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 李柏辰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审美素质的提高,艺术品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财富管理观。艺术品财富管理的新理念将对艺术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艺术品投资逐渐浮出水面,北京、上海、香港成为了中国乃至亚洲艺术品交易的主要集中地,各种天价艺术博览会观者爆棚的新闻层出不穷。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所谓艺术圈的“洗牌”和回归理性的现象,投资人要以何种方式介入到艺术投资当中等一系列问题。在这里,作为一种认知方法的切入,我们对于艺术市场的种种现象尤其是对中国艺术品交易模式,应该回到一些基础概念单元来反思。同时也该注意到艺术品作为财富管理的重要标的,正在受到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的关注,艺术品财富管理的理念开始被广泛接受,向好面将对艺术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当下艺术体系各级职能单位分析
当下艺术家生存活动现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艺术家进行了更多跨学科研究,以生物、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材料作为语言媒介进行探索创作,作品类型以装置、影像、行为为主,并与此同时催生了很多新的艺术交易模式,比如特展门票收入、高端地产文化塑造、线上点击播放等;艺术家回归本土地域文化,从本民族文化中挖掘更深层次内容,更多传统符号得以再生;艺术家身份越来越不清晰,重视创作元素开发,以市场为主导,关注衍生品等消费级产品的开发和运用;体制内外划分模糊,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各门类风格在话语权市场中自由竞争。
策展人:在国内该职业具体工作身份趋于模糊,处于上游整合艺术家下游配合画廊、美术馆等中间工作,很多策展人也是艺术销售顾问和艺术评估专家,策展人和市场关系越来越紧密,基本处于一手抓学术,一手抓市场上下游的中间地带。
艺术经纪人:艺术经纪人基本出身于一二级艺术机构,素质参差不齐,作为操盘手属于艺术生态里面薪水较高的工作类型,但该职业基本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国内还是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作为国内收藏机构或者个人的具体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有一部分藏家逐步过渡到二代、三代,整体素质较第一代藏家更好、更具有艺术品消费能力和审美需求,喜欢作品内容更多元,70、80后逐步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在2019年春拍,拍场出现了很多年轻面孔;中小型藏家增多,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深圳为主要城市,对艺术的需求目的不仅是收藏也是装饰,为低价位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对国外作品越来越关注,大量购买国外艺术家作品,艺术品物流、存储业发展迅速;不同门类藏家相互渗透,整体来说收藏门类越来越丰富;北方收藏群体(山东、山西)趋于弱势,南方群体稳定增长,中国大陆出现北京、上海两个艺术中心,和香港作为国际市场门户互动密切;目前中国收藏市场书画依然为主体,古董次之,当代份额逐步加大。
对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艺术市场各个基础单元的形态总体来讲仍在塑形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高低起伏,各基础单元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入口端还是出口端,越来越职业化,作为艺术金融整体大盘来看这是向好发展。在这里,中间桥梁该如何看待,我们进一步来分析中国一二级市场现状特点。
“补课”阶段的级市场
一级市场主要是指画廊层面,北京798艺术区作为画廊的主要集中区域,近些年实际上生存的很艰难,一方面成本加高,另一方面新人场藏家和供货量不成比例,对于如此困局我们应该怎么看,我们可以简要分析如下:
画廊分工进一步明确化,各个阶层画廊市场份额占有率细化,画廊客户趋于稳定;艺术家作品越来越多元化,各种类型风格作品都具有生存的空间,逐渐形成艺术话语权竞争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艺术家和画廊关系越来越紧密;艺术品商品化,从传统点对点零售模式转向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以项目带动销售,低端衍生品市场繁荣,版画、雕塑等产品大批量生产,IP开发程度高;大量西方艺术品通过一级市场进入中国大陆,并且伴随着艺术博览会的蓬勃发展由为人熟知的西方大师高端作品转向中低端西方青年艺术家作品。一方面作品价格较低,另一方面作品水准高于同年龄段中国艺术家作品,所谓性价比较高,所以对于中国青年艺术家冲击很大;新生画廊生存空间不大,2013年后开的画廊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基本画廊格局已经定型,目前主要销售渠道靠投放博览会,依靠艺术区“守株待兔”式经营已经很难生存,地区区域经济程度直接影响销售结果。
对于此,尤其是金融危机后这段时间,在一级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问题浮出水面:
市场依然混乱,缺乏良性健康艺术市场制度,在某种程度讲仍处于“补课”成长阶段;藏家群体培养不够,客户投资信心不足,整体交易量不够,“有价无市”现象严重;对学术重视不够,资本运作为主导,学术被市场价值绑架,艺术内容很容易被资本做空;各个板块更新迭代过快,基本更新周期在三到四年,市场波动幅度过大,不具有连贯性,各个环节都对增值期许过急;整体文化经济发展不成熟,艺术市场在消费降级大背景下处于弱行轨道;话语权仍在西方,不具备主体引导拉动作用,尤其是2019年春季,很明显出现“一个地域,两个市场”这种情况。在香港,西方艺术品交易平台和中国大陆艺术市场趋于出现两条轨道,这种情况对国内艺术市场发展是不利的。
对于国内画廊的近些年的情况变化,随着中国藏家逐步走出国门消费投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国外一级市场呢?
一级市场欧陆体系和英美体系的关系。由于近些年整体经济等因素欧陆画廊整体出现颓势,英美系尤其是美国无论是学术体系还是艺术市场体系依然具有话语权,最优秀画廊主要集中在纽约,仍然处于领头作用;面对的消费市场不再是本土而是朝向全球藏家,尤其是亚洲藏家,大多知名画廊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以香港、上海作为立脚点成立分部办事处,这些年大量国外知名画廊进人中国;艺术学术机构像美术馆越来越保守化,反而市场机构例如画廊等最具有先锋开阔性。顶级画廊为当代艺术发展起了很大推进作用。比如:高古轩、大卫·卓纳、豪森·沃斯、白立方、厉为阁画廊等,大量优秀艺术家通过画廊走向大众而被熟知;国外一级市场由于自身已经经过了一段发展历程,对学术非常重视,把学术作为选择艺术家以及后期市场运作的重要考察关注点,学术圈和市场划分明确的,能够各尽其職;画廊运营者素质整体较高,好多都是艺术史或者博物馆学科班出身,对艺术鉴赏能力极高,这一点对于投资人来讲是一个保障,并在过程中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主体目前虽然离国外机构有一定差距,但是我更希望用“补课”阶段来形容,因为我们毕竟发展时间较短,伴随着渡过投资疯狂、野蛮生长等初级阶段,会逐渐理性的走出自己的道路,对于投资者来讲,我们还是应该予以信任,毕竟艺术品投资不是一个短线操作,而是长期的予以性情的介入,在艺术品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一级市场为夯实艺术市场基础做出最大的贡献,所以还是需要时间让其健康发展。
疯狂数字背后的二级市场
对于二级市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最多的是各种天价的新闻,在这些天价背后,数字好像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艺术消费的活跃时期并且作品价格可以持续攀升。对于这些,这一切的繁荣是真实存在还是空中楼阁,这些数字背后我们投资人该怎么理性对待?
各大拍卖行市场格局趋于稳定,拍卖行的业绩与其经手的交易量规模成正比,艺术品市场的增长与交易量的密集化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而非价格的暴增,随着市场的理性合理化,炒作作为一种方法在国内已经很难有市场,艺术品投资客对待市场热度多数处于观望。
由于市场的回落,拍卖行并不满足于高端市场。相反,所有拍卖行都竭尽所能地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多的拍卖标的,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价位的市场。
二级市场各个板块资金流向不均匀。作为中国藏家,传统书画和古董杂项依旧是拍卖的主力板块。当代艺术板块目前处于调整阶段,尤其是在今年拍卖活动中,当代板块中国年轻收藏家更多介入海外艺术家作品竞拍中。
在线拍卖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交易份额比例逐步扩大。但是目前来看,其交易模式和具体情况仍在探索过程中,社交、直播等新兴方式的介入,更多线上交易艺术公司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整体较实体拍卖来看仍处于次要位置。
各个行业存在泡沫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一种整体的把握,对于艺术同样如此,二级市场作为传统交易方式最关键在于聚人气,增加作品流通量。对于行业来讲如果以前是大家相互角逐,想办法挤倒对方,而如今抱团取暖实现共赢才是目的,艺术品二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存在即合理,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从业者,艺术天价只是一个市场自然的起伏现象,并不具备一些指标性意义。
艺术品金融需求强劲
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新哲学
对于艺术市场而言,高净值人群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命脉。根据胡润《2017年度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趋势全解析》,中国大陆地区约有134万名千万富豪、8.9万名亿万富豪。2016年3月,巴塞尔联合瑞银集团也发布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的高净值人群已超越北美地区,这表明亚洲地区众多的藏家资源需要挖掘,市场潜力较大。财富管理不仅是帮助客户实现从资金到产品的配置,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持续稳定收益。
而艺术品的财富管理,对国家来说,艺术精品是时代印记和文化遗产;对家庭来说,艺术精品是家族和家风的文脉;对企业来说,艺术精品是动产或信托财产。最近几年,在私人银行和家族办公室部门,艺术品与财富管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品进入资产配置的理念正在升温。根据对财富经理的调查显示,78%的财富经理认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应该是财富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79%的财富经理正在为客户提供艺术品和动产方面的咨询。
由于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专业性、不规范和缺乏透明,为财富管理机构业务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艺术品的财富管理不仅有客户和金融机构两方,艺术品专业咨询机构也会参与其中。财富管理的专业机构需要对客户的信息严格保密,作为受托人购藏艺术品的守门人,处于客户和不规范的艺术品市场之间,帮助客户降低风险。主要是包括私人银行客户和家族办公室、家族信托和慈善组织基金会等几种模式。
由于欧美国家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信用环境较好,人们普遍相信和信任专业人士,愿意将财富交给专业的管理机构打理并支付相应的服务咨询费用。而国内信用环境不佳和法律法规盲点较多,金融机构的艺术品服务不够专业,再加上人们担心自己财产隐私泄露,高净值人群更倾向于咨询多个专业人士,更愿意金融机构提供某项辅助服务,专业的艺术品财富管理才刚刚开始。
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量惊人,2016年全球藏品价值约为1.6万亿美元。一方面创富增长整体上对艺术品及收藏品市场带来正面影响,中国高净值人士偏好投资,其财富总值中约19%将用于艺术品投资,年增长将超过25%;文化艺术品消费的提高,给文化艺术品市场带来极大的发展契机和投资空间;而另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大量的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也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增长。另外,随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国内的消费结构也进入了快速转型期,精神消费逐渐取代物质消费变成刚需,成为文化艺术品市场的新支撑。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市场还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亚洲地区。
艺术品各板块深度融合
过去5年间,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投资、艺术品抵押、艺术品产权交易等金融工具,与价格价值、财富管理、增值保值、投资活力等金融业务融合。艺术品金融包括三方面内容:(1)金融板块,如私人银行家、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以及艺术投资人等,他们既是对艺术品本身的投资,也可以是对相关金融企业的投资;(2)文化板块,如私人博物馆、公共博物馆及文艺人士;(3)商业板块,包括拍卖行、画廊、艺术交易博览会等。三个板块相辅相成,融合度越来越深。而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艺术品金融展现出融合的趋势,跨国、跨文化合作越来越频繁,艺术品市场向全球化发展。随着近几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主流已不再只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国人对艺术和文化也更加感兴趣。根据相关的預测,到2026年,亚洲金融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2.7万亿美元,甚至会超过美国。社会变化、艺术与技术的革新也会促进艺术品金融的发展。
CRS全球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
全球税收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CRS)即为“共同申报准则”。是各国和地区之间交换税务信息的共同准则,旨在通过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交换税务居民资料,提升税收透明度和打击跨境逃税。2018年9月1日,中国和其他国家第一次进行了金融互换。而具体审查内容主要是海外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存款账户、托管账户、现金价值保单、年金合同、证券期货账户、股权债权权益。因此,可以看出非金融资产如房产、艺术品、字画古董、贵金属、珠宝、飞机游艇、跑车等,则不在申报披露的范畴。
因此,CRS对于艺术品投资具有积极影响:(1)增加艺术品投资市场份额,由于非金融资产的特性,艺术品将会作为CRS下避税的重点投资对象;(2)规范艺术品投资市场,在以往的艺术品投资中,洗钱、避税、兑换外汇总会是一些人购买艺术品的真正目的。在今后的资产披露排查中,此类交易因操作难度增加会大幅度减少。今后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将会更规范,更纯粹。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投资的魅力会逐渐被认可;(3)增强艺术品资产配置专业性,虽然CRS有助于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扩长,如何保证艺术品投资的优势,即具有除了纯经济价值以外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够提供共同认识的可靠资源交流平台,能够作为树立家族文化的标识,能够符合个人兴趣偏好等,也是专业的艺术品投资从业人员需要深入挖掘的;(4)积极推进艺术品的价值共识,在艺术品作为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后,其交易数量和交易频率的提升会增强价格的可靠性,从而为价值评估和未来交易提供合理依据。另外,艺术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在逐渐被了解后,也会从其他方面佐证其交易价格。从而,两方面可以形成合力来推进艺术品的价值共识,从而提升人类文化进程。
未来已来,任重道远
从当下来看,虽然整体艺术市场不是很乐观,但是总体还是朝着一个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我们自身体系结构仍需调整,整体低迷还会持续。另一方面,无论是收藏机构还是个人依然在一二級市场进行买卖交易,投资人的信心和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仍然存在。中国从来不缺买家,而是缺少一种专业的市场机制,良性的艺术生态环境才是市场发展最为重要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大量的富裕阶层,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审美素质的提高,艺术品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财富管理观。艺术品财富管理的新理念将对艺术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为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