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炫辰
摘 要:钢琴演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本文针对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的理论依据,包括情感表现理论、有效活动理论以及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因素的相互作用理论等,然后对钢琴演奏者音乐表现心理素质的构建方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乐表演;心理素质
一、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结构的界定
钢琴的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的时候,其心理素质结构既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属于音乐表演的研究内容。钢琴音乐的表演者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是通过对演奏人员的情感的艺术化来完成的,其根本上是由音乐艺术在各种表现形式存在的各种不同性质所决定的。钢琴音乐通过把优美的旋律传达到欣赏者的耳朵当中,从而引起听众各种情感反应的一种艺术形式。钢琴音乐的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的时候,其心理素质结构可以界定为是以钢琴音乐的演奏人员的情感为中心的各种各样的音乐表演心理活动表现形式的一种动态的组合。
二、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方法
2.1科学地认识自我
作为钢琴演奏者,应当对自己的价值进行正确地评估,从而对自己形成科学认知。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演奏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演奏水平,并根据自身實际情况开展合理练习。此外,还要转变不科学的演奏理念,不能在练习钢琴的时候完全凭借自己的想法来思考问题。而应当结合现实因素,进行充分、全面的考量。最后,还需要维持钢琴演奏的信心,转变自己的传统认知。在练习时,不论遇到何种问题,都要鼓励自己,给予自己信心和勇气。当演奏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后,会对自己的要求有所提升,因此练习强度也会随之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容易感到疲劳,因此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科学调节,处理好各项问题。
2.2端正自己的心态
钢琴演奏者在练习时一定要摒弃杂念,要确保自己能够全神贯注地进行钢琴演奏。不论是在练习还是在正式表演过程中,演奏者都可能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心态发生变化。演奏者必须要特别注意,不能因为周遭环境的改变而影响到自己的心态,应当做到心无杂念,专心致志,以静制动。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还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如果碰到练习的瓶颈期,也应当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不断激励自己。
2.3锻炼心理素质
要构建表演心理素质,还需要演奏者培养自己正确的表演观,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在日常练习当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树立科学的表演观念,并着重营造比赛和演出时的紧张氛围,使自己习惯于在这样的氛围下演奏,提高演出成功率。在训练时应当坚定自己的意志,确保注意力集中,针对临场表现进行反复练习。有的演奏者一到上台表演的时候,就容易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是由于遭受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其内心产生动摇。所以,演奏者要提高自己的集中能力,可以每天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练习静坐,并在脑海中回忆钢琴演奏的过程。此外,还可进行抗干扰练习以及心理练习。抗干扰就是为了摆脱外界的影响,集中注意力。心理练习就是为了摆脱乐谱的束缚,属于假想性练习。演奏者可以模拟小型现场演奏,找到自己的最佳兴奋点,克服怯场心理。
2.4自我心理调适
首先演奏者要在表演之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上台前,可以采用一系列技术方法,以此完善演出准备工作。针对平时练习中容易产生的问题,要开展模拟训练,从心理角度克服紧张心理。演出前一定要保持心态良好、轻松,并在演奏之前充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参加演出的前几天,就要开始进行集中性的训练,同时注意保持科学的训练频率,不可以过于频繁或是懈怠。
三、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方式
3.1心理素质结构的再现性
音乐作品本身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元素,感情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通过自身演奏手法,将音乐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内容再现。因此,构建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时,首先应该展现出心理素质结构的再现性。演奏者应该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并且仔细研究音乐作品,包括音乐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创作心理,想要表达的内容等。在演奏过程中,需谨记音乐作品的演奏是音乐表演者通过构建相应的情境,然后将音乐作品在音乐情境中准确表达和再现的一个过程,而音乐演奏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将其完整再现。因此,除了娴熟的演奏手法外,演奏者还需要对主体意志、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进行揣摩,确保准确再现音乐作品。
3.2心理素质结构的对象性
任何一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都存在情感表达对象,而音乐表演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演奏者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因此,在构建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时,应该具备对象性。首先,演奏者应该充分感受和理解演奏作品中的情感,对即将演奏的作品构建主题感情,寻找情感表达对象。其次,演奏者应该充分认知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演奏对象向投入情感,接受演奏对象的属性和性格,然后将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内容表现出来。因此,在构建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结构时,应该寻找其艺术表现的具体内容和对象。
3.3心理素质结构的调控性
作为心理素质结构物的调控性主要表现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演奏者在音乐表演过程中,两个不同维度形态下的表演多具备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演奏者需要在表演过程中,做好情感表象色彩与情感强度的调控。在时间维
度上,演奏者应该体现出“虚幻时间表象”,通过声音的运动张力来体验感觉音响的延续性,从而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体验。在空间维度上,演奏者应该表现出虚幻空间的距离变化、声音色彩变化以及深度变化等,让音乐表演更具张力和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演奏者的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尤为重要,演奏者应该从理论到实践,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加强情感的体验和表达,从而保证在音乐演奏过程中,能够将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完美再现。
参考文献
[1]刘洋.谈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J].黄河之声,2017,07(4):37-38.
[2]刘美环.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构建对钢琴演奏者的作用分析[J].艺术评鉴,2016,18(23):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