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岩
45岁之前伊尹是一名厨子,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他“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在中国烹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5岁之后他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道家先驱之一。约公元前16世纪初,他辅助成汤灭夏朝,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他以“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为表彰他对商朝和中华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伊尹被后人奉祀为“商元圣”。
青年伊尹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奴隶社会大变革时期。历经400年,夏朝已经腐朽、衰败,最后一个君王桀的残暴不仁让各诸侯国陆续与王朝离心离德,夏正在一步步走向灭亡,而商在胸怀大志的部落首领汤的治理下逐渐崛起,并征服了毗邻的诸侯国葛,正做着灭夏的准备。思贤若渴、不拘一格网罗人才的成汤,需要一个旷世奇才来帮助他完成这场革故鼎新的使命。伊尹,后来成为汤所极力搜求的目标人选。
传说伊尹来到成汤的王宫后,并未获得成汤的立即召见,而是被王宫的管理者派遣到厨房为奴。伊尹利用自己厨子的手艺在办喜事的时候大显身手。每逢宫里办喜事,这个黑皮肤的矮个子青年,就背着鼎锅、抱着菜板,兴致勃勃地在厨房里安排着一切,把他的烹调手艺全部施展出来。果然,他做的菜肴甚合汤王和宾客们的口味,得到了他们一致的好评。因为菜做得好,伊尹获得了成汤的召见。
接见之前,他特意给成汤王烹调了一份鹄羹,成汤品尝后,伸出大拇指,大赞伊尹,说你的确不是一般厨子。所谓的“鹄羹”说白了就是大雁汤。伊尹见着汤王,自认为是展宏图、抒抱负的时机到了,便对着汤王,从山珍海味的烹调说起,一直说到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大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伊尹先是讲了天下美味,勾起了成汤的食欲。但是,他接着对成汤说:“可惜,这些美味你现在吃不着,因为你统治的地盘太小了,材料备不齐啊!”这让成汤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他问伊尹:“既然如此,我该怎么办?”伊尹顺水推舟,讲出了自己真正要讲的道理。他告诉成汤:“要吃到这些美味也不难,不过你要有良马,要得到天下、成为天子才行。”怎样才能成为天子呢?伊尹又说:“为了成为天子,你要实行仁政,让你的百姓生活好,让他们信任你。”
伊尹从烹饪说到为政之道,为成汤分析了伐桀灭夏的形势,使成汤茅塞顿开。他感到伊尹果真有经天纬地之才,便立即将他奉为智者、賢者,并改变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其为右相。伊尹成了成汤的最高执政大臣,也实现了自己由厨师到宰相的飞跃。
为报答知遇之恩,伊尹帮助成汤筹划了进攻夏朝的大计,并通过被夏桀王遗弃的元妃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
传说,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王的态度,伊尹劝说成汤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结果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就献计成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做攻夏的各项准备工作。
约公元前1601年,伊尹又一次劝说成汤停止对夏王朝的贡纳。夏桀闻讯,再次起兵攻汤,却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响应,此时夏桀在政治和军事上已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伊尹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成汤下令伐夏。夏桀战败南逃,汤在灭掉夏王朝的三个属国后,挥师西进,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区——伊洛流域的镇(今偃师二里头村与四角楼村、圪挡头村之间),并进而定都西亳(今洛阳市偃师尸乡沟),夏朝灭亡。
在助汤灭夏的过程中,伊尹将人心向背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导战争,运用了“上智为间”的谋略,并根据敌我力量变化选择有利战机。在天命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伊尹不是通过占卜、观象来决定是否发动和何时发动战争,而是根据对客观形势的分析,充分认识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由人来把握和选择战机,展示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不仅为汤灭夏建立商王朝立下首功,也对中国军事的发展,尤其是战略学说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位13年后,成汤病死,之后的几任商王都尊伊尹为师保,他是名不虚传的帝王之师。但是太甲即位后不遵守成他爷爷汤定下的法令,不理国政,滥施暴力,很令伊尹头疼。为了教导太甲,伊尹下了很大力气,后来,伊尹忍无可忍,就让太甲“劳动改造”,令其悔过重新学习成汤的法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放太甲于桐”事件。据《史记》记载,太甲在桐宫3年,体会民间疾苦,进行深刻反省,终于在灵魂深处爆发了革命,认识到自己以前犯下的过错。伊尹认为太甲知错就改还是好帝王,于是迎太甲回朝,并交还了政权。
除了下得了厨房,上得了朝堂,打得了胜仗,伊尹还在医学上颇有建树。他按照人们常说药食同源的原理,尝试把草药熬成汤汁喝下去,不仅易于人体吸收,疗效也更显著。他还发现把几味草药搭配使用,疗效更明显。为此,他专门写了本书叫《汤液论》。
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提出了他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在伊尹看来,烹调美味,要认识原料的自然性质,用水要讲究,用火要适度,调味更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烹饪美味,应该达到:“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伊尹不仅具有丰富的烹饪实践,对烹饪理论也有极深的研究。同时,他将烹饪之法用于治国理政,展现了他非凡的治国才能。
今天,用“伊尹煎熬”“伊公调和”“伊尹负鼎”等词语比喻技艺高超的厨师,都与伊尹有关。后人把伊尹奉为“厨圣”、厨坛始祖等。虽然他是厨子出身,但其精神实质却不在餐饮。首先,他是历史名相,辅佐五代君王;其次,他爱民如子,并首次将人心相悖的政治因素用于指导战争;再次,他对弘扬中华医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最后,才是他勤奋好学,在当好一名御膳房厨子的同时,不忘学习治国之道。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敢于担当,心底无私,智勇双全,这是伊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