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一堂语文课,能上得很精彩、很热闹,能让教师和学生都兴奋起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在这堂课上产生了“争鸣”。学生各抒己见,自据理力争,像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而教师就是这场“辩论会”的主持者。可以说堂课因为有了“争鸣”而热闹,有了“争鸣”而使这堂课达到了高潮。其实除了让课堂热闹,课堂“争鸣”还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第一,“争鸣”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争鸣”不仅要说,而且要言之有理,这就需要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用比较严密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争鸣”在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因为当他的观点的得到同学认同时,无疑是对他自己最好的肯定。
第二,“争鸣”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即使是参考书上的,也仅供参考而已,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更新,看问题角度不同,答案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一味用参考书上的答案,只会讓教学变得死板。比如:《项羽之死》这一课,在分析项羽的形象时,就应该对项羽的多重人格进行剖析,例如在“东城快战”这个场景中,我们该如何评价项羽,是逞匹夫之勇,还是英雄的完美谢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一个人物,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第三,“争鸣”体现了“学生主体,老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提出了好多年,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认为:在语文教学上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想教学中的“争鸣”就体现了这一点,学生看问题毕竟片面,或者过于偏激,教师这时就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分析项羽性格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文中描写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不要远离了文本,主观地去评价人物形象。
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出现“争鸣”呢?我觉得设计问题是关键。问题设计简单,等于无疑而问,过难,学生又无从说起。这都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只有把握好了难度,找准了角度,才有“争鸣”,有“争鸣”才能辨是非,才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才能创造“洞然若开”的境界。
第一,要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一个问题的抛出,要服从教学目标和任务,要具体,准确。比如:在设计《故都的秋》的导入语时,老师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北京?生答:想。老师问:如果到了北京你去参观那些地方?生答:……
乱成一锅粥。表面上看似乎营造了一个热闹的气氛,但是问题的抛出却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提问之前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
与之相对的就是问题设计的太广或者说问得太宽泛,让学生一时无从说起,造成课堂冷场的现象,比如:在分析《米洛斯的维纳斯》这一课中的一个难句:.“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如果直接问: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学生肯定无从答起,但如果你从“普遍”与“特殊”为切入口,问学生:你认为你在这个世上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这时就会又两种声音,双方就会有争鸣,思想的火花就会激发出来,教师再引导出各自的理由,最后教师再做总结,此时的答案基本上已浮出水面了。
所以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提问才能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第二,古人云: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设计问题时找准角度,借一个问题,引出学生的联想与思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比如在《故都的秋》一课中,作者描写了故都之秋的景象,景物的罗列学生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们如果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仿写成《天净沙·秋思》的形式,那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不仅要写出景物,而且要融入情感。所以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不论怎么提问,其前提都需要教师本人对教学目标和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掌控课堂,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争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