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那要怎么奋斗,才能把农村变成世外桃源呢?罗江人为我们做了个榜样。
罗江地处成都平原,远离都市,是个小地方。人们都说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但小地方罗江,这几年的变化也足够令人称奇。刘裕国、何竞的《向往》,就用82个充满泥土气息的小故事,为读者讲述了罗江的改变。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其中两个小故事,去看看罗江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吧!
骑龙村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成片的地,都没人种。村书记罗中海和老婆念叨,“你说农民都不种地,中国十几亿人,吃啥啊?”2003年,一个朋友说可以承包土地种粮食,罗中海一听,就激动了。一年到头都不得空。虽然累得掉了几斤肉,晒得黝黑黝黑的,但算下来的话,一年有四五万的收入!他爱上了这块土地,每当汗如雨下,他都觉得自己充满了干劲。
2008年汶川大地震,罗中海带着村民去抗震救灾了,实在没时间照看那么多地,才忍痛退掉了一些。但他心中对于土地的深情,一直没有消失,等到时间和精力都允许了,他又承包了400亩土地!这次他用一种新的方式种粮食——“托拉斯”式。“托拉斯”就是大,大到“统一管理,规范管理”!现在他已经有了1500亩土地,每年都雇几百个农民在地里干活,忙得热火朝天!
但是种粮也有风险,2013年,突然下了一場大暴雨,足足冲走了他10多吨粮食!被雨水浸泡,发霉变质的粮食,又有20多吨!这下可亏了他的老本,罗中海眉头都拧到了一起。
怎么办?要是遇上阴雨天气,沤上十多天,剩下的粮食迟早也要烂掉,怎么办?直到这个时候,罗中海才体会到种粮大户的辛酸。为了节省开支,他想到了小型的“风干房”,一次性能风干60吨粮食。在罗中海的带领下,村里种粮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都和他一样,有小型的风干房。这下,大家都不怕粮食发霉了,而且越种越有信心。
现在,罗中海成了种粮大户的代表。这份热爱支撑着他们,会一直干下去。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吴法勇,刚11岁,父母就离婚了,成了爹不疼、娘不在的娃子,吴法勇决定自己养活自己。为了混口饭吃,吴法勇啥事都干过,拉煤,挑水泥浆,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勉强干得下去。他就这样一路吃着苦长大,直到娶了老婆,生了孩子。
婚后的日子,应该能好过一点儿了吧,但没想到,命运仍旧没有放过他。2003年,他拉的车翻了,死死压住了他的脚!从那以后,他就成了三级残疾。
谁能想到,这样苦的一个人,竟然要搞承包,种青花椒。2014年,吴法勇决定要承包400亩地。妻子小邓当头就给他泼了盆冷水,“一个残疾人,又没摸过农活,搞啥子要种青椒?你是不是不要你的命了?”
但吴法勇却团鱼吃秤砣——铁了心。合伙人都撤了,他也要硬着头皮搞!2014年9月,他种下了第一批苗苗。吴法勇每天在地里溜达,简直把青椒看成了宝贝疙瘩。但是不久,青椒害病了。原来吴法勇买的是裸根苗,没有泥土的包裹,运过来的时候苗就已经干死了。那一刻,看着四万棵枯萎的苗苗,吴法勇欲哭无泪!那可是20万!吴法勇恨不得时间倒流,揍那时候的自己一顿!但他更怕的,是妻子失望的眼神。小邓到地里,只是缓缓地说了句“苗苗没了,再种上就是了。”吴法勇哭了,妻子又得陪他吃苦。
夫妻两个拿出最后的积蓄,进行了第二次栽种。为了防止苗苗被偷,及时照顾,两个人直接住到了山上,每天起早贪黑,总算是养活了苗苗。不仅如此,2016年,他们还在山上养了山鸡。
现在,吴法勇的青花椒已经上了规模,他还开了公司,经营自己的产品,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地的就业问题。这个残疾人,已经成了那里的一位名人,这是他自己靠双手挣出来的。
罗江,用10多年的时间,奋斗成了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一点儿没错。
《向往》里的故事,确实值得我们向往。希望这本书里面的奋斗精神,能在全中国的每一个乡村,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书名:《向往》,作者:刘裕国何竞 天地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好书项目组推荐。(源自仁仁阅阅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