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效果,培养学生一定的汉字思维已然成为每个语文教师不得不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过程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一撇一捺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既美在形体,又能够诉诸于精神。可见,识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另外,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识字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识字能力不仅是个人学习能力的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其一定的创新思维。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识字积极性不高,对汉字没有一种传承意识和特定的认同感,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支撑,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过程,培养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習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趣味导入
一本好书,往往是因为精彩的序言、新颖的文章开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有种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同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有效的课堂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迅速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增强导入趣味性,为课堂注入活力。
例如:在教学“春夏秋冬”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会以学生兴趣为其切入点来展开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并以多媒体图片来作为导入,比如“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接着,我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形象的呈现优美的四季图“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激活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霜和雪有什么区别呢?”之后,我会运用析字会意法,以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解汉字的组成和字义来源,如,“霜”字,“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而雪的古字形由表示落下的“雨”和羽毛状的雪花组成,是天气较冷的情况下水凝结而成的。最后,我还会让学生以猜字谜的方法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比如,春字“三人行,红日照。柳芽发,燕来到”夏字“目北面,入雾中。荷花盛,荔枝红”冬字“故居东,雪点重。腊梅开,立寒风”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专业的方法,既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魅力。
二、对比探究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汉字美学的起点,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容易辨识,利于联想。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汉字形体相近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字形、字音、字义上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汉字思维。
例如:在教学“口耳目”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识字教学效果,我会以对比探究的方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摸五官”的游戏进行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经验,为更好的开展识字做好铺垫,接着,我再以口和目字来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两者的相似处,比较异同,通过书写来消除知觉定势中的不利因素,之后,我会引导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其他汉字,让每个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已学知识,通过形近字的对比来加深对生字的认识,最后,我还会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将学过的生字进行有效整理,并适当的进行遣词造句。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效拓展
识字要基于教材,但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汉字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它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识字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对汉字进行有效拓展,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学习资源,随时随地进行自主识字,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生活这一广阔空间,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教学“日月水火”这一课内容时,旨在提升学生识字能力,我会以生活为指导,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应用能力,比如,在讲”日月“二字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遣词造句,将其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在讲”水火“二字时,我会让学生联系生活,通过生字拓展来认识生活中的事物,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我也会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广告、标语等,以此来拓展学生识字渠道,丰富学生视野。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识字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汉字也有其一定的规律性,遵循识字规律,识字就会变得妙趣横生,趣味无穷,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挖掘学生兴趣与汉字规律的结合点,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褚文霞.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129-130.
[2]陈彪生.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