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元天价儿歌,为何走不出赛场?

2019-09-10 07:22潘剑凯
教育家 2019年48期
关键词:儿歌创作儿童

潘剑凯

儿歌本应是属于孩子们的游戏,却沦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本来是童心成长的必需品,却成了消费儿童的载体。在成人的商业逻辑操控下,锁定奖项而诞生的作品往往服务于少部分儿童群体——为了体现自幼经过声乐训练的孩子的演唱水平。这些儿歌难度大、音域宽,歌词也不一定适合儿童,缺少童真童趣。远离儿童喜好的作品注定走不远,因此各种“大赛”热闹过后,并没有改变儿歌创作乏力的现状。

在大众间口口相传的,还是《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外婆的澎湖湾》……数亿中国儿童,依旧唱着这些“上了年纪”的歌,岂不悲哉。创作队伍萎缩是当前儿歌陷入“断代”窘境的重要原因。满头白发的爷爷奶奶在给孩子写歌,且这支队伍逐渐老化到接近消失。

缺少发表刊物和平台,录制费用攀升,传播渠道稀缺,都是导致创作者锐减的因素。而更为关键的原因或许在于,踏踏实实的儿歌创作长期显得“无利可图”。无人写歌的表现背后,是远离市场加持的儿童歌曲不能承受之痛。

让孩子们记得住、唱得开的新儿歌凤毛麟角,取而代之的,是《海草舞》《学猫叫》之类“网红”歌曲。许多作品歌词成人化倾向严重,节奏苍白,艺术格调不高,对吸收性心智的幼童来说,是一種隐患深远的污染。

实际上,涉及儿童内容的创作,必须紧跟儿童需求而改变。许多网络歌曲、“灰色童谣”能够被大范围传唱,恰恰说明了当今儿童对好儿歌的热切期盼。

使优质儿歌从良莠不齐的文化样态中沉淀下来,这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担当,更需多方的关注与发力。单纯依靠市场化运作来推广儿歌作品并不现实,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该给予支持。

曾有人云,回顾留在大众心头的儿歌,每一曲皆唱出了时代的雪泥鸿爪。守护儿童的歌声,也就留存了那个年代的故事和心语,以歌声记录历史,延续着文化根脉的传承。我们期待社会为儿歌的流传营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富足的精神食粮替代心田的杂草,让新时代的儿歌再度唱响。

猜你喜欢
儿歌创作儿童
Jazz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儿歌6首等
念儿歌
“六·一”——我们过年啦!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