动态系统,频繁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集群在资源分配、成长状态等方面处于非平衡状态,这种非平衡结构正是集群内不同程度的多样化特点造成的。因此,非平衡变化机制是创新集群自组织的前提,具体如图2所示。在内部分化以及整体的强化作用下,创新集群远离平衡状态需要在原有内部机制的作用下,借助市场需求、技术革新、制度创新、竞争机制、合作机制以及正反馈机制等相关力量的推动,最終使创新集群系统内部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和专业化。
市场需求、技术革新、制度创新是创新集群远离平衡态的三大动力条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新技术、新产品被引进,加上消费者不断增多的个性化需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创新集群成员需要不断打破技术瓶颈,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并努力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原有集群远离平衡态。除此之外,人在整个创新集群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与人有关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本是创新集群企业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因此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创新集群企业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讲,制度创新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三大动力因素通过竞争、合作、正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作用。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和合作是创新集群企业面临的基本形态,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战略目标、整合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竞争能够增加整个创新集群系统的差异性,合作通过促进各系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使各子系统之间出现差异化的互补性,二者为系统远离平衡态创造了自组织条件。除此之外,创新集群企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型企业,而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边际报酬递增,在正反馈机制的影响下,报酬递增相关部门会形成不同的经济路线,进而导致了创新集群不断分化,远离平衡态。
创新集群远离平衡态后,由于系统内各要素以及不同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造成了集群内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差异化。从组织整体的视角考虑,创新集群远离平衡态会表现出两种特征,一是由于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差异性而导致的系统多元化,二是由于创新集群子系统的不断分化促使系统趋向于专业化。
1.2.3 非线性作用是创新集群自组织演化的动力和必要条件
复杂系统内部存在的“微涨落”之所以会形成“巨涨落”,是因为系统内部各主体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同要素之间有多种组合方式,导致系统内部包含大量的组合单元,系统结构呈现多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创新集群作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交流、合作、竞争等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作用效果要远远超出系统单一要素叠加产生的线性作用效果[9]。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作用加速了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促进创新集群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优化升级。
1.2.4 涨落是创新集群自组织演化的诱导因素
系统只有具备涨落或起伏的变化,才能发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使体系离开原来的状态,发生质的变化进而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市场需求变化、技术革新、政策变革等都会导致创新集群发生涨落。创新集群内外各要素相互作用,当作用效果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会通过正反馈机制将涨落进一步放大,形成“巨涨落”。创新集群通过自学习、自适应、自调整的方式找到内外涨落的耦合点,进一步使系统达到和谐状态[14]。系统由“微涨落”到“巨涨落”再回到稳定状态的循环过程,能够不断打破系统原有的平衡,实现集群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升级,激发整个集群系统的进步与演化。
1.3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形式
创新集群在演进过程中,受非线性作用和正负两种不同反馈机制的影响,会形成超循环组织,这种组织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基于不同的视角,创新集群会形成不同的超循环结构。图3为创新集群基于四种不同视角形成的超循环结构。
在创新视角上,由于高新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特点。创新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必须相互合作,构建共享创新平台,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互补才能达到创新目的。创新集群中的企业以及政府、高校、中介机构、科研机构经过长期的交流与协作,加大各机构与技术、资金以及信息等要素的发展互动,有利于快速融入创新环境,促进技术创新。例如政府为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研究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政府和企业培养相关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企业通过市场调研、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手段与高校、中介机构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加速了各要素之间的循环互动发展,促使企业和相关机构形成基于创新网络的超循环组织。
在经济视角上,创新集群企业作为超循环过程的重要载体,必须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达成互赢的交易,进而实现协同发展。创新集群内部企业可以利用相近的地理优势来增强企业之间的交易强度,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企业之间的分工优化,形成基于分工交易的超循环组织。
资源视角上,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地方公共资源紧密联系。创新集群企业通过和交通、技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公共资源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促进创新集群自组织的发展。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反馈机制,促使企业形成资源共享的超循环组织。
在社会视角上,考虑到社会资本和人际关机对创新集群企业的重要影响,企业之间需要建立合作或契约关系来不断提高自身发展水平。此外,企业内部人员的沟通与协作也会加速企业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促进企业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企业内外也存在着竞争关系,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通过竞争和选择,一部分企业会被淘汰,一部分则会取代原企业,这种竞争关系有利于社会进化超循环组织的形成并促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
2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分析
2.1 创新集群的熵流
创新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其有序程度需要用熵值进行衡量,普利高津指出开放系统中的熵变化由系统内部产生的熵流diS和系统外部产生的熵流deS两部分组成,其中系统内部产生熵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整个系统的熵流变化为两部分之和,即dS=diS+deS。根据熵增原理,diS总是为正,deS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熵值与系统有序化结构的形成呈反比例关系。因此,若想要使创新集群系统朝着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必须不断向外界吸收负熵流抵消系统内部的正熵流,同时注意调整影响正、负熵流产生的因素,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有序化演进。
2.1.1 正熵流
创新集群系统只要处于运行状态,就会产生正熵,正熵的来源可以歸结为4个方面:第一,创新主体在能力、知识水平、利益以及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对创新产生阻力。第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在这种复杂的合作关系下主体之间信任程度会因此而降低,因此这种信任障碍也成会创新的阻力。第三,创新集群系统内要素众多,各要素之间不可避免出现比例失衡的现象,例如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资源调配不合理等现象,各要素之间协调性的差别会对创新系统造成结构性障碍。第四,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外部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的不稳定性,也会给创新系统带来冲击。
2.1.2 负熵流
创新集群系统与外部环境要素进行交换所产生的负熵可以抵消系统内部由于要素不协调所产生的正熵,进而使系统趋于稳定。负熵主要来源于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能量、信息、人才的流动以及各种物质流、技术流的支持,其中物质流包括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原材料等,技术流包括一些科研成果、新产品、新工艺的引进等,不同的技术流在企业内部形成技术差异化优势,加速了创新集群的演化进程[15]。除此之外,好的文化氛围也促进了创新集群的形成,营造和谐的创新文化建设氛围不但会吸引高新企业的聚集,更为创新集群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创新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
此外,创新集群系统内还存在一种基于时间概念产生的熵流,这种从系统外部吸收的熵流起初并没有对系统产生影响,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才对系统产生影响[16]。这种熵流可正可负,正熵流包括了由于接收误导性的环境信息而对集群总体的战略方向判断错误,或由于引进不恰当的知识或技术而造成了对公司现有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情况。负熵流包括由于创新集群对先进人才的合理引进和利用而对集群产生的良好作用,以及创新集群通过从外部引进先进知识,经过知识转移、知识再创造等过程,产生了新的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等情况。
综上,可知企业内部时刻产生正熵流,为创新集群系统的发展带来阻力,系统为减小阻力,抵消正熵流,会从外界吸收负熵流。然而在此过程中难免会由于判断失误进而错误地接受正熵流。其次,由于不同时间段熵流产生的作用不同,创新集群内还存在延时产生影响的正熵流和负熵流。最后,由于创新集群的成熟度不同以及外部环境辅助要素对创新主体要素的支持程度不同也会产生正、负两种熵流。创新集群的熵流变化过程如图4所示。
图4为创新集群在某一时刻t的熵流变化,其中,R为创新集群系统内的创新要素,包括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等;diSR为创新集群在t时刻产生的正熵流,其既可以是系统内部产生的,也可以是从系统外部吸收的,可以理解为系统创新要素的流失;deSR为创新集群在t时刻从外部吸收的负熵流,表示对创新要素的有效利用;U为创新集群系统的创新要素,只是这些创新要素当时没有发挥作用,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对系统产生影响;diSU,deSU分别表示系统之前从系统外部吸收的正熵流、负熵流,在t时刻才发挥作用;K表示辅助要素,其对创新主体起支持作用,主要通过创新集群的完善程度表现出来,diSK为辅助要素对创新主体的支持度不高,不能促进各主体的良性合作;deSk则表示辅助要素对创新主体有较高的支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集群发展相对完善。
2.2 创新集群的熵变模型
为了对创新集群系统的熵变过程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本文参考文献[17],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在创新集群系统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图4的熵流变化过程,建立创新集群的熵变模型,提出以下几种假设。
假设1:创新集群系统的总熵为
其中Q为某一时刻的创新集群产出;diSR,deSR,diSU,deSU,diSK,deSK所表示的含义在图4中已作解释,故在此不再过多解释。
1)若ΔE(dS)<0,表示创新集群系统从外界吸收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的熵增,此时,创新集群系统处于积极发展状态,其内部各主体要素能够良好协作,促进创新集群向着稳定有序的方向演变。
2)若ΔE(dS)>0,表示输入创新集群系统的负熵流小于系统内部的熵增,創新集群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整体呈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状态。
3)若ΔE(dS)=0,表示创新集群系统吸收的负熵流与系统内部的熵增相等,即整个创新集群系统与初始状态相比并无大的波动,此时系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3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动力和协同分析
3.1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动力
创新集群系统包含众多要素,各要素和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会导致系统内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其导致的一系列变化会造成创新集群内部的突发式涨落。根据作用环境不同可将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来源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根据动力要素不同可分为创新动力、环境动力和竞争动力。其中创新动力属于内部动力,环境动力和竞争动力属于外部动力。系统内部动力是指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系统功能的改变,外部动力则主要源于系统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且外部动力可以通过改变对创新集群的作用方式直接对创新集群的形成造成影响,也可以通过影响内部动力对创新集群的形成造成间接影响。外界不断更新的环境推动内部动力要素,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创新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内部核心动力,创新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来源于科技进步、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创新的制度政策等。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中介机构的积极配合构成了创新集群的环境支持动力,它们的共同作用有利于为创新集群系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创新集群系统内部各主体要素间、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一直存在激烈的竞争,竞争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18],能够带动企业不断提高核心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促使集群具备更高的敏感度,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市场最新动态和最新前沿信息,加快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与研制。因此环境动力和竞争动力两种外部动力都是集群企业内部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与集群企业内部动力共同作用,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图5为创新集群的动力分析框架。
3.2 创新集群的自组织协同
创新集群协同的关键在于它能够通过集群中各主体要素的相互配合,促进系统结构朝着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集群各组分之间的知识流动、信息传递、技术交换等能够促进集群不断创新,优化系统结构,促使系统内部形成知识、技术、资源等分享机制,各创新主体能够在共同目标的驱动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与协作。另外,创新集群系统通过自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结构的有序程度以及自适应、自调整的能力,促进集群有条不紊地发展[19]。
创新主体要素之间形成的协同机制为创新集群的自组织运行提供动力,因此创新集群对创新主体的创新功能有内在要求。首先,创新集群主体要素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创新集群的动力系统。其次,协同机制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的或从外界获取的创新要素,通过激发动力要素优势的提升路径来推动集群原有以及新获得创新要素的快速转变,从而迅速获取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另外,协同机制作为创新集群的内部推动力,自身也能够进行自生长、自增强和自优化,表现为自组织演化的显著优势。创新集群动力系统与协同机制之间的自组织调整结合协同机制自身的演化和自我繁殖能力,共同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本文从环境动力、竞争动力及创新动力三个方面出发,构建创新集群自组织协同机制,图6为创新集群自组织协同机制分析框架。
4 创新集群自组织形成机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创新集群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其演化的整个过程当中,涨落一直存在,既包括由于技术进步、需求变化、政策制度改变等因素引起的外部涨落,又包括由于企业内部资金、人才流动,企业创新文化、创新精神的更新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内部涨落。当系统受到各种随机涨落因素的影响后,原有的稳定秩序遭到破坏。对于小幅度涨落,集群系统会通过自组织机制围绕某一平稳状态上下波动直至恢复到稳定状态。而当微涨落通过各要素间的正反馈作用发展为巨涨落时,创新集群系统会在内部主体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的作用下,通过非线性作用向符合创新集群发展的技术范式演化,并通过对集群内的资源等进行重新组合,促使创新集群由混乱无序化向有序化发展[20]。
创新集群系统的总熵值在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同时会不断发生变化,创新主体之间的本质差异、竞争关系、集群内部要素比例失衡,集群外部环境不稳定会导致正熵流的增加,此时创新集群系统要想保持原有活力,实现持续发展,就需要有负熵流的进入,进而抵消集群内部的正熵流。负熵流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例如创新集群内部主体要素通过积极配合、相互协作,促进创新集群朝着有序的方向衍生、分化;保持一个开放的环境,从外部吸收有用信息、引进先进技术、招纳优秀人才、合理利用资源;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加大对创新集群支持等。此后若系统总熵流大于零,系统会发生微涨落,总熵流低于临界点,创新集群系统演化发展会围绕某一平衡位置上下波动,通过内部自稳定机制维持原有稳定状态;总熵流高于临界点,创新集群系统会在正反馈机制和竞争合作机制的共同影响下,由“微涨落”变为“巨涨落”,系统远离平衡态,结构变得不稳定。“涨落”的积累使创新集群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推动创新集群走向“混沌的边缘”,进而发生突变[21]。在此基础上,创新集群内部形成以环境、竞争、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协同机制,这种协同机制能够支配创新集群以新的方式演进,其与非线性动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新的耗散结构的形成。当系统再次失稳,通过集群内子系统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会再次经历从混沌无序状态向有序结构的转变,如此迭代循环,优化升级。创新集群自组织机理如图7所示。
5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创新集群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其熵值会不断发生变化,造成集群发展不平衡,随机涨落由此产生。根据涨落发生的程度,创新集群内的企业采取相适应的行动,将会对创新集群的发展产生正面影响。本文就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演化路径及发展特点,为创新集群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一个开放的环境是创新集群系统演化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不断吸收负熵流来实现系统的优化升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促进负熵流的流入:集群内部加大合作力度,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技术流的流入;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促进创新集群系统中的人才流动,促进知识流的流入;集群内各主体与相关组织机构积极配合,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促进信息流的流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吸引优秀创新企业的加入,不断提高创新集群系统的整体实力。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调整职能定位,充分發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制定促进创新集群发展的政策,并确保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支持高校以及相关机构与创新集群企业的优化合作,始终坚持创新型企业的核心地位;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强化科研水平,不断吸引高科技水平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创新集群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加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构建力度,促进高新技术资源共享。
最后,加强创新集群企业之间的协同网络建设,集群企业要培养自组织意识,不依赖企业原有的固有路径,而是在企业之间建立畅通的互动和合作机制,在创新集群内部形成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创新主体组成的多维空间网络,提高空间网络内资源利用和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创新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对集群内出现的随机涨落迅速做出反应,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市场机会,促进创新集群内部的知识扩散以及集群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Ivanova I A,Leydesdorff L.Rotational symmetr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4,86(340):143-156.
[2]Xie X M,Wu Y H,Ma G X.Driving forc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owards innovative clusters:accelerating the innovation process[J].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2016,24(02):1-18.
[3]沈小平,李传福.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4):144-148.
[4]王志强,李 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型与形成路径:创新集群的视角[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03):159-168.
[5]Cai S,Jiao J,Xiang Q.Research 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innovative networks[J].Energy Procedia,2011,5(08):1519-1524.
[5]He Z,Rayman-Bacchus L,Wu Y.Self-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a transition economy:A proposed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evidence from China[J].Research Policy,2011,40(09):1280-1294.
[6]郭利平.基于自组织的创新集群演化机理及其对策[J].企业经济,2015(09):58-62.
[7]王军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电子商务市场网络演化机制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02):81-83.
[8]张玉利,白 峰.基于耗散理论的众创空间演进与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01):22-29.
[9]程 强,石琳娜.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6,30(04):22-26.
[10]Dalum B,Pedersen C R,Villumsen G.Technological life-cycles:lessons from a cluster facing disruption[J].European Urban & Regional Studies,2005,12(03):229-246.
[11]Casanueva C,Castro I,Galan J L.Information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mature industrial cluster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05):603-613.
[12]李 葳,那 娜,胡艳婷.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熵变模型构建[J].科技与管理,2013,15(03):49-53.
[13]甄美荣,李 璐.基于代际差异的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自组织演进模型[J].中国科技论坛,2018(04):138-147.
[14]Menzel M P,Fornahl D.Cluster life cycles-dimensions and rationales of cluster evolution[J].Jena Economic Research Papers,2007,19(01):205-238.
[15]宋 婧,丁 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创新集群熵流模型建立探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8):5-7.
[16]张 虹.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集群创新系统形成及演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33-35.
[17]Haken 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M].New York:Springer-Verlag,2011.
[18]井然哲.基于自组织协同论的企业集群系统发展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02):52-54.
[19]霍明连,李知渊,王新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6,18(04):42-47.
[20]姜 江,胡振华.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08):86-90.
(责任编辑:严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