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交通空间无障碍环境设计改造研究

2019-09-10 07:22吴启峰白胤薛芸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5期
关键词:改造

吴启峰 白胤 薛芸

摘 要:以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为例,分析其教学楼内部交通空间现状以及视觉障碍学生在建筑内部的行走模式,发现交通空间内无法满足视觉障碍学生行走畅通存在的问题,并以针对视觉障碍学生在视觉缺陷的情况下,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补偿下对环境感知特点,通过增强视觉障碍学生感知能力的方式,从建筑设计的视角下对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室内交通空间在方向的导向性、材质的选择以及标识设计、语音提醒等方面进行无障碍空间改造设计,以此来满足视觉障碍学生在教学楼内行走畅通。

关键词:视觉障碍;感知能力;交通空间;行走模式;改造;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16年年度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在学龄教育阶段,中国视力障碍学生有404位。内蒙古地区,根据最新调查显示,残疾人的数量158万左右。截止到2016年底,在学龄教育阶段,接受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助的残疾人有396位,其中视力障碍的人有11位。其中开设的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学校的学校有6所,盲普通高中有1所,聋普通高中有4所,其他特殊教育普通高中1所,共招收学生95人,视力障碍的学生有58人,听力障碍的学生有137人。

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区规模最大、成立最早、集盲聋、培智综合型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包括九年义务教育、三年职业高中教育于一体,始建1958年,改扩建时间为2009年,隶属于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其前身为呼和浩特市聋哑学校,后因招生聋哑学生而改名。学校总用地面积为29680㎡,学校总建筑面积为13100㎡,可容纳学生350名,目前在校学生140多名,教职工数为160多名。学校位于赛罕区金桥新区民政福利院内,周围有儿童福利院、流浪者收留所、派出所等,学校建有教学楼、职业实训楼、宿舍楼、餐厅、操场(如图1)。

1盲人的感知行为特征

在人们感知世界的过程中,87%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控制着人体各部分活动的75%~90%。视觉丧失后,一部分原来由视觉感知的事物只能由别的感知觉来补偿【5】。儿童视觉受损,从视觉输入的刺激消失或减少,使输入的总信息量减少,由视觉器官以外的器官输入的信息增多,形成了与正常人不同的新的联系手段,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感知觉特征和能力。

1.1听觉感知行为

由于视觉缺陷,视觉障碍者的在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优于常人,其中视觉障碍者对听觉感知更为敏感。

1.2触觉感知行为

视觉障碍者通过触觉不能感知事物的颜色、亮度和触觉范围之外的事物、但他们的触觉可以感知事物的温度、硬度、质地等。视力障碍者通过触摸对象特征,在大脑中形成感知图,经过思维才能形成完整的感性表象。

1.3视觉感知行为

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7%的法定盲人完全看不见,10%的法定盲人有感光能力,83%以上的盲人还有可用的残余视力,但从残余的视觉接收到的信息是模糊、变形或不完整的【1】。

1.4嗅觉感知行为

盲人比视力正常者有较好的气味辨别能力,它可以辅助触觉的不足,并配合听觉嗅知事物的情态,如花草的香味等,同时可以根据气味了解周围环境,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

2视觉障碍学生行走行为模式

2.1视觉障碍学生行走行为模式类型分析

在视觉方面,低视力学生有一定的视觉能力,因此在行走过程中,是利用残余视力感知环境,判定行走方向,感知空间距离,但是低视力学生感知的信息多为模糊、不完整。

在听力方面,视力障碍学生由于视力方面损失,往往使得视力障碍学生对声音敏感,对听觉注意的能力更强,由此视力障碍儿童的听力往往优于普通儿童,听力更加敏锐,分辨力更强。在行走过程中,普通人感受外界信息主要依靠视力,对于嘈杂的声音信息的选择相对较弱,而视力障碍儿童在缺少视觉渠道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就是听力,视力障碍学生则需要通过周围人的说话、声音的反射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判别行走的方向。

在触觉和嗅觉方面,视觉障碍者由于对视力的缺失导致在触觉和嗅觉方面的注意力分配集中。触觉包括直接的触摸,如手对墙壁、物体的触摸以及脚对地面材质的感觉。视力障碍学生行走过程中在触觉的影响下,即脚底通过对盲道的触感,引导行走以及停留、转向,通过手触摸扶手辅助行走。触摸和气味是视力障碍者重要的空间引导形式,也形成了重要的生活经验,这些认知经验不能直接形成对空间的定位,但在多感官协同的帮助下一起形成了最终的信息统合。

视觉障碍学生的行走时依靠个体的听觉、触觉、嗅觉、平衡觉、运动觉感受物体间的各种联系,达到向行走的目的。视觉障碍者独立行走主要靠聽力和盲杖。

2.2行走行为模式下的交通空间通行畅通需求

1、感知需求

在日常行走过程中,需要对行走方向、行走自己所处的位置、行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物以及到达的目的地应有良好感知。

视觉障碍学生行走过程中,对距离感以及障碍物的判断上,往往是通过手中盲杖移动以及回声来进行定位感知。对于有残余视力的低视力学生而言,明亮的空间环境可以加强注意力,以此引导行走。

2、安全需求

视觉障碍是视障学生最主要的感官障碍,由此视障学生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磕碰,即便是拥有残余视力的视障者,也会因为视觉认知变形和缺失,而造成对相关障碍信息判断模糊、变形或不完整,从而造成磕碰或者摔倒。

3增强感知能力下的无障碍环境设计理念

视觉障碍者由于视力系统受损,所以听觉成为比常人更为重要的的感官系统并与触觉相互协同,代偿他们视觉方面的缺陷。由上述分析可知,视觉障碍的学生感知范围与交流行为独特。因此,帮助他们克服感知限制与交流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是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的最主要出发点。

(1)声响系统

由于视觉障碍者在听觉方面敏感性较高,在环境设计中,合理的设置语音播报系统,如语音播报器,扩音器,铃声等听觉指示装置来引导视觉障碍者通往不同空间。

(2)触感系统

盲人的触觉感受性也优于普通人。他们依靠触知觉中分辨物体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结构、温度、光滑度、硬度、重量、比例、距离、方向等)。触觉感知往往为视觉障碍者更为直接的感受周边环境。

触感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人脚底的触感来感知物体本身的纹理质感以及表面图案,例如盲道。

另一类就是通过手的触摸来感知物体特性从而获取信息,例如,盲文书籍,触感地图以及带有特殊凹凸图案以及文字的标识。

(3)感光系统

部分视觉障碍者是具有一定感光能力的,色彩系统主要针对有残余视觉的视觉障碍者,通过对一些标识进行颜色的特别设计,可以改善他们对接受到信息的模糊,变形,不完整的这种情况。

3.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交通空间现状

3.1门厅空间

门厅内没有语音播报系统,无法在听力方面引导视障者通往不同的空间(如图2)。门厅内设有盲道,且拐弯处都设有拐弯的圆点盲道,可有效的引导视障者走动,在门厅的内墙里都有双层的不锈钢扶手,可辅助视障者行走。门厅内颜色设置单一,墙壁为浅颜色白色抹灰涂料,地面是浅颜色大理石铺装,无法为部分有感光能力的视觉障碍着提供有效信息。

3.2走廊空间

走廊内除了设有下课提示铃声外,无其他语音提示系统。走廊地面设置盲道,且盲道通往各个教室的节点设有提醒视觉障碍学生圆点盲道,侧墙设置了双层不锈钢扶手(如图3)。走廊内墙和地面铺装跟门厅设置相同,颜色不明显。整个走廊比较昏暗,走廊尽端由于设有窗,相对内部要明亮。

3.3楼梯间

楼梯间墙面的设置跟门厅相同,地面为深色大理石,楼梯的踏步起始和终止处都设有带有盲点的盲道提示,楼梯两侧设有双层不锈钢扶手(如图4)。楼层提示为楼层平台上方的黄色标牌提示。。

4交通空间无障碍设计改造

4.1 门厅空间改造设计

门厅内安装声响系统,同时在入口处铺设脚底触感系统。脚底触感系统通过对人脚底压力,以此触发声响系统,声响系统通过简短语音来引导视障者到达不同方位的空间功能。在室内的公共活动空间通过增加声响系统,对视觉障碍学生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及时修正空间定位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门厅墙面的浅色大理石墙裙设置为与白色抹灰墙面颜色对比明显的涂料,比如蓝色。以此加强对有残余视力的视障者对墙面的良好的感知。正对门厅的墙面可以设置与其他几面墙不一样的颜色,给低视力者辨别直行方向(如图5)。

在严寒地区呼和浩特市,冬天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将门厅内的双层不锈钢钢扶手换成木质扶手(如图7),提高扶手的使用率。

4.2走廊空间改造设计

在走廊墙面部分,根据视觉障碍者个人空间需求的尺度,按照成年人对的身高和手臂尺寸,每间功能教室入口处设置便于视觉障碍学生识别的盲文指示牌或者声响系统。

走廊墙面墙裙部分应设置与白色抹灰墙面颜色对比强烈的材质或者粉刷颜色对比明显的涂料,以此帮助提示低视力者边界。

为了提高走廊的亮度,考虑将扩大走廊两侧教室墙面的高窗面积,将一部分南向阳光引入走廊,来增加走廊中的照度,同时将原来的暗红色门改为黄色带有玻璃窗的门,一方面可以观察教室内部学生的活动,另一方面门与窗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如图6),增加视觉冲击力,从而引起低视力者的注意,扩大低视力者的视觉范围。

4.3楼梯空间改造设计

楼梯间中的踏面的前缘为直角形,应改设计成圆弧形,以防视觉障碍者的拐杖头绊落掉和对鞋面的刮碰。在扶手的下方要設高50mm的安全档台,防止拐杖向侧面滑出造成摔伤。

整个楼梯间应该设置防滑踏步的踏面和踢面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对比或变换,以引起使用者的警觉和协助弱视者的辩别能力。起始踏步与终止踏步应设置不同材质来提示视觉障碍者(如图7)。

楼梯间的 双层不锈钢扶手改双层木质扶手,且到达楼层处,扶手首端和末端应设置带有楼层数的盲文提示牌,同时在停靠楼层的楼梯间平台上方的墙上设置较大的楼层的符号或者引起低视力者注意的特殊图案,为低视力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可在进入楼梯间的地面上设置感应仪器,从而触发仪器而对楼层进行播报(如图8)。

5结语

视觉障碍学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当前社会的重视,所以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变的更加重要。特殊教育学校中环境的无障碍化,可以促进视觉障碍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也能让其生活变得更加独立,有助于视觉障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呼和浩特特殊教育学校室内的交通空间进行了无障碍环境的改造设计,希望能在其他空间设计中,在导向系统这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芙蓉.盲校无障碍体系构建[J].新建筑,2003(06):15-16.

[2]李三毛.视觉障碍者的无障碍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11):14-15.

[3]钱丹.利于视觉障碍者的室内无障碍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6.

[4]张璇.盲人的感知行为对室内设计的需求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

[5]王芙蓉.盲童的感知觉与盲校无障碍系统的建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01):93-95.

[6]杨波.盲人无障碍设计导向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5(Z1):105+107.

作者简介:吴启峰1(1991.10),男,汉,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白胤2,女,副教授,主讲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薛芸【3】,女,副教授,主讲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改造
安全型时间继电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探讨使用网络终端技术改造小型印刷厂计算机排版系统
陡河电厂除雾器堵塞分析及改造的技术探讨
京隆电厂脱硝技术改造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水轮发电机调速器的改造探讨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