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瑶
贝利叶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都是听障人士,只有女儿宝拉是健全的,所以,这一家人与外人的交流,基本上都要靠女儿进行手语翻译。
贝利叶夫妇是农场主,原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养牛,做奶酪。有一天,一名音乐老师发现了宝拉的歌唱天赋,开始鼓励她去参加歌唱比赛,并且去巴黎进修。但女儿一走,其他三人的生活可能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父母一方面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不方便,另一方面也确实舍不得女儿远走高飞。影片《贝利叶一家》的故事就此展开。
大多数涉及残障人士的电影,要么描述他们的苦难,要么赞颂他们的坚韧,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在着力表现这群人的“异质”。而《贝利叶一家》不同,其中的三个听障人士从一开始,就只是把自己听不到也无法说话的残障当做一种“特點”,从未有过自卑,更未曾要博得同情。
他们像普通人一样工作、谋生,遭遇小麻烦也享受快乐,甚至,在他们所在的这座小城选举市长的时候,因为不满现任候选人,作为聋哑人的父亲还精心准备参选。女儿宝拉提醒他,“你说不了话。”父亲开玩笑地比划,“奥巴马长得那么黑,不还是当了总统。”父女俩笑作一团。镜头拉开,他们坐在一辆像玩具一样的、萌萌的挖掘机上,行驶在自家农场的夕阳下。
如果说影片前半段的关键词是温情,那么后半段的关键词就是抉择。宝拉本身的性格有些内向,但唱歌让她变得自信而快乐。原本,她就像所有青春期的孩子对待父母一样,觉得他们亲密又厌烦,但当她发现自己真的要离开这个家庭的时候,才第一次发觉父母作为残障人士,是多么需要自己。到底该追逐自己的梦想,还是该做一个好女儿,这个抉择开始变得残忍起来。
与此同时,父母也必须面对这个重大的改变。一开始,他们耍小孩子脾气,故意表达一些气愤,想让女儿改变想法。最终,他们想通了。女儿有自己的人生,让女儿放心地离开故乡,才是父母能给予的最深的爱。
在赛场上,宝拉一边唱歌,一边用手语向台下的父母述说着歌词中的含义,“亲爱的父母,我要走了。我不是逃避,而是飞翔。”她最终唱着歌,离开了故乡,无论能否成功,都不会再有遗憾。
而那首歌的歌词,代表了我们每个人想向父母说的话——即使在远处,我们的心仍然陪伴着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