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处于一种对科学知识渴求的发展状态。科学教育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和现象,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它既能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懂得运用科学知识和能力、拓展思维。
毋庸置疑,“从娃娃抓起”是开展科学教育的要务。然而,许多幼儿园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已有来自河南、河北的调查揭示,幼儿园普遍存在着教师科学素养和执教能力欠缺、教育资源配备不足、以常识为主与生活脱离、以讲解为主缺少探索、科学材料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映射出我国部分幼儿园科学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
在教育資源相对紧张、发展不均衡地区的部分幼儿园中,科学教育甚至“销声匿迹”,幼儿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储备,且以女教师居多,表示“不知道怎么教”的不在少数。尽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五大领域之一的科学领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要求和指导,但“专业场地短缺”“活动开展太麻烦”“教学现场混乱”这样的声音,成为一线实践中真实的写照。视角转换到家庭内,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听说读写,但重视科学教育的却寥寥无几。
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看,幼儿科学教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涌现的引发源头。当幼儿内心装满无数个为什么,处于“吸收性心智”的最佳学习时期时,我们应该跟上他们的发展,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给予他们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启蒙与引领,让他们从小种下热爱科学探究的种子,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
本期“聚焦”,我们探讨幼儿园科学教育发展中的“磕磕绊绊”,从教师开展科学活动时的困惑,到幼儿园层面的实践解读,再到教师可以教的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外部资源支持等方面,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