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语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畏惧”写作的现实,着重分析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的根本原因,并从重视观察引导、坚持实践带动、善于把握时机、创新训练形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消除学生“畏惧”作文心理的做法,以期在作文教学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作文;畏惧;心理;消除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但是,不少学生对写作都有一种“惧怕”的心理,每当作文时,总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动笔。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失去信心。这一点,农村学校的学生更为突出。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总是忙于传授学生写作的技巧,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学生写作水平自然不能得到提高。
为什么学生会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呢?我觉得,主要是感知的因素。大部分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缺少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感知,导致缺少对写作第一手材料的积累。久而久之,素材储存仓库空空,作文时无话可说,见到作文便畏之如虎了。如何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呢?我觉得,必须帮助学生挖掘作文之源,开拓写作之路,使学生树立“我要写”的意识,把不愿作文的被动心理变为主动心理。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知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当心中充满了感想,自然就有了写作的欲望。
一、重视观察引导,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探求精神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提高学生写作欲望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获得写作材料,便可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例如,布置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可先让学生参加某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注意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指导学生观察要做到细致、有序、突出重点,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边观察边思考,努力找出观察对象的特点。同时,要帮学生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比如写记叙文,应事先提示学生:写的是“记人”的还是“记事”的记叙文;一路所见所闻的材料、景物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哪些材料和要表现的主题相关,等等。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索,形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内化成为自己想说的话。
二、坚持实践带动,打破写作的思维定式
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便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尤其是当学生走出教室,他们的世界会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会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打破思维的定式,逐步积累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一旦“量”已足够,“质”便不会沉默太久,“灵感”来了,写作动机就会产生,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会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看法和思想。例如,我经常利用语文综合活动课的机会,结合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点滴变化和闪光之处,并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在布置学生写作时,我便结合上一次活动课的主题,布置相关的作文题目。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会局限于以往的思维定式,能做到有感而发。
三、善于把握时机,培养写作的主体性
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理解、认识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全面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定个题目或范围,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然后让学生动笔,以致学生在自己狭隘的思维圈子里无法碰撞出写作的灵感,写不出有真实体会的文章。一些学生甚至胡乱编造一通,或直接“参考”作文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缺乏深度和新意,学生也会渐渐对写作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在作文训练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最真实的体会来完成写作。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动笔,而是要求学生先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关于“亲情”的素材,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心去体会生活的感人之处,然后去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批改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写出对身边生活独特的观察、体会,能通过一些具体和真实的小事,写出对“亲情”真实的感受。
四、创新训练形式,提高学生写作的思维能力
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从实践中感悟,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之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解决学生写作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正常的课堂作文辅导训练之外,应对学生辅之以一些有效的形式(如口头作文),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作文可以分散在其他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单独放在作文课上。我常常采用的形式是课前5分钟演讲或描述,即在每一次课即将结束时先出一个或议论或描述的题目,要求两个以上的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展开联想,然后到第二次课前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进行演讲或描述。题目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如“我的一家”“难忘的一段记忆”“圆”“粉笔”等。两个学生描述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由此达到思维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也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演讲或描述中得到了思维的锻炼,参与评判的学生也得到了思维的拓展,学生能从中得到多角度、多向性的写作材料的积累。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圆”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再自由地进行描述。有的学生说:“圆是太阳,给了我们温暖和生的希望,假若没有太阳,就没有了一切。”有的说:“圆是手表,它提醒我们珍惜时间,虽然沉默不语,却一直坚守岗位,这不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吗?”有的说:“圆是幸福快乐,当我们张口大笑时,嘴就成了圆形,它定格了我们的喜悦和幸福。”……虽是同一个“圆”,但不同的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所有的同学都得到了启发。
五、适时鼓励,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
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点应该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应该不同。因此,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应正确地、客观地去评价,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励、表扬,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框,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他们便会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要讲的话,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便自然会被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便会逐渐消失。例如我班有一个叫小华的学生,原来作文基础差,对写作更是非常畏惧,经常是要老师一催再催才完成,而且每次作文字数都严重不足。我没有责备他,只要他写的是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感受,不管写得怎么样,我都对其进行鼓励,努力帮助他克服畏惧心理,他也渐渐对写作有了信心。有一次,他跟他父亲去地里干活,父亲在挑水浇菜时闪了腰,但仍忍着痛坚持把活干完了。回家后,他就写了一篇题目为《辛苦的父亲》的作文,叫我给他修改。虽然他的文字表达还很稚嫩,但却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慢慢地,我发现他不再怕写作文了,而且经常自己写一些文章让我帮他修改,作文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當然,消除学生畏惧心理,激发作文兴趣的途径远不止以上几方面。作文本是一种艰辛的脑力劳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潜在的能力,才能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韩永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