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校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教学要重视心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由此可见,估算在小学数学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根据实践所得的经验去估计一些事物或有关数量的大小。如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一個同学的体重约是28kg……。所谓估算,就是根据问题的要求,对所求的数量作初步的估计,然后在一定的数量关系里进行验证,调整,逐步缩小取值范围,最终求得结果或进行判断的一种计算方法。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的发展方向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贴近学生生活,强化估算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比如买衣服、饭菜的搭配、油盐酱醋、衣食住行,哪里都是数学。想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估算就非常重要。
书本上常见题型里就有,给你50元钱,你可以买哪些东西?或者给你100元钱,买10本笔记本够吗?涉及到计算,但可以通过估算知道大概的结果。
通过对数与代数的估算,往小了说,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有一个对比纠错的功能,往大了说,可以培养我们的统筹能力。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结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估算可能性的大小等内容渗透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教学折线、条形统计图后,可以让学生估计预测现在与未来的情况等。
教师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生活和教材资源,积极搭建估算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使他们成为了估算的有心人。
二、激发估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估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重要的一点就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人的个性中一种带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当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言”的境界。
三、理解和掌握估算知识
笔者发现,学生估算能力缺乏。一般在于两个原因,一是生活常识理解不够深。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时候,题目中出现“上半年”的时候,一个学生就问:“老师,什么是上半年?”更有甚者,不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会对数学内容的判断上出现误差;另一个原因就是估算的习惯养成,数学是一个讲算理的学科,道理通了,学习起来就快,估算也一样,掌握了好的方法,养成了估算的习惯,肯定就会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从目前教学教材的知识编排来看,关于估算的内容比较缺乏,而且形式和范围也比较狭窄,在教学中我们就知识的特点多角度的挖掘和引申估算的内容和技巧,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估算知识。因为估算能力的培养,懂得估算知识是先决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章可循,得心应手地去进行估算。
四、结合教学,渗透估算方法
估算能力的培养,除学生要掌握好一些必要的估算知识外,还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因为教会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联系教材与生活实际掌握一些估算方法,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估算技巧。
1.四则运算估算的基本方法
如估算97×71约是多少?方法①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得97≈100,71≈70,然后估算97×71≈100×70=7000,②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得97≈100,然后估算97×71≈100×71=7100,③先根据四舍五入法得71≈70,然后估算97×71≈97×70=6790;事实上都与97×71=6887很接近。
2.解决问题计算的估算方法
如一个村有老爷爷22人,平均年龄68岁,有老奶奶28人,平均年龄82岁,这个村的老爷爷、老奶奶的平均年龄大约是多少岁?对于这样的解决,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估算到这个村的老爷爷、老奶奶的平均年龄在68—82岁之间,这就避免了(68+82)÷(22+28)=3(岁)的错误结论。
五、总结估算经验
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用,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与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练习,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总结规律,提高估算能力。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社会中,复杂的计算都可以靠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则需要更多的是口算和估算,良好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是学习任何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遇到计算问题,能估算的要尽量采用估算,使他们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逐步提高估算能力,促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蓝琳琳.小学估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王鲜凤,刘静.小学估算教与学中的问题探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2):31-33.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义乌市佛堂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