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献亮 汤攀
摘要:在高校武术运动员中,下肢运动损伤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更危害到运动员身体机能.基于此,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运动员损伤情况,分析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运动员的下肢损伤,必须要落实预防措施,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运动;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R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5-0129-03
在武术运动中,常需要运动员做出压腿、踢腿等大幅度动作,如果出现运动不当,将会造成运动员出现拉伤、挫伤和扭伤等情况.这些运动扭伤常出现在下肢区域,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以及身体健康.因此,通过研究常见远动员下肢损伤及其原因,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1 高校武术运动员基本情况
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分析武术运动员下肢损伤情况以及预防对策.本文调查了该校50名训练一年以上的运动员,其中有23人训练时间在2年以上,剩余27人训练时间在一年左右,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运动损伤常发生在初学者阶段.在初学阶段,由于运动员动作不够规范,使得腰、腿、踝等部位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2 高校武术运动员损伤部位调查分析
针对50名运动员易损伤部位进行调查发现,有8%的运动员易出现肩部损伤,40%的运动员易出现腰部损伤,18%的运动员易出现大腿损伤,20%的运动员易出现膝盖损伤,26%的运动员易出现踝关节损伤.由此可见腰部、膝盖以及踝关节是常发生损伤的部位.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膝关节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想要保证膝关节稳定需要依靠肱四头肌和髌骨达到支撑,髌骨受到的压力过大.弯曲状态的膝关节将会承受比直立更大的压力,容易造成膝关节疲劳.如果运动员下肢力量不足,动作不够规范,步法转换不正确,都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对运动员带伤训练情况进行调查,有72%的运动员表示存在带伤训练的情况.由此可见,在武术训练中带伤训练十分常见.运动员如果出现运动损伤,没有等到损伤恢复就开始训练,身体机体会在长时间里重复训练,导致运动员新伤和旧伤不断积累,造成永久性损伤.由于武术运动属于对抗性训练,受伤后人体肌肉的协调性不断降低,关节活动下降,导致身体机能持续损伤.
对运动员损伤季节进行分析,有24%的运动员在春季训练受伤,有8%的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受伤,14%的运动员在秋季训练中受伤,54%的运动员在冬季训练中受伤.在冬季训练中,运动员最容易受伤.这是由于冬季运动员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天气凉也限制了武术活动的开展,运动员常出现活动不到位的情况,造成热身不充分,出现各种损伤情况.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运动员出现损伤多是由于动作不够规范,训练前没有经过充分热身,自身身体和大脑神经都没有进入兴奋状态,随即进入训练,极易引起局部损伤.很多运动员对于热身运动不够重视,主观认为热身运动可有可无,这是阻碍热身运动的关键原因.
3 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及其原因分析
3.1 大小腿拉伤
在武术下肢运动损伤中,大小腿拉伤是最为常见的下肢损伤,包括大腿肌肉群和小腿肌肉群的拉伤.由于大腿肌肉位于髋关节以及膝关节间,两者中间是股骨,周围缝匠肌、股二头肌以及四头肌等肌肉.而小腿肌肉位于踝關节和膝关节中间,中间有腓骨和胫骨,周围包围着腓肠肌、足跟肌以及胫骨后肌等.大腿和小腿上有很多肌肉,都是由肌腹和肌腱构成的重要骨骼肌.其中肌腹主要是肌纤维,有着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但是抗张力能力相对较差.肌腱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没有收缩能力,反而抗张力极强.如果需要肌肉猛烈收缩,超过抗张极限,造成肌肉被拉伤.在武术运动之前未经准备活动,直接进行大幅度的踢腿、旋转、劈叉等动作,很容易造成大腿和小腿的后侧肌肉群受到拉伤.
3.2 踝关节扭伤
在武术运动中,踝关节扭伤是第二种常见下肢损伤,踝关节包括腓骨、胫骨和距骨,韧带、肌腱以及纤维关节囊支撑骨骼[1].在胫骨内侧凸出的骨骼是内踝,腓骨凸出的骨骼是外踝,内侧有三角韧带,可以完成内外翻、屈伸等运动.外侧的韧带细小,韧带的内强外弱很容易造成踝关节出现损伤.由于武术训练中常需要做出勾脚尖、跳跃等动作,让踝关节受力加剧.踝关节作为人体负重最为关键的一个关节,踝关节承受巨大的负荷,如果负荷超过踝关节的荷载范围,将会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如武术动作中常出现旋风腿、腾空落地等动作,在落地时失去平衡,或者地面凹凸不平,鞋子不适合训练,都将造成踝关节承受过重压力,造成踝关节肌肉群或者韧带受力不平衡,出现扭伤.
3.3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主要包括半月板损伤、副韧带损伤等造成膝关节出现血肿的情况.运动员膝关节常出现损伤是由于膝关节的结构比较特殊,作为重要的负重关节,通过韧带、肌肉、肌腱以及关节囊维持稳定.如果膝关节损伤,关节功能将会出现紊乱的情况.在膝关节屈膝时,如果大腿和小腿突然出现回旋,很容易造成韧带、半月板以及膝关节的扭伤.如武术马步、弓步以及腾空动作等,让膝关节长期处于内外旋和屈伸的状态,如果运动员的动作不规范,或者练习时间过长,将会造成胫骨和股骨处于不规范的位置,增加半月板、韧带以及髌骨的损伤.如果地面过硬,运动员做出跳跃、震脚等动作,都会造成膝关节损伤.如果损伤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造成滑膜出现代谢紊乱,滑膜滑液分泌逐渐增加,导致关节的屈伸动作受到限制,引发活动疼痛,造成膝关节出现血肿的情况.
4 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防护意识
武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难免出现受到下肢损伤,多是由于运动员和指导教师自身防护意识薄弱导致的,运动员自身缺少损伤知识,在训练运动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得身体受到损伤,在损伤后也未能及时治疗.因此为避免运动员的损伤,需要提高运动员的防护意识,形成防护为主的思想.在进行新动作以及较大难度动作的训练时,必须要穿戴安全护具,避免损伤.如在训练跳跃、腾空、翻滚等动作时,运动员要注意穿戴护踝器具,对踝关节进行保护.运动员在训练之前要注意检查训练场地,选择硬度适中的地面进行训练,还要查看地面的平整性,避免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训练,以保护踝关节的安全[2].在训练之前要穿好布鞋或者胶鞋,保护踝关节.此外在一些需要刀、剑等器械训练中,教师要组织在较大场地中训练,保证学生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要强调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安全意识,避免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
4.2 普及损伤知识
普及损伤知识和提升运动员防护意识息息相关,指导教师要利用PPT等方式对损伤知识进行教学,运动员要了解必要的损伤知识,明白身体损伤的原因,从而更了解如何预防损伤.在训练场馆中,需要在墙壁上张贴损伤普及知识,通过彩色图片提高宣传效果,让运动员可以对损伤普及知识更加了解,从而有效地加以预防,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4.3 重视热身活动
在很多训练中,运动员对热身活动敷衍了事,造成热身不充分,在训练中受到损伤.运动员自身要认识到热身运动的重要作用,在开始训练之前需要经过系统充分的热身运动.如在武术训练之前,先通过武术操进行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中,运动员要保证将自己的各个关节、韧带完全拉伸开,让关节、肌肉可以适应体育运动的强度.武术训练中准备活动也需要重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如果准备活动的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员在后续训练中很难有精力继续运动,反而本末倒置.准备活动需要针对武术训练的各个部位展开,在武术训练中很多动作对身体个别部位有較为明显的损伤,需要对易损伤或者负荷大的部位加强热身运动.例如:在武术训练中进行旋转落地的动作,运动员需要利用踝关节来制动旋转,在这个动作训练中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因此在训练之前,需要加强踝关节的热身准备活动.
4.4 加强动作规范
武术运动对于运动员身体柔韧性有着较高要求,柔韧性不好让动作难以达到标准,动作技术无法达到要求,增加拉伤和扭伤的风险.指导教师需要使用动力拉伸以及静力拉伸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规避韧带损伤.例如在训练中增加踢腿和压腿的训练,合理搭配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以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正确的工作技术有助于控制运动损伤的出现,动作不正确,会造成身体局部区域受到过大的负荷,一旦形成了动作定型,运动员重复训练,会加剧损伤情况.因此,教师要增加动作指导,保证运动员动作的科学性.在武术训练中,运动员常需要做出旋转动作,要利用腰部的力量完成旋转,长期锻炼会造成腰部损伤.因此要对腰部加强训练,如增加侧卧起做、负重体转等练习,来提高腰部肌肉的负荷能力,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
4.5 科学训练武术
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运动员的损伤,必须要合理安排武术训练活动,提高武术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预防下肢损伤.安排武术训练时要采取完善的流程,从热身准备活动开始,再进行柔韧性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尤其要增加易损伤部位的训练.通过完善的流程让运动员提高中枢系统的兴奋性,在血液加速循环后,让肌肉组织获得充足血液的供应,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减少肌肉损伤[3].在血液充分循环后,提高肌肉的条件反射,减少损伤情况.指导教师要安排和缓的准备活动,从力度、幅度到速度,要循序渐进展开.如果训练过程中休息时间较长,需要重新展开准备活动训练.
为了避免运动损伤,指导教师要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保证运动量处于正常大小.如果运动量过大,会造成运动员身体负荷过重,引发局部疲劳,在武术动作中出现运动损伤.如果运动量过小,也不利于运动员训练效果.因此指导教师要按照训练的规律,设定合理的运动量.同时也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运动员的运动量.如在冬季天气寒冷,场馆温度较低,运动员血液流动变慢,指导教师要延长热身运动时间,从而保证热身活动的效果.
另外指导教师制定训练计划时,也要注意从运动员身体负荷和训练规律出发,重视运动员身体负载能力以及伤后恢复情况.制定训练计划要遵守以下原则:(1)不能长时间进行单项训练,让身体局部荷载过大.(2)要循序进行腰腿等下肢训练,不能用力过猛,急于求成.(3)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先进行分解动作再进行整体动作的训练.(4)重视基础动作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动作规范.
4.6 实时医务监督
在运动员训练过程加强医务监督以起到预防效果.指导教师要组织运动员进行体检,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观察运动员身体变化.如在运动员运动前后检查心率变化,了解运动员的机体功能,确定训练安排合理.如果运动员运动后的即刻心率出现大幅度上升,代表运动员机体的功能情况较差,训练活动安排不合理,有可能出现了过度训练的情况.指导教师要对局部位置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运动员局部部位出现发热、肿胀、酸痛等情况,意味着运动员的运动系统已经出现了不良反应,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治,不适合继续增加训练,否则必然会造成身体损伤[4].
由于武术对于运动员身体协调性以及神经系统紧张状态有着较高的要求,运动员保证合理营养也十分关键.运动员需要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具备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元素.如果运动员摄入营养不良,将会增加运动损伤,在糖分供应不足的情况,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由于蛋白质的供应不足,更容易造成肌肉损伤.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也需要要求运动员及时补充水分,只有水分补充及时,血液粘稠性增加,才能避免肌肉损伤.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武术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以及损伤部位,分析了常见下肢损伤及其原因,从大小腿拉伤、踝关节扭伤以及膝关节损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下肢损伤的预防措施,运动员要加强防护意识,指导教师则要积极普及损伤知识,科学训练武术.在训练过程中重视热身活动,加强动作规范,展开实时医务监督.
参考文献:
〔1〕唐桂梅.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66 -167.
〔2〕唐旭惟,林水,陈陆.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探索——以小学高年段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60-63.
〔3〕李成,丁保玉.武术套路运动员腰部的损伤及其预防[J].中华武术(研究),2018,7(12):49-52.
〔4〕李涛.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套路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研究[J].才智,2018(27):124+126.
〔5〕周开祥.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武术运动员损伤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2):137-138+46.
〔6〕王景景.山西省武术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 39(06):42-45.
〔7〕王景景.山西省武术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7(04):52-55.
〔8〕王新英.武术套路训练中膝关节损伤特点及预防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