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与大陆电影合作的类型回顾及未来展望

2019-09-10 07:22许乐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5期

许乐

摘 要:文章回顾了涉及大陆与台湾两岸电影关系的几种不同题材的台湾电影,如涉及政治题材的《皇天后土》(1980),涉及战争题材的《异域》(1990),伦理题材的《搭错车》(1983),青春爱情题材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2011)等。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探讨了两岸电影合作于未来的可能性。

关键词:台湾电影;大陆电影;电影合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5-0009-04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5.002

Abstract:This essay reviews different film genres concern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uch as political films like The Coldest Winter in Peking (1980), war-themed films like A Home Too Far (1990), ethical films like Papa, Can You Hear Me Sing? (1983), and films themed with youth and love like 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2011)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view, it further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cooperation in cross-strait films.

Key words:Taiwanese film; Mainland China film; film cooperation

2018年新年伊始,國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第18、19、20条规定中提到,台湾人士参与大陆电影电视制作的权限将大大放宽。第18条规定指出,“台湾人士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制作可不受数量限制”;第19条规定指出,“大陆电影发行机构、广播电视台、视听网站和有线电视网引进台湾生产的电影、电视剧不做数量限制”,第20条规定则表示将放宽两岸合拍电影、电视剧在主创人员比例、大陆元素、投资比例等方面的限制,缩短两岸电视剧合拍立项阶段故事梗概的审批时限。[1]可以想见,对于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电影合作来说,一个潜力巨大的创作空间已经出现。

回顾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电影关系史,可以说它既是一部大陆与台湾关系历史的缩影,也是两岸关系历史的绝佳注解。本文计划回顾几种涉及两岸电影关系的不同电影类型,如“反共片”“抗战片”“伦理片”“文艺片”“艺术片”“娱乐片”等,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思考两岸电影合作于未来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出的几种类型只是为论述方便,界定、分类等都未必精准,也远未涵盖两岸电影合作交流的方方面面。

一、历史记忆与情怀抒写

对于现当代历史来说,大陆与台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两岸之间的政治对抗,造成了两岸以电影为媒介进行互相攻击的奇特现象。这种以电影为媒介的对抗基本上可以以1979年作为分水岭。在此之前,两岸之间于金门一地的军事对抗尚未正式偃旗息鼓,双方在电影里各执一词对对方口诛笔伐也是顺理成章。1979年,祖国大陆正式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方面则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予以消极回应。电影方面,1980年代的大陆电影同大陆的改革开放并行而驰,而由台湾官方主导的“反共片”在这一时期却变本加厉,一度与时代逆向而动。这类影片严重夸大历史事实,恶意扭曲和丑化大陆形象,可以说影响极其恶劣。比如涉及大陆“文革”的影片《皇天后土》(1980),其中居然有解放军机枪扫射屠杀红卫兵的血腥场面。这样的处理,在心理上似乎是对大陆和平统一政策的恶意反弹。

到1980年代后期,随着两岸之间的开放交流,以往于电影里的这种非理性对抗也随之淡化。大陆“主旋律”电影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台湾的政治电影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反共片”逐渐成为历史名词。这一时期在大陆电影中出现了《血战台儿庄》(1986)这样的影片,正面表现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牺牲。这可以说是两岸电影在历史问题上的一次突破。关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大陆和台湾都拍摄过数量相当多的影视剧作品。比如1970年代台湾有四大“抗战片”《英烈千秋》(1974)、《八百壮士》(1975)、《梅花》(1976)、《笕桥英烈传》(1977)先后问世。应该说,这原本是一段双方最不应该有分歧的历史。抗战八年是国共合作一致对外的八年,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双方都在对日作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过去的电影表述中,双方都有意无意忽略或降低了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对方所起的作用。在2015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抗战老兵组成的车辆方队走在最前面,车上的这些抗战老兵既有八路军、新四军的老兵,也有国民党的抗战老兵。这绝对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相比之下,讲述抗战的影片,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这些年都鲜有进步(在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中,甚至有把抗战这一严肃题材庸俗化的倾向)。有朝一日,两岸电影人能够聚在一起,共同书写抗战历史,共同创作抗战题材的影片,于历史于文化于两岸关系,这都是一件幸事。

如能共同书写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这段历史,那必然是历史的更进一步了。在台湾电影里,无论是官方主导推出的大型战争片《八二三炮战》(1986),还是朱延平导演动用民间力量创作的《异域》(1990),都可以说为这段历史提供了不同于大陆电影的视角。而大陆近些年出现的《集结号》(2007)、《太平轮》(2014)等影片,在涉及同样的战争历史背景时,也同样出现了不同于以往大陆电影中常见的视角。在对待这段历史的问题上,两岸可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而电影则有着巨大的创作空间亟待挖掘。

从更高角度来看,某些优秀电影甚至已经超越了选择从哪一角度来看待历史的窠臼。远一点说,由徐克监制严浩导演的《棋王》(1991),将文革时期的大陆和台湾的现代都市这两个时空交替呈现,可以说别具匠心。近一点的例子,比如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2012),把台湾历史上的“雾社事件”荡气回肠地呈现于银幕。两部影片尽管各有不足,但都已经不止是以历史为素材,而是可以从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这一高度来加以剖析。可以说,两岸之间未来的电影合作,既有充足的历史素材,又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值得期待两岸电影人情怀的抒写。

二、文化认同与情感表达

《孤儿救祖记》(1923)、《渔光曲》(1934)、《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等这些电影史上的名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最具特色的类型之一。这类影片往往以家庭伦理为故事蓝本,以苦情戏份来感动观众。1949年以后,在大陆这种围绕苦情戏为核心的伦理片,在基调方面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时代主流多少有些难以契合。于是,这类独具中国特色的伦理片反倒是在1950年代以后的香港、台湾电影中有所延续。

然而,即便是两岸分隔多年,两岸的电影观众在文化认同和美学诉求方面,依旧有着诸多的共鸣点。1986年10月16日,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在上海、北京等地做公开商业放映,成为首部在大陆实现商业演映的台湾电影。[2]尽管两岸之间已经多年未有电影交流,但这部影片依旧受到大陆观众的普遍喜爱。可以看出,大陆观众对于这类的台湾电影没有丝毫的文化隔膜。1983年,当时正风光无限的香港电影公司新艺城放弃擅长的喜剧路线,和台湾电影人张艾嘉、虞戡平等合作,创作了一部专门针对台湾市场的影片《搭錯车》。这可以说是一部重拾中国伦理片加苦情戏传统的影片。这部影片在当时的台湾风靡一时。到1987年,影片《搭错车》在大陆公映,一时之间风靡整个大陆,片中主题曲《酒干倘卖无》更是唱遍大陆的每一个大街小巷。1990年,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大陆再次引发观影热潮,观影人次达到两亿之多,无数观众在影院里为之感动落泪。同样是苦情戏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在大陆电视台播出,同样感动过无数观众。这些现象都说明两岸观众在文化认同与情感诉求方面的一脉相承。

相比之下,在近些年的华语电影里面,无论是大陆、香港还是台湾,伦理片加苦情戏这种模式的电影多少有些销声匿迹。2001年的影片《我的兄弟姐妹》可以看作是香港电影人重拾伦理片传统,探索大陆电影市场的一次尝试。在此之后,大陆的电影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古装片和喜剧片成为市场主流。目前,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电影合作出现新的契机,以往这种伦理片加苦情戏的模式,或可成为一种可供挖掘探索的宝贵资源。

自1980年代始,台湾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畅销小说等在大陆风靡一时。直到现在,来自台湾的文化在大陆依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比如早在1970年代便已经在台湾红极一时的琼瑶电影,到1990年代依旧可以凭借《还珠格格》等电视剧再次在大陆受宠。对于两岸的受众来说,即便是分隔多年,在语言、文字等方面也完全没有任何交流的障碍,这一点是来自日本、韩国以及西方的流行文化永远无法比肩的。以文艺片为例,当年由海峡两岸暨香港合作的影片《滚滚红尘》(1990)曾打动无数观众,而较近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2011)同样也备受观众喜爱。这些现象都说明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与情感共鸣方面内在的一致性。2017年,由来自台湾的张艾嘉导演的影片《相爱相亲》受到大陆观众的喜爱。这部由张艾嘉导演并主演,讲述北京平民家庭生活的文艺片情感细腻流畅自然,可以看作是两岸电影合作的进一步融合。这几部文艺片的成功模式,同样可以启迪两岸电影人今后的电影合作。

三、艺术追求与市场探索

发轫于1980年代初的台湾新电影运动,是台湾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自有DVD以来,侯孝贤、杨德昌等人的影片在大陆以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途径广为传播,在大陆艺术电影爱好者群体中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2015年,侯孝贤的影片《刺客聂隐娘》在大陆公映,这是第一部进入大陆电影院线的侯孝贤电影。尽管这个时间距离当年的台湾新电影运动时隔久远,但依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来自台湾的艺术电影,在大陆有着远超台湾电影人想象的深厚的受众土壤。今后,随着大陆的艺术电影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一个巨大的艺术电影的市场将面向台湾电影人敞开。

娱乐片方面,台湾本土生产的娱乐片一直以来都被电影史学者们的研究所忽略。事实上,1970年代台湾生产的娱乐片丝毫不逊于香港。笔者便曾在网上遇到过一部匪夷所思的影片《关公大战外星人》,后经查资料,确定这是1976年由台湾电影公司拍摄的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片。台湾商业电影的早熟由此可见一斑。

由台湾本土生产的功夫片多年来同样被研究者忽略。比如早在邵氏的刘家良创作《少林三十六房》(1978)这类少林题材影片之前,台湾导演郭南宏便曾经创作过《少林寺十八铜人》(1975)这样的影片。1970年代末香港出现了成龙的成名作《醉拳》(1978)这样的喜剧功夫片,郭南宏请来成龙、洪金宝等人的师父于占元主演了影片《师父出马》(1979)。这些都可以说是台湾娱乐片的成功案例。

到1980年代,香港的娱乐片日臻成熟,台湾成为香港电影的重要市场,而台湾本土生产的娱乐片反被挤压。即便如此,被誉为“台湾王晶”的朱延平依旧坚持创作,拍摄过《好小子》系列和《顽皮家族》(1986)这样的娱乐片,同时还创作有《异域》(1990)这样严肃题材的影片。1990年代初香港武侠片再度兴盛,朱延平在这一时期创作有《神经刀与飞天猫》(1993)、《新流星蝴蝶剑》(1993)等影片。这些影片经常被误以为是香港电影,有些甚至在当时为了投机市场故意包装成香港电影,实际上应该算是台湾电影才对。近几年大陆电影市场开放,朱延平在大陆拍摄了《大灌篮》(2008)、《刺陵》(2009)、《大笑江湖》(2010)、《大宅男》(2014)等娱乐片,尽管口碑差强人意,但依旧值得玩味探讨。比如像《大笑江湖》这种台湾导演加东北小品演员的奇怪创作组合,便未必是两岸电影合作的最佳选择。《刺陵》这种寻宝题材的娱乐片原本可供挖掘,但却败在何处,而同样题材的《寻龙诀》(2015)又胜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可以进一步地研究探讨。

总之,大陆与台湾未来的电影合作空间广大。万事俱备,能否有电影佳作顺时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2018-02-28]http://www.gwytb.gov.cn/wyly/201802/t20180228_11928139.htm.

[2] 谢建华.台湾电影与大陆电影关系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195.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