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佛山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存在的不足,从顶层设计、技术基础、应用合作和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关键路径,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佛山制造业的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关键路径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在政治局集体学习、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不仅凸显了信息化在培育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定决心。当前,大数据技术正成为新发明、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创新源泉,数据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广度、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面临着与产业发展的广泛结合问题。如何通过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全面提升佛山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已成为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
1、佛山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优势
佛山是一座以制造业为根的城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振兴实体经济重在做大做强制造业。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是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家电、家具、陶瓷、机械装备、金属加工等传统行业优势突出,光电、新材料、生物制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工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6年,佛山正式提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定位,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2017年1月,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落户广东佛山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的核心区域,2018年9月8日,碧桂园集团正式启动博智林机器人谷项目,未来5年将投资800亿人民币、引进1万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打造机器人生产全产业链。目前,佛山市全市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约100家,覆盖零部件制造、本地制造和系统集成商全产业链,规模以上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00多家,涌现出华数、隆深、科莱、新鹏、泰格威、捷嘉、迈雷特、中南机械、广东埃华路等一批知名企业。佛山的传统制造业也相继涉足机器人行业,采用收购兼并的手段,在全面提升公司战略高度的同时,壮大了佛山工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能力。2017年,佛山工业总产值达2.4万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总产值是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5.8%,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739.7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78%。
从产业基础看,佛山还有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等待工业自动化的改造,正在或即将参与到制造业升级的浪潮中来。
2、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佛山在激发“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已初显成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但从整体来看,融合发展的进展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两张皮”的现象依旧存在,平台支撑不足、应用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体制机制等问题亟须完善。
一是需求挖掘不足。一方面佛山市大部分工业企业属于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大而不强,尚未全面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普遍存在数据源质量差、信息孤岛多等问题,亟需数字化、网络化补课,严重阻碍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推广;另一方面佛山制造业界缺乏成熟可推广的模式和灯塔式项目,导致传统制造业应用场景模糊。
二是技术环节薄弱,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一方面,佛山还缺乏像西门子、GE、华为等能够带动制造产业发展的龙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方面能力不足。其次,尚未引入统一的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限制了数据流在不同系统间的有序流动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应用推广;其三,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形式严峻,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生产和服务过程暴露在工业互联网上,如果被攻击将对企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缺乏针对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举措和法律法规。
三是应用门槛高、成本高,风险大。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独立开发和应用所需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投入很大并有较高的失败风险,而平台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企业则会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垄断,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法规支持。
3、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搭建良好发展环境。
由政府层面主导,加强顶层设计,扫除发展障碍。以我国2018年提出的国际发行代码MA为例,其发码机构UTC Global是全球41个唯一由中国主导建设的发码机构,由UTC Global倡导的全球统一二维码IDcode,具备互联互通、唯一标识、安全可控等属性,是一种应用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环境适用性强的智能标识载体,对于解决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系统间由于标准不统一、数据异构而形成的“信息孤岛”,减少企业信息化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具有天然的优势,另外,其海量的编码地址,是面向定制的“一物一码”高端制造业的基础,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了一种不可多得的载体,同时,基于IDcode标识注册解析技术平台形成的数据资源,也将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佛山市如与UTC Global(ZIIOT)进行对接合作,构建完整的智能标识产业板块,聚集产业链核心要素资源、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会议活动配套服务等,必将为佛山制造业关键工艺流程数字化、先进工业平台设计乃至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诸多深度融合核心环節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
第二,夯实技术基础,强化应用合作
瞄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标,加快突破数据清洗、集成、存储计算、芯片、传感器等薄弱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构建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的产业生态体系。具体举措包括:一是依托国际开源社区,鼓励平台型企业间围绕自有开发框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产用对接,加速推进工业数据产品和AI产品的研发产业化。二是持续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信息安全竞赛,营造产业快速发展氛围,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积极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全球影响力。
在应用合作方面,打破由科研机构向企业推广技术的单向传输模式,引导传统制造企业改变观念,主动寻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通过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造以技术为纽带的产业价值链。
第三,搭建公共平台,降低应用门槛。
主动利用市场手段来平衡好社会利益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防止技术平台型企业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垄断。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芯片、软件算法、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虚拟现实、高性能计算与数据挖掘等,产业面较宽,专业性较强,且各项技术所处阶段不同,需要的支持模式也不同。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需要进行差异化的资本支持,政府可在引导基金、创投基金税收等方面,为此类专业金融机构提供扶持。同时,将数据服务、智能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针对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特点,提供更具有價值与意义的支持。另外,以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创投资金等形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或购买数字经济所必须的基础软件、云计算服务、3D打印、数据开发平台等支撑手段,以免费或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进一步降低应用门槛。
参考文献
[1] 李佐军.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J]. 中国报道,2017(12):95.
[2] 张占斌,戚克维. 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 理论探索,2018(3):19-25.
[3] 黄艺璇,黄佑军 . 佛山市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研究[J]. 金融经济,2018,492(18):35-38.
[4] 邓洲. 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难点及政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18,393(8):47-55.
[5] 段菲凡,高明. 建立自主统一、互通开放的二维码标准体系 为网络安全社会化服务——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二维码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J].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6(4):28-31.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9佛山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建辉(1974-),男,博士,教授,广东东软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院长,校长助理,民盟佛山市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