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因为其具备时间短、内容精、流量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教师不能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验,这会对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探究
引言:
高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要时刻准备高考的来临,为高考时刻备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同时也要不断寻求有效轻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适当减压,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心理的疏通,避免学生出现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改变紧张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宜学习的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主动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一、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微课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一个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微课模式下的教学课堂强调了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全部灌输给学生。在微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微課的应用有利于将复杂的物理实验过程清晰明了的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微课的形式来理解一些较难的物理知识点,并且规范自己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流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一些实验在现实中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很难完成,而单纯依靠课本中的文字讲解学生理解上有困难。这时应用微课就可以为学生全方面地展示实验步骤,让学生理解其中一些理论知识点,通过视频、音频等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课前应用,提高学生预习效率
想要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课前预习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预习通常都是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图片等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实验的真实感,学生并不能对其中的难点进行重点预习,而将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课堂之前,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备课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科版《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实验的过程录制成一个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来有效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记录一些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的重点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置网上交流平台,当学生通过微课自主预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随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常见的问题整理起来,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优化备课内容,提高备课效率。
(二)课中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里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要能通过自主实验来规范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这才是物理实验教学主要的教学目标。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由教师先演示,学生再自己操作,但是教师演示过后学生对很多细节的记忆并不是很准确,导致其自己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而在微课的应用下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一步步的进行实验操作,这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实验的记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在教科版《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上传到班级网站内,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进度来反复观看和学习,有效减少实验过程中的失误现象,加深学生对于这一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的理解。
(三)课后应用,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于鏊注重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之间的关联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因此在实验教学课后也要注意微课的科学应用,通过课后作业和微课的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而在微课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及时将完成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出评价,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例如:在教科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置在线测试的微课环节,让学生在线完成实验作业,以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再次巩固。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具完整性,对于教师可学生来说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下可以发现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将微课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科学应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验之间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巧,明确实验步骤,为推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蒲彪. 浅析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J]. 教师,2017(15):60-60.
[2]何丽. 微课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