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滢珺 余子忠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导未来农村发展规划的重要文件。我国存在着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存在村民环保意识淡薄、缺乏行为规范培养、缺乏资金支持和监督考核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法制保障、规划保障、资金与政策支持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乡村振兴
本文为台州科技职业学院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乡村是绿水青山资源的集聚地,乡村发展又亟须金山银山支持,乡村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以乡村振兴为实现路径,在实践中保持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总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经验,本文以诸暨悝浦镇陈高坞村为例深入探讨农村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难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生活垃圾分类就是通过回收有用物质减少生活垃圾的处置量,提高可回收物质的纯度增加其资源化利用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国外,垃圾分类投放观念已经十分普及。美国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和设施较为完善,分类管理的手段日趋成熟,可以说垃圾分类回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资源匮乏国家的代表,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成为垃圾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如自动售卖机旁、停车场、机场、火车站、风景等公共场所都有形状各异但标识相同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在德国,垃圾分类主要依靠居民的配合,利用“三桶系统”和储藏容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分开处理。
相比之下,国内有关垃圾分类实施方面的研究不多。数据显示,有近半数的居民分不清楚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许多调查者对垃圾分类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另外,也有相当多的调查者反映相关部门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力度不大,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也不够。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组成为厨余垃圾,其余为废弃塑料、废纸等可回收垃圾以及灰渣,各地区根据生活习惯的不同,垃圾可降解比例在42.26%~82.66%之间。全国部分农村地区正在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农场生活区附近装有垃圾桶,并进行定期处理;而在垃圾处理相对落后的地区,垃圾堆放仍然呈现乱堆乱放状态。
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存在问题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全国各地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诸暨悝浦镇陈高坞村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三大难”问题。
1.实际实施缺乏可操作性,实施者觉得很难
首先,根据现行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普通村民对于什么垃圾可回收、什么垃圾有害、什么事厨余垃圾等概念掌握不清楚,也缺乏垃圾分类实施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而乡镇部门又缺乏垃圾分类的细则,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性。其次,垃圾分类管理的责任人没有执法权,监督管理比较困难。由于长期的邻里关系,普通村民大多不愿意因举报垃圾随意投放现象而得罪同乡人,雇佣专职人员成本较高,目前多数做法是有村里相关人员兼职做保洁。再次,实施垃圾分类投放虽然对社会整体环境有益,但也可能给村民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行为习惯上改变难度大,加上村民年龄中老年人居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短期内统一实施垃圾分标准见效甚微。
2.村民环保意识淡薄,缺乏持续专注
该村很多村民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淡薄,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即使乡镇部门开展过相关培训,但总体上来看这类培训指导性原则居多,实施细则有过分繁琐。即使少部分村民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是长期以来养成的垃圾混装的习惯短期也难以改变。此外,垃圾回收运输环节又将其混合收集,打击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导致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明显。
3.普通村民配合度不高,缺乏行为规范培养
普通村民配合度不高是该村目前垃圾分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实现垃圾分类需要所有村民的共同配合。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改变行为习惯比较慢,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配合程度较高。根据对无锡市城乡结合部锡山区农村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认为村庄环境破坏与村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相关。从实施情况来看,陈高坞村村民整体对垃圾分类的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4.运营问题
陈高坞村虽然有环境卫生负责人,但尚未建立制度化保洁队伍。由于保洁队伍建设需要长期资金支持,作为试点示范地区农村,因检查需要成立了保洁队伍,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监督考核机制也流于形式。有的乡村不能长期持续有效的维持垃圾分类系统运营,只上级检查期间和特殊重要期间短期间断实施,存在“运动式”、“跟风式”的现象。
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关键在于积极实现“转化”,即找到将静态资源转化为价值产出的路径和方式,有效地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国家强的辩证统一。究总结以往经验,本研究提出以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改进建议:
1.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调查发现,一些村庄路旁放置了不少垃圾箱,但是在回收生活垃圾处理上未能分类,农村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这不仅侵害地表、污染河流,而且孳生蚊蝇,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普通村民对保洁员的意见不重视,但对于政府部门推行的事情还是愿意积极配合的,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应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氛围。
2.科学规划垃圾投放设施和分拣场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要根据人口分布特点,遵循就近、节约、便于运送的原则,科学规划建立合理数量的投放点和分拣场。垃圾分类投放需要改变村民现有的啦级投放行为习惯,如果投放点数量不足就会造成村民距离不便上的认知。所以,此项工作列为乡镇、村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人力投入上,各村可从村民中聘请专门的保洁员负责各村的卫生清理工作,确保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3.完善激励政策
村镇层面建议完善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激励政策,加大财税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再生以及回收处置”工作,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发挥青年学生、黨员家庭、知名乡贤的带头作用。
4.建立保洁队伍
乡镇成立环卫所,并配备专职环卫管理人员,在行政村建立和完善保洁员、清运员、监督员“三员”队伍,按照“定职责、定内容、定时间、定范围、定报酬”五定方针,建设稳定的保洁队伍。同时,加强保洁员工作考核,建立考核结果与作业人员报酬挂钩制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
5.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
通过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保洁队伍自上而下三级联动的考核督查机制,实行层层监督,严格考核,并充分发挥各级环保部门监管职能,将农村环境保洁工作、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与各项创建、考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年度考核成绩列入干部年度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乡镇文明建设考核。
总之,在推动实施乡村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根本指导与价值遵循的前提,推动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变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实现农村垃圾分类的资源价值有效利用。此外,在推动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过程中,所有参与方(政府、企业、农民个人)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资源观、发展观和财富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乡村最大优势、是人类最宝贵财富的价值导向,采取积极措施转变一些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的漠视态度,改变那些把农村生活垃圾当做负面资源的传统认知,让村民重拾对家乡发展的资源自信、生态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走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道路,才能乡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