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诊治

2019-09-10 07:22:44杨全瑞李伟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杨全瑞 李伟

摘要: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是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导致肉牛生长发育停止、体重减轻、皮肤上皮角化和变性、眼干燥、角膜软化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深冬到早春季节。虽然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该种疾病会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群体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该文结合一起实际病例分析了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诊断和防治,以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重视程度,预防该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5.085

0引言

进入冬春季节后,由于青绿多汁饲料缺乏、青饲料枯萎,长期单纯地向牛群投喂稻草或其他秸秆饲料,常会导致牛群,尤其是妊娠母牛群维生素A不足,犊牛在母牛身体生长中,由于不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A,常导致初生犊牛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或者牛存在肝脏疾病,阻碍了维生素A的吸收,不能将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人工哺乳的犊牛在牛奶高温消毒或脱脂过程中使原有的维生素A遭到破坏。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饲草不足,垫料板结,寒冷潮湿,饲料酸度过大,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均可导致该种疾病的传播发生。大多数肉牛患维生素A缺乏症后表现出夜盲症、惊觉、麻痹等典型临床症状,同时还会表现出生长发育停滞,生产能力下降,繁殖障碍,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诊断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1发病经过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某农牧场共养殖肉牛344头,其中母牛131头,妊娠母牛36头,产犊31头。2018年2-3月,该养殖场有6头处于哺乳期3月龄左右的犊牛相继出现了体温升高、食欲下降、视力模糊的临床症状;4月,有1头犊牛表现为失明。生产这6头犊牛的母牛在2017年时存在腹部水肿症状。养殖场发病3个月后,才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养殖场进行了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每天投喂精饲料0.5-1kg(主要是由玉米、豆粕、麸皮组成,配比分别为53%、18%、29%),每天向牛群投喂十玉米秸秆3.5-5kg,白酒糟15kg,饲料中未使用任何添加剂。该养殖场的牛群免疫接种较为恰当,整体卫生环境较好,并对牛群进行了妥善的分群养殖。结合养殖场的整体发病情况以及饲料配方,兽医初步诊断为维生素A缺乏症,随后对饲料配方做出调整,同时添加啤酒糟,并在精饲料中补充了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除养殖场2头失明的牛外,其他患病牛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继续出现发病情况。

2临床症状

该养殖场的患病犊牛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最后有1头患病牛失明。患病牛体温升高到40℃左右,采食欲望下降,被毛杂乱,生长发育缓慢,身体逐渐消瘦,发育不良,心律不齐,前胃弛缓,瘤胃鼓胀,并出现持续性水样稀便,眼睑水肿明显,眼球向外突出,瞳孔放大,强光刺激后不能回缩。在养殖场内行动迟缓,常在牛舍中漫无目的地行走,经常撞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随后发现患病牛在弱光条件下看不清障碍物,走路时十分小心谨慎,继发十眼症,角膜十燥,流泪。

3诊断

结合养殖场发病经过和具体临床症状,初步判定为饲料中维生素A缺乏,采集了饲料对样品中的维生素A含量进行测定。对该养殖场的配合饲料、牛奶和血清样品进行预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配合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1360U/kg(正常含量应达到40万U/kg),牛奶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36.1U/L(正常标准应达到72.3万U/L)。发病初期血清、发病1个月后血清中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为1055U/L和130U/L(正常标准为43605 U/L和43605 U/L)[1]。所测样品中维生素含量远低于正常值,可确诊为饲料中维生素A投入不足导致的维生素A缺乏症。为进一步确诊,对酒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出测定,测定结果为8.3μg/kg,国家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最低剂量为100μg/kg[2],由此可知,酒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没有超标。将养殖场的患病牛保定在牛栏中,固定好头部,选择使用1%的硫酸阿托品点眼2次,间隔15min使用手持式嘀眼照相机,将亮度调整到最大,曝光度调整到最大,调节嘀眼照相机至最清晰处,通过放大瞳孔进行眼底观察并拍照,认真观察角膜病变情况,同时没置健康对照组。通过拍照可看出对照组健康牛的视盘表面平坦,边缘清晰可见,形态大小一致,视网膜动静脉血管分枝良好,色泽正常,不存在水肿、出血、渗出液等症状。而患病牛的绿毡部分色素严重脱落,部分区域存在色素沉着,黑毡部分存在色素脱落斑块[3],未见其他病变。综合诊断结果可确诊为维生素A缺乏症。

4防治

4.1治疗

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应结合患病牛的临床症状采用对症手段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先降低患病牛的颅内压,减轻神经症状。选择使用10%的葡萄糖酸钙、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的甘露醇、维生素C注射液,使用剂量分别为20、200、20、3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连续使用3d。同时患病牛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mg/kg体重,2次l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抗菌消炎预防继发感染。然后采用营养和调节神经功能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选择使用符合维生素B 30mL,肌肉注射,1次ld,连续使用7d。同时给予患病牛维生素A制剂和富含维生素A的鱼肝油对症治疗。在使用中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避免使用过量导致机体中毒。选择使用维生素AD滴剂,成年牛每次使用10mL,乳牛每次使用4mL,口服,1次1d,连续使用7d。对于母牛和发病的牛,选择啤酒糟代替白酒糟,同时在饲料中额外添加维生素A添加剂和预混料。通过采用上述手段治疗1个月后,养殖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5头未失明的牛有4头恢复感光性,2头由于病情严重完全失明,将其淘汰处理。

4.2预防

肉牛养殖中应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强对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为母牛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另外,针对饲料中维生素A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引导养殖户逐渐调整日粮组成,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饲草饲料,保证有充足的青绿饲料投喂,向牛群投喂优质青十草青贮饲料、胡萝卜、块根类饲料和黄玉米。在饲料储存时间不能太长,避免破坏胡萝卜素,降低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在饲料配制過程中,也不适宜过早将维生素A添加到饲料中,避免维生素发生氧化影响饲料质量。发病后应立即将患病牛单独隔离养殖,并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由专业兽医作出诊断,明确致病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经济损失,防止该种疾病再次发生。

5结束语

肉牛维生素A缺乏症主要由饲草饲料中维生素A严重缺乏引起,随着肉牛日龄的下降,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对犊牛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临床上维生素A缺乏症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视觉障碍、器官粘膜损害。该种疾病发生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因此在肉牛养殖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妊娠期母牛和犊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确保向牛群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充足的饲草饲料,有效预防该种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怀民,王兴波,张秉柱,等.14例犊牛先天性维生素A缺乏症[J].现代畜牧兽医,2010(11):45-46.

[2]石峰,刘兰民,郭万军.一起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诊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9,30(11):65-66.

[3]韩喜连,车欢,孙力.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技术[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1):62.

作者简介:杨全瑞(1962-),男,河北阳原人,中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治疗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1:16
牛有机磷中毒的诊疗与防治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