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芝
摘 要:命题说话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达到的规范程度。着重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语规范程度和言语流畅程度。要在本测试项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方面需要扎实的普通话语音基础,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非语音失误。本文对测试中出现的非语音失误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应试者的注意。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非语音失误分析
甘肃省普通话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由四部分组成: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其中前三项由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系统评定,命题说话项由省级测试机构通过管理系统分配至2名测试员审听评分。四道题目中,“命题说话”一方面没有文字凭借,另一方面分值达到40%,所以是四道题目中最难、失分相对最多,也是应试者非常重视,又是心理上最害怕的一项。
命题说话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达到的规范程度。着重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语规范程度和言语流畅程度。要在本测试项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一方面需要扎实的普通话语音基础、一定的生活经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如果能减少非语音失误,最终的结果则会有明显不同。
一、语汇语法欠规范。
命题说话要求在说话时能准确运用普通话词汇,使用的句子符合普通话语法。
(一)误用方言词出于语言习惯,很多应试者会不自觉出现使用方言词语的情况,如馋得直流憨水(口水),把老鼠闹(毒)死了,这孩子真心疼(可爱),拿(她或他)疼得呻唤(呻吟)了起来等。
(二)濫用时髦语现时的一些流行语或缩略语,还没有被普通话认可,所以在考试时要谨慎。如:东东(东西),给力,帅呆了,酷毙了等。
(三)词语搭配不当由于是即兴的口语表达,所以很多测试者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如“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等
(四)错用方言语法句应试者经常会无意间说出方言语法的句子。如“你吃饭呢么吃馍呢?”“来了三天,我还把一个人都没有认下。”等.
二、缺乏自然流畅度
此项要求说话时语气语调自然,表达连贯流畅。
(一)口语化程度差命题说话考察的是口语表达下说普通话的能力,所以口语化表达尤为重要,但是很多应试者却把“说话”理解成了文采飞扬的“作文”,背稿或读稿明显,背离了“说话”测试的初衷。
(二)语速太快或太慢语速太快极易出现语音和语汇语法错误,太慢则会出现“字化”或“词化”的现象,使说话听起来反倒不流畅,甚至显得怪异别扭,听感上很不舒服。
(三)语气语调不自然
1.语速太慢表现的语气语调的不自然。
2.背稿、读稿出现的“朗读腔”和“朗诵腔”,听起来像读文章,而不是说话。
3.平时练习少或平时很少说普通话引起的语气语调生硬。
(四)口头禅太多由于语言习惯、心理紧张或准备不足,很多应试者在说话会无意识出现“口头禅”,如:“嗯,啊,这个,那个,是吧,也就是说”等。
(五)表达断断续续,支离破碎,甚至语无伦次。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心理紧张,另一方面是准备不充分,思路不清通,现想现说。
三、缺时
说话题要求讲足3分钟,缺时会视程度扣分。有些应试者因为不知道考试规则或准备不足,这一项也有失分情况出现。
(一)一段缺时
1.开头缺时很多应试人都是在十秒之后开口说话,按甘肃省的评分标准缺时十秒至二十秒就要扣掉一分,更有甚者在二十秒或半分钟之后才开口说话。
2.中间某一段缺时应试人在某一段由于思路不通,停顿时间较长,超过了规定的20秒的间隔。
3.结尾缺时应试人准备不足或不知道考试规则,过早结束说话,只能静等时间过去。
(二)断续缺时说话过程中多处停顿时间较长,按甘肃省的评分标准,虽然不会把所有这些缺时累计,但会选择缺时最多处扣分,而且多处停顿,很明显说话不流畅,会在自然流畅项酌情扣分。
(三)说话不足30秒(含30秒),说话成绩计0分。
四、朗读文本,即说话的内容为我们熟知的文章。如: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甘肃省的培训材料、名家名篇及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篇目等。如《我喜欢的季节》,把朱自清的《春》几乎一字不变的拿来用;《我向往的地方》拿作品29号《莫高窟》来用的。
五、无效话语,主要指出现与测试话题不相关的话语或简单重复相同的语句,提供的有效信息过少,严重影响了语义的表达。如《我喜爱的职业》,“我喜爱的职业是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三分钟里,翻来覆去就这一句。
六、离题,说话内容部分或完全与所抽题目无关。如“《我尊敬的人》,我尊敬的人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特别喜欢看《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一共有7部……”然后就开始详细介绍《哈利·波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常把《我喜欢的节日》说成《我喜欢的节目》等。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存在侥幸心理。
七、内容雷同,实行机测后,有些应试者会利用工作人员不注意带手机或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进考场,这样就造成了前后很多考生说话内容的雷同。
八、考试态度,这项虽然没有在评分项出现,但会影响到测试员对“命题说话”的整体印象,有时会从其他地方找到平衡,从而影响总分。如:有应试者不管说话题目是什么,只是把准考证上打印的注意事项从头念到尾等。
九、机器操作失误。
(一)声音过小,测试员无法判断。虽试音成功了,可是考试题目的声音和试音不一致,声音过小,无法审听。
(二)没有录音。很可能也是试音成功后,没有正确佩戴耳麦,导致没有声音。
(三)不了解机测的相关操作造成大量缺时或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考试题目。
十、有意报出个人信息,如姓名,考号等,按作弊处理,此项评分按0分来计算,所以应试者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