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暴力,是“无解题”吗?

2019-09-10 07:22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社会化暴力

编者按

岁末年初,多起青少年暴力事件发生。十二三岁的少年杀父杀母,六七岁的孩子欺凌同学致下体受伤,12岁男孩被13岁同学捅死……事件的残忍,暴力犯罪当事人的低龄,事发后的冷漠反应,无不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对施暴的未成年人,我们该如何惩处教育?如何做才能避免类似惨剧的发生?本期“特别报道”栏目聚焦“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社会之痛:青少年暴力犯罪低龄化、严重化

以上列举的几个案例中,当事人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4起事件中,3起是致人死亡的重大案件。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和团伙化。从人民法院近十年来审理的相关案件数据分析来看,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未成年人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尽管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人在刑事犯罪主体中属于“少数派”,但未成年人实施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重大案件发生率呈高发趋势。

社会之惑:是什么让他们走向暴力犯罪之路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很复杂,往往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如家庭教育不当,生命教育、法制教育欠缺,暴力文化侵蚀,社会干预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问题等等。

学界多数观点认为,家庭教育缺陷和家庭氛围问题仍然是诱发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学校方面,学习困扰是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成因之一。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一些青少年对社会规则、秩序、法律是无知的,因而在个体社会化中发生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个体有高危风险隐患,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的时候,发生危险伤害行为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暴力与大脑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而大脑神经功能的失调又与养育环境相关。

家庭、学校、社会都担负着教化青少年的责任。青少年的暴力犯罪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悲剧的发生,可能“每一片雪花都不无辜”。

社会之治:让每个孩子成长在阳光下

未成年暴力犯罪不是不可治的。

預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需家长以身作则,约束和调整自己可能存在的不当言行。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调教。学校方面,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可设置预警机制,设置针对高危青少年群体的专项预案,对成绩落后的学生要给予关注、接纳。政府层面,需加强立法,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建设来适当惩戒、有效管教和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希望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以及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社会化暴力
反性别暴力
暴力的班长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暴力和痛苦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