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9-10 18:56:26陈宇甦白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互联网

陈宇甦 白宇

摘  要:在我国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络科技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有了互联网作为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为现在的企业运营也提供了足够的便捷,加快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传统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人才创业,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一个大的平台,来研究出创新型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使高等教育的人才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以及改革,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步开始研究并且实施的,但是早在前几年,在国外就已经开始发展新型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所以,相对来说,我国起步较晚,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可以从国外的发展中吸取一些好的经验,来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在互联网强大的背景下,也进一步的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捷径。下面是针对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详细分析。

一、“互联网+”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之根本,对于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教学速度较为缓慢,教学质量比较弱,这足以证明适当的运用互联网,更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互联网不单单运用到了教育上,而是将互联网制造成了一个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互联网的支撑才能够完成,这也证明了互联网的广泛作用。

目前,我国提倡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也是为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加强高等教育教学的目标性,将教育直接与工作挂钩,甚至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密切联系,来完成最终的教学改革。有了各大企业的资源加入,有利于更快的实现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也有利于更快的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各大高校中都含有十分丰富的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暂时还是处于比较单一的阶段,因为高校并没有针对相应的專业发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处在每一个专业几乎相似的人才培养阶段中,导致高校学子对于人才培养没有目标性,这是目前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2.理论大于实践

高校对于创业人才培养也是比较重视的,所以在合适的阶段,会设置相应的课程供给学生学习,有专业的老师来为学生答疑解惑,但是这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面,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学习的十分透彻,却无法应用。但是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中,理论知识大于社会实践,从而导致创业人才培养无法更进一步,而是停滞不前。

3.人才培养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目前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对于创业人才培养有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式,而它只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版块,并且从表面来看,创业人才培养教育并没有学生的其他专业课重要,所以,高校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并不拥有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只是所有教育中的一小部分。

三、“互联网+”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1.明确发展目标

利用目前的互联网手段,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做出改革,将教学目标明确的固定在知识、能力、素质这三大板块中间,并且对目前的教师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以互联网为背景来对原来的教学课程做出调整,争取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授课的不足,将教学质量最大化的提升。

另外,为了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还需要实地的对各大企业的人力资源动态做好调查,以便于实时的面对新的市场变动做出调整,最大程度的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加大目前教学模式的改革

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技术,丰富原有的高校活动,在如今多媒体的时代,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之余,完全可以利用别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定期的组织像网页设计大赛这种具有创新能力的比赛,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联系起来,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新的技术一定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感受新时代的变化,针对当下的社会需求,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会使学习效果多倍增加。在最后,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新型的合作平台,让高等教育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也能让社会给予高等教育人才更多地机会。

结束语

虽然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还不是很成熟,存在些许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会探索出更多的新型的方式来促进人才培养的发展,最终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春怡,卢惠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8,159(43):197-198.

[2]  解云霞.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7(7):167-168.

黑龙江省2018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810228013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互联网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3:44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3:27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