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喜勤 张宏坡 刘凤香 张涛
摘要:在教育部、卫生计生委及中国残联等七个部门共同发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的效率,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构建“康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康复和教育两个层面,为功能障碍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本文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凸显特殊教育办学特色、构建“康教结合”教学模式的策略与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特殊教育;康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构建“康教结合”教学模式,是创建特色特殊教育学校的有效途径,是拓宽特殊教育学校教学途径、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服务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 革新课程设置、加强教师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和重视家校联动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创建特色特殊教育学校,构建“康教结合”教学模式。
一、革新课程设置,凸显“康教结合”的办学理念
传统的特殊教育教学中,“康复”与“教学”是彼此独立的两个部分,二者各行其道,泾渭分明,这导致功能障碍儿童的“身”与“心”难以得到协调发展。而“康教结合”视域下的课程设置,则应该打破“康复”与“教学”之间的壁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实现“康复”与“教学”的和谐统一。下面,我们进行逐项阐述:
(一)重塑教学目标
“康教结合”视域下的特殊教育目标应该是:通过“康教结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经过训练与教育之后,具有社会生活能力,实现融入社会的目标。
(二)丰富教学内容
要实现“康教结合”,那么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就不能知识单纯的文化教学,而是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特定岗位技能、医疗康复教育三大模块,使学生的文化水平、求生技能和康复知识都得到培养与训练。
(三)改革教学方法
要实现“康教结合”,教师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体验、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满足教学需求。
(四)丰富教学手段
新时期的特殊教育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學手段,将“康复”和“教学”完美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促进康复与教学的结合与发展。
(五)改革教学评价
为了凸显“康教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将儿童的身体康复情况、心理健康情况、文化学习情况、技能训练情况等统统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从康复和教学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加以评价。
例如,针对小学三年级的盲童,特殊学校应该本着“让儿童融入社会”的原则,为他们开设与眼部治疗与保健相关的康复课程,与他们未来就业有关的人体穴位认知等技能课程以及盲文认读以及音乐、科学、品德等文化课程,并从这三个方面教学成果,实现“康教结合”。
二、加强教师培训,践行“康教结合”的办学宗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特殊学校的教师缺乏“康教结合”教学能力,尤其是欠缺医疗保健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康教结合”的办学理念难以得到真正落实。针对这种情况,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培训:
(一)医学康复知识培训
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于在校教师的医学康复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聋哑儿童、盲童、肢体残障、智力残障等不同功能障碍儿童的康复理疗知识。
(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功能障碍儿童的康复教育不仅是一个医学治疗与护理过程,也是一个心理疏导与抚慰过程。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还应该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三)康教结合知识培训
在我国,“康教结合”教学理念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多教师即使具备了康复知识,也难以将其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还应该接受“康教结合”知识培训,对于“康教结合”教学的概念、意义、方法、策略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面对言语残疾的儿童,教师一方面需要掌握言语恢复与训练等康复知识,还要掌握言语残疾儿童沟通与疏导技巧等心理知识,并且巧妙地语言康复训练、心理健康疏导与文化基础教学和特殊技能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康教结合”。由此可见,要真正践行“康教结合”的办学宗旨,就需要从医学康复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康复结合知识三个方面,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加以培训。
三、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康教结合”的办学需求
“康教结合”教学模式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场地建设
“康教结合”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学场地有着较高的需求,传统的教室环境难以全面满足这一教学需求,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场地建设,考虑到不同类型功能障碍儿童的需求,开辟不同的“康教结合”教学场地。
例如,肢体残疾的儿童需要宽敞、安全且平坦的场地进行康复训练;智力残疾的儿童大多数存在认知能力发展缓慢的特点,12岁的儿童认知需求还停留在4岁的水平,那么为了激发他们的康复信心和学习热情,特殊教育学校需要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参考幼儿园的装饰风格,为他们布置色彩丰富、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设备建设
功能障碍儿童的康复需要借助一定的设施和器材。然而,目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康教结合”教学模式发展的步伐,导致“康教结合”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设备建设,尽量满足“康教结合”教学需求。
例如,针对自闭症儿童、聋哑儿童、盲童等,特殊教育学校应该为他们准备多感官统合训练设备以及心理沙盘治疗设备等,为孩子的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文化学习和技能训练提供物质保障。
四、重视家校联动,提高“康教结合”的办学效率
为了确保“康教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和高效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增强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建家校联动机制:
(一)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无论是学生的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还是身体康复和心理疏导,都需要家长的参与与配合。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召开家长会、设立家校沟通线上群组、定期家访等方式,增加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使学生的康复与学习活动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能够顺利衔接与过渡,从而改善学生的康复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家长培训机制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功能障碍儿童的教学方法与康复知识,为了确保学生在家也能得到正确的康复护理和学习指导,特殊教育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家长培训、开通家长线上求助通道、设立“康教结合”网络专栏等方式,为家长普及“康教结合”的知识,为学生的康复与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例如,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线上家校联动群组,定期跟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取得沟通,并帮助家长解决跟学生康复和学习有关的问题,实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结束语:总之,“康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康教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从而推动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功能残障儿童的成长与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