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扬烁 雷运成 陈海峰
2019年6月16日晚,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一个清瘦的老头闹着要出院。
这个老头是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彭林富。肾结石已折磨他20多年,最近刚刚做完手术,可他完全不理医生“至少卧床40天”的建议,趁着夜色搭出租车赶回了学校。因为那里有他最牵挂的一群人。
不让一人辍学
彭林富是本地人,幼时家境贫寒。1983年,初中毕业后,他接到常宁市一所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得知家乡学校缺教师后,他便放弃了升学,回乡任教。
“班上原本就只有20人不到,开学时学生还扎堆来办退学。”这场景让初来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的彭林富有些痛心,学生都没有,老师怎么当?
彭林富暗下决心,要把辍学的学生“找”回来。
为了弄清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放学后彭林富拿着一个手电筒,跋山涉水地家访。最初,连走几户人家,没有一户愿意让他进门;好不容易踏进一户瑶民家中,对方一听是来劝学,就把彭林富赶了出来。
学生不愿学,家长不让读。面对困难,彭林富决定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学生彭润龙家住偏远的茶群村,家徒四壁,父亲在外打工,母亲离家出走,只剩他和弟弟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彭林富第一次上门,被彭润龙的爷爷赶出门外,再登门,干脆闭门不见。眼见又陷停滞,彭林富趁老人不在家,主动和彭润龙沟通,让他表达求学意愿,他还联系当地企业对彭润龙捐资助学,这才“挽回”了一个失学的孩子。
随着彭林富劝学工作的深入,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的辍学率连续控制在1%以下,近3年来更是无一人辍学。
像蜡烛一样燃烧
塔山瑶族乡交通极为不便,每年冰冻期达2至3个月。2008年,湖南遭受特大冰灾,高寒地区的塔山更是雪大冰厚,恶劣的气候让孩子们无法上学,学校准备提前放假。
可功课落下了怎么办?彭林富决定跑到学生家里补课。整理行装,备好干粮,风雪交加的大山里,彭林富用随手找到的树枝当拐杖,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学生家中走去。
来到学生赵鹏家,刚拿出教材,电却停了。正当赵鹏苦恼之际,彭林富像变戏法一样从背包中拿出一大把蜡烛,笑着说:“幸好我早有准备。”
蜡烛的微光瞬间照亮整个房间,课程得以继续进行。蜡烛烧到一半,把彭林富的影子拉的老长,赵鹏这才发现,朝夕相处的彭老师,腰背早已渐弯。
“他就像那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如今已走出大山的赵鹏回忆往事,泪水涟涟。
给赵鹏辅导完功课,彭林富继续往其他学生家里赶。赶到学生赵铁军家中时,已是下午六点。课程讲完后,赵铁军的父亲不忍心,劝他:“雪这么大,吃个饭再走吧。”彭林富却摇摇头:“谁知道这雪下到啥时候,一家耽误一会,课程就教不完了。”说完,彭林富继续往其他学生家中赶去。
风雪未停,山路难行。彭林富在雪地里留下一行行向远方延伸的脚印。
“我离不开学生”
2013年,是彭林富在塔山坚守的第30个年头。一天,正在上课的彭林富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说儿子从楼上摔下来了。彼时,儿子需要照顾,班上的孩子也需要他,可惜他分身乏术。为了塔山瑶族乡的孩子们,30年前他选择留下;而今为了儿子的健康,他决定离开。
临别之际,塔山的乡亲和学生把彭林富家围得水泄不通,只为送别这位在乡村奋斗了30年的教師。那一刻,面对送别自己的乡亲孩子,彭林富的泪水夺眶而出。
彭林富回想起这些年俯身教育的点点滴滴:天生残疾的刘星(化名)饱受歧视,为了和他沟通,彭林富自学了手语;赵鹏家中一贫如洗,为了不让他辍学务农,彭林富负担了赵鹏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全部费用;为了让学生一个不少,彭林富倡导了无数次募捐活动,每次他还从并不富余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老彭的心,永远属于这里。”在妻子的支持下,彭林富再一次站在了塔山的讲台上。
今年52岁的彭林富身体不再硬朗,可他依旧心连讲台。“瑶乡孩子需要我,我离不开他们!”这是彭林富的内心独白,更是他投身乡村教育30余年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